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0512省评价讲稿ppt-龙泉市教育局---网站首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评价思考玉环县教育局教研室黄象春zjyhhxc@21cn.com一.为什么要进行语文评价改革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三.初中语文考试命题评价的思考四.语文评价改革的困惑与期待一.为什么要进行语文评价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建立促进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的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结论:●通过评价改革促进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评价改革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提高;●通过评价改革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功能。因此,如何评价一堂课就成了必须研究的问题。【案例1】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估表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恰当全面教学内容——准确、科学、精当,突出重难点,强调注意点教学程序——安排合理、调节灵活、过渡自然、密度合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学法、启发思维、培养能力、体现探究教学教学手段——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操作熟练教学效果——目标达成度、学生参与度、课堂信息、双向交流多层次学生学有所得,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教师素质——语言简洁、教态亲切、书写规范、板书精要、调控能力强、有特色1.要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相对接▲基本理念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前提: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策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保障: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核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语文教育的功能陶冶情操(思想、道德、情感、审美)、传授知识(语、修、逻、文)、培养能力(听、说、读、写)、发展智力(分析、综合、想象、创造)、提高学力(动机、意志、方法、习惯),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个性地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有序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教育的内容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2.要明确语文教学评价指标(内容)体系▲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是基础目标(语文课程的“智能——基础”系统)●过程与方法是核心目标(语文课程的“智慧——发展”系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灵魂,也是最终目标(语文学习的“动力——保障”系统)▲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它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阅读它是收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取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写作它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口语交际它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它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3.要以语文课程总目标任务为基本点▲总目标: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1)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2)培植热爱祖国语文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3)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4)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语文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第四学段语文课程目标的任务(1)拓展阅读、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2)强化主观感受,进行探究性阅读(3)注重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4)构筑读写整体,提高读写效益(5)坚持个性化表达,激发创新精神(6)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7)在自主的语文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如何达成目标①教师所教学的内容要与学术界的研究相一致②作者的表现意图、编者的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接受意向,应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趋于一致在阅读教学中,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四方处于教室这种特殊的阅读环境中,进行着多向交流、多重对话。作者所表现的,编者所要求实现的,都要通过学生在阅读分析中发现、领悟并掌握。介于“表现、实现、发现”三级之中牵引地位的教师,通过启发的思路、引导的方法、示范的手段,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去活跃思维、去领悟知识,对所寻觅的知识产生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真、善、美在此获得高度统一,才算真正实现三级的合璧。看《故乡》选文80年•1921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杂志第九卷第一号。•1923年,收入《呐喊》。读者群大致是大学师生为主的知识界,经历与《故乡》中的“我”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故离乡—在外思乡—回乡惊变—离乡思绪。•1923年—1937年。选作课文。以中学生(初中生)和一部分师范生为主的读者群,他们读后的体验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编者和语文教师的理解和诠释。•1937年中华书局出版《(修正课程标准适用)新编初中国文》上下篇,《故乡》文本有了“注释”和“习问”。上篇习题:1.作者回故乡时所见的景象怎样?2.幼年的闰土是怎样的一个人?下篇习题:1.就闰土的话看,那时农村的情况怎样?2.本篇的结束,表示什么意思?1949年—1963年。