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设计获奖作品
教学设计及说明历史必修Ⅲ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作者单位:长白山第一高级中学作者姓名:孙晓红作品题目:教学设计《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材简析:明清之际,近代前夜的中国历史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上,专制政治腐败;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思想上,程朱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在这种背景下,一批新思想家崛起,展开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批判斗争。他们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在这方面,明代后期的李贽,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从而在不同的角度又一次发展了儒学。教学设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最得力的助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以学生分组交流参与为主线,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见解,通过多种情境的创设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精神。思路设计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的思想主张。(2)分析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形成的原因,对明末清初这些思想家的思想进行简要评价。(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献资料,培养学生对其中反映的观点进行正确分析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提高知识归纳能力、历史分析和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1)利用电教手段,提供直观材料,学会史论结合学习历史。(2)通过分组讨论对知识进行整合,探究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2)通过对顾炎武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认真学习踏实做事的良好意识。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的进步思想主张。2、教学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及影响。3、课型:新授课4、教具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5、教学方法:采用以“导”为主的教学法,讲阅议结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和原始材料、合作探究、提取有效信息,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师生互动:师:讲新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四个关键词,请同学们猜一个人。文化明星、学术超女、百家讲坛、《论语》心得。同学们说这是谁啊?生:于丹。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2006年,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由此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一股儒学热。前几节,我们学习了明清以前儒家文化的发展历程,到了明清时期,社会动荡,儒家思想发生了叛逆性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儒家思想发生了叛逆性的变化呢?我们先看一段材料。多媒体展示材料:明清之际,近代前夜的历史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政治上,专制政治腐败;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思想上,程朱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在这种背景下,一批思想家展开了反封建专制的思想批判斗争,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师生互动:政治上,封建专制;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思想上,程朱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师: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什么呢?学:自由。师:而封建专制束缚了商品经济的自由发展,所以二者产生了矛盾。而程朱理学是维护封建专制的,所以人们反封建专制首先体现在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这样,儒家思想就发生了叛逆性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推进新课:情境创设:假设为了弘扬历史文化,我们学校将举办一座儒学纪念馆,由咱们班学生负责明清展馆,共设四个展区,分别是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将班级学生分组,分别负责四个思想家的展区。小组合作交流:根据教材和学案上的原始材料讨论本组思想家的经历、著作以及思想观点。然后展示交流成果,资源共享。创设情境,案例分析:一村妇,夫死,欲再嫁,其族不允,妇怒,状告其族。师生互动:南宋朱熹会怎么判?明末李贽会怎么判?思想碰撞:南宋朱法官不允许村妇改嫁,明末李法官允许村妇再嫁。师:在朱熹面前,女子追求幸福只能是传说,而在明末李贽面前,女子追求幸福已不是传说。为什么同一个案子,明末李贽与南宋朱熹的断法截然不同呢?参观完李贽的展区你就会找到答案。跟老师去李贽的展区。(由此导入第一子目)1、李贽的离经判道展示成果:李贽离的什么“经”,叛的什么“道”?“经”指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道指理学家们“存天理,灭人欲”等虚假说教。说李贽离经叛道是指李贽的思想背离了传统儒学的正统,所以自称为“异端”,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和他的经历有关。展示成果:介绍李贽的经历及著作师:为什么叫《藏书》或《焚书》啊?生:他认为他的书该收藏起来或该烧掉。师:反正是不适合人们读,确实该烧或该收藏起来吗?生:不是。师:那这是什么话啊?生:反话。是为抗议迫害他的人而说的激愤的反话。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师生互动:根据材料介绍及分析李贽反传统的思想观点。(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观点1,否定孔子的权威。李贽敢于打破千百年来人们对孔子的迷信,认为孔子的话不能成为万世不变的真理。我们当代青年要学习李贽这种敢于大胆质疑的勇气。(情感教育)材料二:且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所挟者重,所得者末。……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焚书》观点2,批判封建正统思想。教师补充故事介绍李贽的与众不同,进而让学生体会李贽的离经叛道。2、2、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展示成果:介绍黄宗羲经历及著作抗清失败后隐居著述,代表作《明夷待方访录》。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材料二:(上古的君王)“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材料三: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法乃“天下之法”,“一家之法”乃“非法之法”,变“一家之法”,行“天下之法”。以上材料出自《明夷待访录》师生互动:根据材料介绍及分析黄宗羲思想观点。观点1,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观点2,天下为主,君为客。观点3,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师:关于“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古代哪位思想家持有类似的观点?生:孟子。合作探究: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复制粘贴吗?学生展示:先秦只是重民,爱民,而黄宗羲已经触及到了民主。师:黄宗羲的民主思想集中体现在反对封建专制,强调民权,主张法治方面。前不久,温家保总理在读到新版黄宗羲集时感言:我喜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学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而天下之大事,莫过于万民之忧乐了。黄宗羲的新民本思想突破了先秦爱民,重民的局限,触及到了民主,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透视现今社会。今天的胡温新政有三大特色,即亲民、隶治、宏观调控。而其中的亲民,不能不说是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过渡)古代有学问家提出做学问要有益于当世。想了解这种观点应该进入哪一个展区。由此导入顾炎武的经世致用。3、3、顾炎武的经世致用展示成果:介绍顾炎武的经历及思想观点。展示成果:何为经世致用?师生互动:体会经世致用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世致用即学以致用,做学问要解决国计民生问题,注重实效。顾炎武爱读书,手不释卷说的是顾炎武,但顾炎武不读死书,凡外出旅行,必用五匹马拉书,遇到不对的地方就拿出书本考查,他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这种把书本知识和实地考查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优良学风,对清代学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师:而我们对顾炎武的认识,往往源于一句充满激情的话。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师:同学们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能看出顾炎武的什么精神?生:爱国精神和责任感。师: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责任感,顾炎武才提倡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高度概括,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问题情境:做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学习顾炎武的什么精神?(情感教育)学:爱国精神、忧国忧民的责任感、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优良学风。师:当今的社会喧嚣,浮躁,人们被表面的东西抢眼球,往往缺少一种踏踏实实的内在的东西,所以顾炎武的踏实做问的学风更值得我们去学习。4、4、王夫之的唯物思想情境创设:王阳明和王夫之针锋相对的观点,体会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展示成果:介绍王夫之的思想观点。世界本源:世界是物质的。认识论:主观意识是由客观存在引起的。辩证法: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不舍动,动不舍静。(参观完四个展区后,教师点拨出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批判程朱理学。智能拓展,合作探究:如何看待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时代反映民主色彩未成主流影响晚清合作探究:新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儒家文化?去粗取精服务社会与时俱进结束语:明清思想家从儒学思想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樊篱,如李贽的反传统,黄宗羲打响民主思想第一炮,顾炎武的学用结合,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他们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中国古代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课堂训练:学生自主交流完成学案上习题。完成表格: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时期春秋战国秦朝西汉南宋明清地位提升作业:为何中国明清的进步思想未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板书设计: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背景思想影响政治:专制反传统时代反映经济:资本主义反君主专制民主色彩思想:理学民主、法治未成主流经世致用影响晚清教学反思:教学效果评价:此教学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学生能全方位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得到加强。较好地完成教学目的。资源运用评价:主要运用远程网络教学资源,先是创建教育资源平台,之后对所搜集的资源进行整理,加以实际运用。在网络资源运用过程中,教师不宜泛泛地全盘搜集,应有针对有选择地运用,并结合教材主干知识用学生特点和新课程标准进行重新整合设计,这样才能使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辅助课堂教学。
本文标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设计获奖作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6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