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明清文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童心说”明李贽在文学方面提出的观点,他继承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和王充反虚伪、求事实的传统,提出要求恢复人的自由自觉本性,他在《焚书》卷三《童心说》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强调作家保持未被假道学熏染过的真见解、真感情和独立人格。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即〈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每集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其中三分之一的作品是宋元旧篇。三分之二是明代的话本和拟话本。明代的作品约有半数是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关数是取材城历史或宗教传说故事。这些作品基本上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衰落和市民阶层逐渐兴起的时代特征。艺术特点有:一从现实生活中取材,主题思想更为集中,二是继承话本传统,情节曲折动人,三是人物描写更为细致,人物性格更为丰满。“三言”代表作有:《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杜十娘恕沉百宝箱》。《今古奇观》明代拟话本选集,是一部从“三言”“二拍”里选出来的话本集。编选者姑苏抱瓮老人,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明末。《今古奇观》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当时社会丰富的画卷,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在道德、行为、性格、心灵之间的矛盾斗争和冲突。那些有着进步思想的作品,永远是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临川四梦”汤显祖的传奇《紫钗记》、《牡丹亭还魂记》、《南柯梦记》、《邯郸梦记》,代表了他戏剧创作的全貌,并且这四部传奇又均与梦相关,而汤显祖是临川人,故而合称为“临川四梦”。又因汤显祖的书斋名为玉茗堂,故又称“玉茗堂四梦”。在题材内容上《紫钗记》、《牡丹亭》是“儿女风情”戏,《南柯记》、《邯郸记》是“政治问题”戏;在审美倾向上,儿女情是真善爱的体现;政治官僚行径是假恶丑的典型;哲学主张和理想皈依上,风情戏高标真情、至情;政治戏反映矫情、无情的可憎可恶;曲词风格上,缠绵婉转;壮阔尖锐。台阁体:是自洪武后期至正统、景泰年间体现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的一诗文创作风格。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为代表。他们的诗文内容上坚持主理合道,风格上追求温柔敦厚,表面有着严重老成的规模、富贵福泽的气象,内里既缺乏深湛切著的内容,又少有纵横驰骤的气度,徒具雍容华贵的形式而已。公安派性灵说:公安派是晚明出现的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称“公安三袁”的一反拟古主义派别,先锋是袁宗道。文学是发展的,反对摹拟,他们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纲要,正式提出并阐发了性灵说;同时,主张文必2贵质,推重真心本性、反对理法束缚的思想,要求破除从内容到形式的一切清规戒律,最充分最自由地表现个性和真情实感,向文学自身回归;重视小说戏曲的文学价值和提倡平易近人的文学语言,要求解放文体。“脂评本”所谓脂批本,指在小说上留有作者的的亲友脂砚斋等人批语的本子。这类本子的书名通常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些本子都是作者原作的八十回本,一开始以抄本的方式流传的。脂批本发现于上一世纪的二十年代,数十年间络续发现十余种,最重要的本子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等。由于“脂砚与雪芹同时人,目击种种事故,批笔不从臆度”,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一人永占”李玉在明亡前所作的最有影响的戏剧“一笠菴四种曲”,即《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又名“一人永占”。四剧均为当时著名剧目,但最能代表李玉戏剧创作成就的是《清忠谱》。“梅村体”吴伟业号梅村,其诗独具一格,自创一家,世称“梅村体”。梅村体是在取法初唐四杰和中唐元、白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型歌行体叙事诗。梅村体的特点:一是长于叙事,二是工于歌行体三是用典。《圆圆曲》是梅村体的代表作。神韵说:王士禛论诗以神韵为宗。所谓神韵,是指诗歌的冲淡清远、蕴藉含蓄之美。王士禛说:“味外味者,神韵也。”