思想界、教育界开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分析课文,运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和方法,《故乡》中的“我”、闰土、杨二嫂分别隶属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市镇小手工业者。对《故乡》诠释,必然以教科书或教学指导书为基准,着重用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来分析和评价人物关系。一直被作为给中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重要课文。1963年—“文革”十年。《故乡》几乎在国家和地方的所有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被删去了。1978年以来。《故乡》重新在教科书中出现。《故乡》的构思特点和人物形象的评价,允许同中有异,不强求一致。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市镇小手工业者的看法有所改变,杨二嫂便看作是“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者,值得同情。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倾向和语文教科书编辑思想也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21世纪的今天。1.主题:(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2.人物: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教师要做到五个善于:一是善于倾听,谛听课堂里方方面面的声音,决定推进的速度;二是善于煽情;三是善于点评;四是善于把握问题解决的差异度;五是善于把握本节课的目标。学生要依次解决四个问题:(1)题目;(2)文章大意;(3)文章最能打动吸引自己的部分;(4)自己从文章中得到了哪些感受和启发。【案例1】带着问题阅读《藤野先生》1.从题目显示文章应该是说什么?你希望了解的是什么?2.文章记叙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下发生的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3.文章最能体现人物精神、性格的主要内容是哪些?4.你认为文章写出了藤野先生的哪些高尚品质,主要体现在哪里?读后你有什么体会?问题探讨:关于主题,有颇多争议,看法大致有四种:第一种,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第二种,主要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其次也赞扬了藤野先生;第三种,怀念歌颂藤野先生;第四种,主要是怀念歌颂藤野先生,其次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你认为哪种观点最恰切?请说明理由。4.考察课堂教学内容的两个指标▲考察课堂教学的第一指标: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或者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案例3】社戏探美有位教师上《社戏》,觉得很难处理好这篇课文,怎么让学生进入到教师希望他们进入的那种境界里去呢?他后来设计了“社戏探美”活动,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说,能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也是一个孩子心灵美的表现。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很美的地方并概括这种美。课堂上每一个同学都在找美,找到相关描写的句子,品读分析,并概括,一共概括了9种美:社戏的景美、情美;看戏朦胧美;偷豆美;农家兄弟情感美;童趣美;行文构思美;意境美;语言美。这些美几乎囊括了全文的所有内容。有很多同学在品读为何这些东西能给人以美感的时候,都说到了修辞、句式与形成这种美感的关系。整堂课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而且所有同学都在找。良好的课堂状态:一是课堂里要有学生发问的声音;二是课堂里要有学生讨论的声音;三是课堂里要有学生思想的声音;四是课堂里要有学生研究的声音。【案例4】《社戏》的读写结合(张才中)结合点一:学生读课文第10段,画出本段所使用的动词:跳、拔、聚、点、磕、退、架、飞,并思考动词的作用。片断训练:仿照此段以“拔河”、“接力赛”、“陈佩斯吃面”“打针”……为题写一片断,至少使用5个动词,表现人物活动的特征。结合点二:学生读课文第11段,讨论:找出文中使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地方,体会写景从多方面着笔,思考作者运用多种感官写景的目的是什么?(衬托出我渴望看戏的迫切心情)片断写作:请同学们仿照第11段的写法,以“我”终于获奖了,怀揣奖状回家情景写段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喜悦心情;或月考(考试)失败了,回家见父(母)亲前的情景,写段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烦躁、悲观、失落、懊悔的心情。在景物描写中至少表达两种感官感受。结合点三:学习课文船头看戏的内容,体会“我”与伙伴们看戏时的语言、动作、心情的描写和戏台上演员的表演,体会把角色的出场表演同孩子们的反应紧密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波澜起伏的写法。片断练习:同学们,你们去剧场看过戏吗?去影院看过电影吗?把你们印象最深的情景和你看戏时的心情、观众的反应写出来。结合点四:学习课文前4段。讨论:为什么说平桥村是“我”的乐土?文中写前“三乐”与“盼社戏”之间有什么联系?(前三乐为盼看社戏作了铺垫,突出了看社戏是在平桥村最大的乐事。)作文训练:学习衬托渲染对比的写法作文,题目可定为《他变了》、《同桌的你》等。结合点五:课文表现了“我”对平桥村人(双喜、阿发等)、事(看社戏等)的怀念,文章详细刻画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的情节,而对平桥村情况及戏后余波却写得很简略。作文训练:请截取色彩粉呈的小学(初中)生活的几个镜头展开叙述,注意详略。▲考察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二个指标:这堂课有没有思维梯度,有没有思想,学生参与的深入程度怎样?【案例5】《斑羚飞渡》教学案例(颜峻执教)三次主要的学习实践活动:一、角色体验:独立阅读——全班交流(感知文本,折射思想)如果让你选择文中的某一角色,你会选择哪一个?结合课文,说说理由。①小斑羚②老斑羚③镰刀头羊④猎人二、联想体验:个体体验——组班交流(合理联想,开发教材)①如果你选的是镰刀头羊,……②如果你选的是老斑羚,飞渡前你想对小斑羚说什么?③如果你选的是小斑羚,飞渡成功后,你会对坠入悬崖的老斑羚说什么?④如果你选的是猎人,你有什么感想?会怎么做?(你这样说,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三、自主质疑:分组讨论—师生释疑(生成问题,深度探究)①有分歧的问题②有困惑的问题(筛选问题—书面呈现—充分交流)(能力要求高、学习难度大、认知多元化——对话、碰撞、互助)5.要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生命力•体现语文教学本质——植根语言,•注重活动内容价值——培养思维,•关注内容形式统一——讲究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乐意参与,•顾及学生心理特征——张扬个性。【案例6】《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毛卫华执
本文标题:0512省评价讲稿ppt-龙泉市教育局---网站首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8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