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航天馆观后感2016年4月22日,在侯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全体同学参观了学校的航天馆,通过在航天馆的参观,见到了很多航天器、航天器发动机和导弹的实物,在师兄师姐的详细讲解下,更加加深了自己对航天器的了解。图1.校航天馆外景关于航天馆,首先要了解其历史背景以及发展过程。因为哈工大是一所具有航天特色的理工类的大学,学校对国家的国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无论是外界还是学校自身都对航天领域的发展相当重视,学校也不断加强航天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对学生的教育,为了加强学生的航天国防传统教育,普及航天知识,宣传我国空间科学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成就,哈工大于1986年建立了航天馆。航天馆的部分展品由各单位捐赠的模型、实物或资金建设而成,文字内容参阅了大量的航天、国防科技文献资料。航天馆于2007年6月9日迁入新馆。新航天馆位于科学园国际会议中心一楼,展馆共分室内室外两个展区,共收集航天展品90余件。室内展区分为航天器、发动机、导弹、火箭、中国航天和世界航天发展历程、宇宙知识、哈工大与中国航天等部分。室外展区包括俄罗斯“资源号”返回舱、“长征一号”火箭、“东风二号”导弹及神州五号飞船模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等实物与模型,还有部分航天器、导弹等实物等一百多件展品,每一件展品,都系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这些展品中的模型和实物,许多都代表着中国航天史的开端。哈工大航天馆在全国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所以全国各地的参观者都慕名而来。据统计,哈工大航天馆自开馆以来已接待参观人员近60000人次,这其中很多都是普通的航天爱好者,但也不乏知名人士。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兆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香港特首曾荫权,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我校知名校友栾恩杰,杰出校友孙锦云将军,我校兼职教授、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等都来到此地进行参观,感受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以及哈工大与中国航天的紧密联系。他们不但参观了见证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各种珍贵实物和模型并且积极地为航天馆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航天馆的更好的发展,也对学校的航天知识的教育有极大的帮助。航天馆自筹建以来,得到了国家各级部门的重视,在政策的引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馆藏展品数目、种类将不断增多,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在参观过程中,我在师姐的介绍下,了解到了以前不知道的一些知识,见到了一些以前没有见到过的实物。首先参观了室外展区,室外展区包括俄罗斯“资源号”返回舱、“长征一号”火箭、“东风二号”导弹及神舟五号飞船1:1模型。哈工大航天馆里藏着我国航天史上诸多第一。这些第一记录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这些第一包括:我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哈尔滨工业大学自主研发的有明确应用目标的立体传输测绘卫星;我国第一种舰舰导弹--上游一号舰舰导弹的实物;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我国第一种自行研制的空舰导弹--鹰击六号空舰导弹实物;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神舟一号飞船是我国发射的第一艘实验型飞船,着重考核整个载人航天工程的可行性;神舟二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三号是神舟二号的改进型;神舟四号进一步提高了飞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神舟五号搭载了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飞行21小时38分钟;神舟六号在两人多天任务、轨道舱功能使用、航天员安全性、持续性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并搭载两名宇航员。刚进入室外展厅,映入眼帘的就是嫦娥号飞船,以前只是见过图片,而这次见到实物之后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飞船上有很多复杂的仪器零件,飞船正是通过这些仪器来取得与地面的联系或者在飞行过程中进行试验。再往里面走就会看到几架火箭和导弹的模型,由于最近在学的飞行器结构设计这门课中涉及到导弹的结构,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枚导弹与所学的并不相同,这枚导弹的弹翼是固定于弹身上的,并不像所学的导弹可以在飞行过程中进行折展与变形。之后,还有火箭的动力之源——火箭发动机的模型,火箭发动机的模型很复杂,下面是一个较大的圆锥体,上面的部分很是复杂,连接了各种管路,以满足火箭对发动机的各项需求。要想把重达几十甚至上百吨的火箭以极高的速度推上天空,需要的推力可想而知,因此,火箭发动机是火箭上最重要的部件,我们能够成功发射火箭,我不禁感叹设计师的才智。进入室内展厅后,师姐开始带领我们对展厅中的物品进行一一介绍。首先是人类航天事业的开端与发展,介绍了前苏联与美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做出的一些成就;之后是神舟号飞船的舱体是实物,通过对舱体实物的观察,了解其尺寸以及所能容纳的航天员的数量,以及舱体中的一些精密的元器件;然后是风云号气象卫星,“东方红”号卫星,这些卫星都是中国最早发射的卫星代表,这些卫星的成功发射也使得中国初步具备了发射卫星的能力,使得中国能够逐渐跻身世界航天大国的队伍;后面还有液体、固体火箭发动机,虽然外表都是规则的圆柱体,但在圆柱体里面却是各种发杂的原件和管路,这些复杂的设计使得发动机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力将火箭等航天器能够以足够的速度发射至太空;除此之外,室内展厅还有很多种导弹和火箭的模型,导弹和火箭都分几个不同的舱体,各自执行其自身的作用。我对导弹的印象较深刻,了解了舰舰导弹与岸舰导弹的命名方式,从而能够根据导弹的名称来判断导弹的使用范围。这些导弹中有一枚长达十多米、半径一米多的潜射导弹,看到如此巨大的弹体,其对目标的摧毁能力实在不可估量。看到这样的伟大工程,我不禁感叹到这些导弹设计师的聪明才智。通过参观航天馆,我更加了解了中国航天发展的过程以及学校对中国航天的快速发展所作出的巨大的贡献。这次航天馆之行虽然短暂,但同学们却感触颇深,老一代航天人在艰苦环境中,以简陋的设备,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向世界展示了我们航天大国为人类探索宇宙,利用太空作出的重要贡献。作为一个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的学生,在祖国繁荣昌盛的今天,我们有责任区努力学习航天方面的知识,要把基础知识学的扎实,并且要具有创新精神,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点点力量。同时,看到各式各样的导弹,了解了导弹巨大的杀伤能力,这些导弹足以摧毁千千万万个无辜的家庭,足以将一座繁华的城市在瞬间夷为平地。因此,各种武器的创造一定要以和平为前提,战争是全人类的公敌,世界需要和平发展,我们都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抵制战争。
本文标题:航天馆观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877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