(《蚕尾续集序》)王士禛的神韵说要求诗歌在创作上应吸取王、孟一派山水田园诗的经验,在理论上应继承钟嵘的“滋味”说、司空图的“韵外之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严羽的“妙悟”说等宗旨,以使诗歌达到一种清幽淡雅、自然浑成、具有韵外之旨、富有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格调说:沈德潜在明代前后七子诗歌理论基础提出的一种诗学观。格调之“格”指诗歌体制上的规格法度,“调”指诗歌的声调韵律。明代复古派主张诗歌当以格高调响、格古调逸为审美标准,沈德潜论诗以唐人为楷式,推崇李、杜那种具有雄健豪壮风格音调的诗作,但与复古派不同的是,他强调以温柔敦厚为诗歌的最高准则,体现了迎合康、乾之世统治“桐城派”清代乃至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散文流派之一,代表人物为方苞、刘大櫆、姚鼐,因三人皆为安徽桐城人,故得名。桐城派以“义法”为核心,形成了具有严密体系的古文理论,也取得了杰出的创作实绩,是唐宋八大家以后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代表(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南洪北孔”清康熙年间的剧坛上,出现了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代表着清前期戏曲的最高成就,当时即有“南洪北孔”之誉。“诗界革命”看熟悉就可以了3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有机组在部分,在变法的前一、二年,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提出“新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当时的所谓的新诗,不过是“寻扯新名词以自表异”,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写《饮冰室诗话》,批叛了“以堆积满纸新名词革命”的诗风,认为“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这是诗界革命的一个发展,黄遵宪则以杰出的创作成就和进步理论成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诗界革命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文学,有力地服务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富有进步意义。“新诗派”是在诗界革命这一诗歌改良运动中产生的诗歌作口。特点是“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主要作家是黄遵宪简答《西游记》的成书过程《西》史实支点是唐代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事迹:唐玄奘西行取经(629-645)取回佛经657部从流传、演变到加工写定,可分三阶段:1.历史故事向俗讲、民间传说过渡阶段: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僧人玄奘只身赴天竺(印度)各国学习佛教教义。回国后其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辨机写成《大唐西域记》,又弟子慧立、彦琮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历史故事)。西游故事神话化:南宋时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俗讲,历史故事转变为神魔故事)。2、故事的定型阶段——西游故事进入评话领域和在戏剧中搬演:元代话本:《西游记平话》《永乐大典》,《朴通事谚解》(朝鲜汉文文献)戏剧: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明初人杨景贤《西游记》杂剧。3、作者写成阶段:在前人基础上,吴承恩创造性的劳动写成。分析孙悟空形象孙悟空形象是明代中叶以后思想解放思潮的产儿。他是神性、人性和猴性三者合一的形象。(1)、“西天取经”前:通过孙悟空学艺、闹龙宫地府、当弼马温、大闹天宫等情节呈现的是悟空“战天斗地”的“野性生命力的爆发和宣泄”,由此突现的是主体“人”蔑视权威、无视秩序、无所畏惧的自由精神。(2)、“西天取经”,是孙悟空为之追求、献身的理想和事业,整个过程就是主体人生命意义、终极旨归实现的过程。这部分通过孙悟空斩妖、降魔正义斗争的描写,突现着主体人“对人生理想信仰的百折不挠的追求”以及自我超越(明心见性之“顿悟渐修”)的心路历程。(3)、孙悟空由一代“美猴王”终成“斗战胜佛”。昔日那个勇敢中难免年少轻狂的美猴王,“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皇帝轮流坐”、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的“齐天大圣”,最终成为了一个有理想,有能力,有个性,有品格的,散发着人性美光华的“斗战胜佛”。(4)、孙悟空从美猴王到齐天大圣再到酣畅淋漓的“搏击掀发”行者,以及最后的斗战胜佛;他凭借自身所具有的那种不断完善、成熟的英雄性,使自己的思想与灵魂获得了再生,催生了一个崭新的“孙悟空”。《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意义《金瓶梅》作为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在艺术上虽有诸多粗疏之4外,但它在许多方面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金瓶梅》在创作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寄意于时俗”。