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新时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新时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几点思考作者:朱丽荣来源:《卷宗》2018年第03期摘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是践行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整个社会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未来要做好民生工作必须结合新时代背景,做到“两个坚持、三个注重”,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坚守底线、突出重点;注重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在共建共享中增强人民获得感。关键词:新时代;民生;新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将其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未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将是我们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工作做好做实,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十九大对民生工作的重要部署为未来的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1新时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地位1、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是践行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明确强调了大会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而关于“美好生活”的内涵,习总书记在2017年7月2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上的讲话已经明确指出,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1]。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不断的做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工作,而这些都是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的必然要求。2、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2]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更要得到人民的认可。习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抓住重点、补齐短板,特别“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而这些短板、重点工作正是未来民生工作的重点,民生工作经过多年努力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短板和弱项能不能做好,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所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势在必行。3、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是维护整个社会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龙源期刊网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同时也是维护整个社会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诸多的矛盾与问题同时凸显。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每年约20万起群众性事件,众多的群体性事件有80%都是利益之争,而不是权力之争。利益之争主要体现在民生领域,比如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征地拆迁等方面,只有民生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利益才能得到保证,从某种程度上说,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是从根源上减少矛盾与冲突的产生,进而带来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2新时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新遵循十九大报告向全世界宣告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了全新的布局,特别是在民生工作方面。未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要做到“两个坚持、三个注重”。1、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虽然当前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两个“没有变”的国情决定着我们必须依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一个没有变,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第二个没有变是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决定我们当前必须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当然,这个发展是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是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的发展,并坚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十九大的报告通篇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整个报告中“人民”出现了202次,以人民为中心出现了4次。说明以人民为中心是未来一切工作的重要原则,包括民生领域。并且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和十九大报告第八部分的阐述是一致的。第八部分社会建设方面强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这两个方面的论述可以判断出未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关键,那就是围绕人民的需求,抓住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当然民生领域的内容非常丰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收入等,要做好民生工作必须找到一个抓手。老百姓关心什么需要什么就是我们民生工作的重点,这个做好民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3、注重坚守底线、突出重点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首要关注的就是坚守底线,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政策要托底,这是当前中央对我国社会政策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政策发展的总体指导原则[3]。社会政策要托底首先要求的就是要注重保障基础民生,要始终坚守民生保障底线,龙源期刊网要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好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生存需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另外,在民生工作中还要注重突出重点,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木桶原理告诉我们,能不能全面实现小康,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补齐民生短板是关键。要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下,注重七个方面的工作,使人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只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才能以点带面,全面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4、注重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民生领域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上到人民的衣食住行,下到百姓的生活疾苦,特别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民生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与新的问题,所以要不断根据新的情况完善制度。比如,二孩政策出台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达到政策预期,之所以许多符合条件的家庭不积极响应政策,就是因为相关配套的社会政策没有完善,所以不断完善保障改善民生的相关社会政策及制度,是民生问题有效解决的重要保障。另外,在民生工作中要注重引导预期,不能把目标定的太高,要切合本国本地区情况出台规划,逐步提高,否则目标定的太高实现不了,一方面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人民对党对政府的信任程度。5、注重在共建共享中增强全体人民获得感十九大报告有一句特别振奋人心,那就是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民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小情,要做好民生工作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充分发挥政府、社会与市场的作用,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建共享是提高和保障改善民生水平的途径与目标,共建是途径,共享的目标,共建与共享的过程不仅是人民参与的过程,更是获得百姓认可,增强人民获得感的重要途径。参考文献[1]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原文[N].人民日报,2017-7-31..[2]肖文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11).[3]“社会政策托底”应托什么底[N].北京日报,2017-7-11.作者简介朱丽荣(1978-),女,辽宁辽阳人,中共辽阳市委党校,公共管理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社会治理。
本文标题:新时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几点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81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