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国家关于推广普通话及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充分认识学好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了解音节、音素、元音、辅音等语音知识。教学重点与难点:元音与辅音的发音要领。教学方法与学时:讲练结合;4课时。第一节普通话与方言一、普通话的定义1、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国务院于1956年2月6日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2、所谓“共同语”,是指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普通话就是汉民族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3、所谓“普通”,就是“普遍、共通”的意思。4、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普通话做了明确界定。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一)是公民遵纪守法的必要推广普通话是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是法律赋于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4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二)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在国际交往中使用国家统一的语言文字,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需要。(三)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增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四)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养的基本内容,因此,推广普及普通话是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活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五)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是最主要的信息载体;语言文字规范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三、怎样学好普通话(一)掌握学习工具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因此要了解《汉语拼音方案》,熟练掌握汉语拼音,这样就会加快学习普通话的速度,提高发音的准确性。(二)掌握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不同的方言都有自己的发音特点,它们与普通话的差别是不同的。了解这种差异,掌握自己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三)注意倾听与模仿平时要多与普通话发音准确的人交流,仔细倾听他们的发音,同时注意模仿,这样可以纠正自己的发音。(四)持之以恒,勤于练习,敢于使用要想说好普通话,最关键的就是多练敢说,坚持经常。四、方言的定义1、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种。2、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3、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社会变体。2五、方言区划1、汉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2、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其中语音方面最突出。3、各方言的特点,结合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可对现代汉语的方言区域进行划分。目前我国语言学界对方言区划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区:4、北方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另有晋语平话徽语。六、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1、汉语方言是汉语的地方变体,而汉语普通话则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2、方言有其厚重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在不少场合具有自身的使用价值。民众对方言有深厚的家乡情结,在日常生活中、在地方的戏曲、曲艺等艺术形式中、在公共服务行业接待本地客人的场合中,方言一直被广泛地运用,并保持着活跃的生命力。3、推广普通话,主要目的是促使公民普遍具有普通话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从而消除语言隔阂,以便于不同方言区域的人之间的交流。4、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也不会使方言面临灭绝的危险。把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第二节语音基本知识一、语音及其性质1、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2、语音具有三方面的性质(一)物理性质(二)生理性质(三)社会性质二、语音单位(一)音素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不能再做进一步分析。如“汉”的读音[xɑn](hàn)由[x]、[ɑ]、[n]三个音素组成。音素可分为元音与辅音两大类。(二)音节音节是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通常一个汉字就代表一个音节。(三)音位音位是一种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由一组不具备区别词意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组合而成的音类。例ɑ、e第三节汉语拼音方案一、汉语拼音方案及其产生31、汉语拼音方案是汉语拼音字母连同它的拼写规则的方案,是用来记录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符号系统。2、其特点是: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作为记音符号,采用音素化的音节结构进行拼写。3、汉语语音的记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代有“直音”法和“反切”法,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记音。真正用符号记录汉语的语音是始于法国传教士金尼格莱于1626年写的《西中儒耳目资》一书,而其蓬勃发展则是19世纪末期兴起的汉语拼音运动。清末有案可查的拼音方案就有27种。4、清末民初,在拉丁字母式的拼音运动的同时,出现了用简单的古汉字表示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在此基础上由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后更名为“注音符号”);1926年产生了“国语罗马字”;1931年产生了“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这些都为《汉语拼音方案》的产生奠定了基础。