小说将视角转向普普通通的社会、琐琐碎碎的家事、平平凡凡的人物,这就在心理上与广大读者拉近了距离,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亲睹亲闻之感。这标志着我国的小说艺术进入了一个更加贴近现实、面向人生的新阶段。(2)立意和手法由歌颂转为暴露,用冷静、客观的笔触,描绘了人间的假、丑、恶。讽刺手法的运用,常常用白描手法,揭示人物言行之间的矛盾,达到强烈的讽刺效果。(3)《金瓶梅》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也迈进了新的一步。这主要表现在描写重心由讲故事向写人物转移;注意多色调、立体化地刻画人物性格。(4)《金瓶梅》从说话体小说向阅读型小说过渡,也反映在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的转变上。(5)《金瓶梅》的语言,多用“市井之常谈,闺房之碎与”,在口语化、俚俗化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尝试。简述“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三言”指的是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基本上是凌濛初个人的创作,包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其思想内容:作为启蒙文学的代表,其贡献影响大,恢复被假道学,神学扭曲的人性本真是其核心、最有价值的内涵:(一)反映市民生活及其精神面貌;其中广泛具体地表现明中叶以后工商业者,市民的生活、思想,展现了新的价值取向。“三言”中倡导的商人价值观是“重义轻利”,如《卖油郎独占花魁》,相比较而言,“二拍”则提倡“重利轻义”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二)人伦道德标准上的新色彩,倡导传统道德,尤其突出传统“五伦”中的朋友一伦;如鸡黍死生交的范巨卿和张劭;舍命之交的羊角哀左伯桃。(三)爱情婚姻描写中体现出的新见解,体现着尊重妇女,把妇女当人看的新人文主义精神,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玉堂春落难逢夫》。(四)揭露统治者上层的腐朽与罪恶。如历史题材反映现实的《隋炀帝逸游召遣》,《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五)揭露僧道中败类的丑行、罪恶,对宗教禁欲主义予于批判。《汪大尹火焚宝莲殿》揭露僧侣中的贪淫奸邪。《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尼姑们的变态中表现出对宗教禁欲主义的批判(六)局限:公式化、概念化下的说教。简析杜十娘形象。“千古女侠”“女中豪杰”“真情人”1、《杜十娘怒成百宝箱》中的杜十娘,就是一个维护女性人格尊严的典型。她作为一个名妓,并不像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妓女那样以“从良”为生活目标。她追求的是一种建立在人格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的爱情,对至诚真爱有着执着的追求,对做一个有尊严的真正的人有着强烈的渴望。美好、高尚追求的被糟践,人生的难堪、悲哀、与绝望;投江而死是十娘向那个冷酷的社会、丑陋的人性发出5的最强烈的控诉与呐喊。2、杜十娘的心灵是圣洁与高贵的,当她一旦发现自己误认为“忠厚至诚”的爱恋对象李甲以千金的代价转卖了自己的时候,并没有用价值连城的百宝箱去换取负心人的回心转意,更没有含羞忍辱地去当孙富的玩物,而是义正辞言地面斥了李甲、孙富,与百宝箱一起怒成江底,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爱情理想与人格尊严。她的这种人格力量震撼人心。3、十娘的人格尊严、十娘的对千古真爱的执守永远定格、放大在了这一“怒沉”的画面中。十娘的嫁人不是其首要、唯一的归宿,对至诚爱情、以及爱情中的人格平等、尊严、自我价值的实现才是其希冀所在。在她身上反映了明后期以情反理,争取个性解放的要求。简析前后七子文学复古主张的得失(看熟悉就可以了)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人为代表。诗歌理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模拟以形式为主后七子:李攀龙、《沧溟集》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艺苑巵言》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主张:物不古不灵,人不古不名,文不古不行,诗不古不成;(1)从前后七子文学活动的积极意义上看,首先它们在复古的旗帜下,为文学寻求了一席独立存在的地位。其次,在重视文学独立地位的基础上,前后七子增强了对文学本质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对旧的文学价值观念和创作实践发起了一定的冲击。(2)尽管如此,前
本文标题:明清文学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6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