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2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
课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型精读课整理人胡留岚审核人学习内容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学习目标1、课前借助工具书,会认“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懒”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2、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初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产生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3、在深入读文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4、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丰富语言的积累。学习重点通过理解课文,了解西沙群岛的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学习难点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以及丰富的海域产品,对于远离海域的孩子来说,都缺乏着感性认识。学习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交流资料法评价方案1、针对学习目标1,课堂上通过教师检查读词语,读文章的方式进行了解和指导,使95%以上的学生读准词语读音,90%以上的学生能听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2、针对学习目标2,朗读课文,第一课时解决正确、流利的目标。通过指名读生词、长句,使90%的学生达到读得正确、通顺、流利。第二课时在深入读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指名反复朗读,使85%的同学能读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针对学习目标3,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使85%的学生能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4、针对学习目标4,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使90%的学生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能够说出理由并把它抄写积累下来。学前准备生字卡挂图地图小黑板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第一学时一、知识链接⑴教师在黑板上悬挂中国地图,简单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这是我国的版图,这里是北京,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西沙群岛由许多小岛组成,它是我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是海防前哨。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板书课题)⑵通过课前预习,交流对西沙群岛的了解。(设计意图:亲切的交谈唤起了孩子们的记忆,极大地诱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二、学生自学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2、圈画、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3、思考问题:全文主要讲的什么?弄清每自然段讲的什么?三、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生字纠正读音。2、读生词。小黑板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深蓝懒洋洋披甲划来划去威武拣贝壳形状渔业工人肥料祖祖辈辈富饶岛屿山崖栖息鸟粪⑴指名读,注意正音。⑵开火车练读,齐读。⑶重点指导难认难写的字:懒威武拣辈⑷学生练写生字。3、全文共7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低中年段语文教学尤其不能忽视写字教学,尤其是加强易错字形的指导,有效避免学生出现错别字现象,落实了学习目标1。)四、学习课文1、齐读第1自然段。画出重点句子,认识总述句(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此段在全文起总述的作用。西沙群岛为什么被称为海防前哨?(他是我国海上的边境线,人民海军驻守在那里,保卫祖国的安宁。)说话练习:西沙群岛是。2、学习第2自然段:⑴默读: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⑵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①海水都有哪些颜色?②设问:仅仅颜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吗?通过与“五颜六色”进行比较,体会“五光十色”中的“光”的意思。③准确理解:五光十色:这里指西沙群岛海水色彩缤纷、鲜艳明亮。瑰丽无比:异常美丽,没有什么能比得上。⑶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会有不同的颜色?结合学生回答画简笔画(详见板书)。用“深”或“浅”完成题空:海底有高耸的山崖,海水就(),从海面看颜色就();海底有低陷的峡谷,海水就(),从海面看颜色就()。⑷西沙群岛的海水这么美丽,这么神奇,让我们有感情朗读这一段。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理解了词语意思,解了课文内容,初步感知了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六、学生字,课堂检测1、认读生词,重点学习威武的字形:威的第三画是“一”。武没有撇。2、抄写生字并组词3、抄写词语4、汇报交流(设计意图:本篇课文语言优美,先让理清文章脉络,这样让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读中把握了文章内容,落实了学习目标中2)。板书设计22.富饶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物产丰富第二学时一、知识链接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2、西沙群岛的海底、海滩、海岛又是怎么样的呢?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3自然段:⑴指读并思考:这一段共几句话?介绍了哪几种物产?(珊瑚、海参、大龙虾)⑵逐句理解:启发学生重点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美丽、各种各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⑶朗读第3自然段。①自由分句读:这一段写了哪些动物的怎样的特点?(引导同生由部分到整体,为概括自然段主要意思做好铺垫)②小结内容:这一段写西沙群岛的海底是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⑷指导感情朗读。2、学习第4自然段:⑴指读后提问:课文是从几方面具体介绍鱼多的?(数量、种类)⑵自由读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数量多?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结合重点词语进行理解。⑶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成群结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语体会鱼的数量、种类繁多。⑷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中哪句话概括了整段的内容?(第三句)⑸完整表述:第一、二、四句是怎样围绕第三句来写的?⑹指导感情朗读。3、学习第5自然段:⑴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提纲自学第5自然段。自学提纲: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三、四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自然段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学生自学,小组交流。⑶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拣不完”、“庞大”、“有趣”等词语进行理解,训练学生概括句意和段意。应注意:语句精炼、要点全面。4、学习第6自然段:⑴用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按照提纲自学第6自然段:自学提纲:第6自然段第二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6自然段第三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6自然段第四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话都是围绕第_________句话“_________”来写的。并说明理由。⑵学生自学,小组讨论。⑶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本段几句话的思路:“鸟的天下”→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从而弄清全段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设计意图: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因此,教学中采取自由读、指名读的方法,使不同朗读水平的学生都能展示读书才能,这样,落实了学习目标3。)5、小结:通过2~6自然段的学习,你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能具体地说一说吗?6、感情朗读2~6自然段。7、学习第7自然段:⑴指读后提问:将来的西沙群岛会怎样?(更加……更加……)⑵齐读第7自然段。三、全课总结1、启发学生思考这节课学到的理解词句的方法。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布置作业①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能够说出理由并把它抄写积累下来。②课后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五、背诵积累1、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尝试背诵相应的段落。2、小组内互相背诵,要求达到有感情地背诵。(设计意图: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优美段落,可以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一定的素材,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同时落实了学习目标4。)板书设计:22.富饶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物产丰富海滩:贝壳海龟鸟课堂检测:一、基础知识:1、听写抄写的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批改、订正。2、背默喜欢的段落。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有,的,的,的,的。一块块,一条条,着,因为海底,有山崖,有峡谷,海水。三、举行“可爱的祖国”古诗名言展示会1、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如:《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钱塘湖春行》。2、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设计意图:大自然中有很多这样神奇的现象,这样设计让学生可以更多地去体会大自然的奥秘,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文标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913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