5、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并公布实施《汉语拼音方案》。二、汉语拼音方案的作用1、给汉字注音。有助于识读汉字,在扫除文盲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推广普通话。是专门为普通话设计的注音方案,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拼音字母是科学技术中用途最广的符号。4、少数民族创制拼音文字,设计盲文、手语和旗语的重要工具。5、在信息技术中是中文输入的主要输入法。6、是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及其他专有名词的国际标准。三、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汉语拼音方案》包括5项内容:字母表:26个拉丁字母及其名称。声母表:21个辅音声母及其名称。韵母表:表内35个,表外4个,共39个。声调符号:4个声调符号及其标注规则。隔音符号:用于音节界限混淆时的分割。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北京话的语音系统,它是在北京话的基础上提纯后形成的;并不是所有的北京语音成分都是标准音。例如:北京话把“告诉”(gàosù)读成“gàosòng”,把“和”(hé)读成“hàn”,普通话都未采用。词汇: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的。2、北方话的词汇是普通话词汇的基础和主要来源。3、不是所有北方话的词语都是普通话,如:胰子、抠门儿、馍馍等。4、其他方言中的一些词汇也可能被吸收到普通话中来,如:瘪三、垃圾、龙眼等。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的意思:1、“著作”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2、“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3、“现代白话文”即排除五四以前的白话文;4、“典范”即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普通话的由来11、汉语自古以来就有方言和共同语的区别。2、周至南北朝:称共同语为雅言(时洛阳话),孔子讲学曾使用。3、隋朝:古雅言(时洛阳话)官方通行;吴音(时扬州话)民间通行。4、唐:长安官话(时长安话)官方通行;吴音(时苏州话)民间通行。5、北宋:开封官话(时开封话)官方通行;吴音(时平江今苏州话)民间通行。6、南宋:临安官话(时临安今杭州话)官方通行;吴音(时平江话)民间通行。7、元代:大都官话(时大都今北京话)官方通行;吴音(时平江话)民间通行。8、明:南京官话(时南京话)官方通行;北京官话(时北京话)官方通行;苏州白话(时苏州话)民间通行。9、清:北京官话(时北京话)官方通行;苏州白话(时苏州话)民间通行;上海苏白(时上海话)民间通行;广4州白话(时广州话)民间通行。10、民国:老国语(北京话)官方通行;新国语(北京话)官方通行;上海话(上海话)民间通行;粤语(广州话)民间通行。11、现在:普通话官方通行;上海话、闽南语、粤语、四川话民间通行。普通话的由来2:1、“普通话”一词最早出现于清末。2、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谈话中曾提到“普通话”一词。3、1904年,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演说联系会”,拟定的简章中曾出现“普通话”一词。4、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因此,普通话一词被认为是朱文熊首次正式提出的。5、20世纪30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6、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将汉民族共同语正式定名为“普通话”。北方方言1、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方言中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2、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3、华北东北方言: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及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4、西北方言:分布于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于此。5、西南方言:分布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东南隅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隅等。6、江淮方言:分布于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吴方言1、在江苏南部、浙江绝大部分、上海和安徽南部部分地区中使用,人数约为汉族总人口的8.4%。其内部又分6个片:2、太湖片:北部吴语,包括苏南、上海及浙江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一带,以上海话、苏州话或绍兴话为代表;3、台州片:浙江台州一带;4、婺州片:浙江金华一带;5、处衢片:浙江衢州、丽水一带;6、瓯江片:浙江温州一带;7、宣州片:安徽南部部分地区。客家方言1、在南方的客家人中广泛使用,主要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台湾、四川等地,以梅县话为代表。2、客家话属南方方言,但它是在北方移民南下中形成的,因而客家话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话的特点。3、客家话不只汉族客家人使用,在畲(shē)族中也广泛使用。4、使用客家话的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闽方言1、在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及菲律宾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使用。2、闽方言通常又分为闽北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莆仙方言、闽中方言、闽南方言(以厦门话或台湾通行腔为代表)等,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闽南语。3、闽语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存在直接对应关系的方言。4、使用闽南语的人口约为汉族总人口的4.5%。5粤方言1、粤语以广州话为代表,主要用于广东、广西省区、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人中间。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其内部又分为:2、粤海方言片、南番顺方言、罗广方言(以肇庆话为代表)、香港方言、四邑方言片(以台山话为代表)、高阳方言片、桂南方言片(以南宁话为代表)、梧州粤语(以梧州话为代表)、勾漏粤语、钦廉粤语。湘方言1、在湖南省境内使用。通常被分为老湘语和新湘语两类,新湘语更接近于北方话。2、湘方言以长沙话(新湘语)及娄邵片(老湘语)
本文标题:1普通话与口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89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