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频考点三鸳鸯绣取凭君看,更把金针度与人——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突破规范:审题·答题考点:体验·解读1.(2008·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撚(niǎn):持取,捻弄。(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音频鉴赏考点解读5年高考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突破规范:审题·答题1.(2008·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撚(niǎn):持取,捻弄。(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体验·解读考点解读5年高考答案(1)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答“动作描写”也可。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音频鉴赏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突破规范:审题·答题考点:体验·解读2.(2012·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音频鉴赏考点解读5年高考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突破规范:审题·答题考点:体验·解读回答第(1)题首先要熟悉诗歌的表现手法,然后根据诗的特点和题目要求逐步缩小答题范围。这是一首描写田园安乐生活的诗歌,又选取了其中写景的诗句来分析,我们可以考虑这几个方面:表现的主旨是明色调的,写景是为了突出这个主旨;诗句对仗工整,尤其是色彩的对照鲜明,可以考虑映衬、渲染之类的手法;节奏独特,记忆深刻的话,我们很快就能联想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诗句的写景方法。考点解读5年高考解析第(2)题有几个难点:①“一晴”是什么意思?从下文“水满船头滑”可以看出刚刚下过大雨,水面涨平,也由此推断“一晴”的意思是大雨刚过,天完全放晴,可以联想到雨后清新的世界。②“生意”是什么意思?下文写的是朱樱青豆、绿草白鹅、水满船滑、袖影舞风、蚕事繁忙,与“做生意”没有关联,因而此处的“生意”是指“生机”。③“繁”是“忙”的意思吗?“生意”既然指“生机”,那么“繁”就不是“忙”了,而是“多、盛”。音频鉴赏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突破规范:审题·答题考点:体验·解读(1)使用对比(映衬)手法。如上下句之间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的鲜明对比(或:上句中“朱樱”的“朱”与“青豆”的“青”、下句“绿草”的“绿”与“白鹅”的“白”的对比),表现出景物色彩的鲜丽。或:使用渲染手法。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樱”、“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或: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如上句由“朱樱”、“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下句由“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使人产生一种画面感。考点解读5年高考答案(2)“一晴生意繁”的意思:雨过天晴,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晴生意繁”体现在:①初夏成熟的樱桃鲜红,豆子青青,绿草茵茵,白鹅成群;②雨过天晴,江河水满,船只轻快地行驶,微风吹拂,袖影飘动;③村庄里门户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呢。音频鉴赏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突破规范:审题·答题考点:体验·解读3.(2012·浙江)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未展芭蕉(唐)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状态的植物,均以________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解读音频鉴赏5年高考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突破规范:审题·答题(1)本题以填空的方式考查对诗歌形象和情感的理解。由两首诗的题目中的“未展”“未开”和两首诗中共同出现的“芳心”这个词可以得出答案。考点:体验·解读解析考点解读5年高考(2)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首先要回答出两首诗歌所运用的手法,在这两首诗中,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其次分析这种手法的运用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同时要和诗歌的主旨联系起来。音频鉴赏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突破规范:审题·答题(1)还未展开芳心考点:体验·解读(2)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答案考点解读5年高考音频鉴赏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突破规范:审题·答题考点:体验·解读4.(2011·新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音频鉴赏考点解读5年高考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突破规范:审题·答题(1)由上题可知,情由景中自然流露。写的是荒草、残碑、残阳、黄沙等哀景,抒发了一种哀伤之情。考点:体验·解读解析考点解读5年高考(2)诗人在春日黄昏里,浏览秦国遗址,眼前一派衰草连天的景象,与昔日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怀古伤今之情油然而生。“荒郊一望欲消魂”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泾水”“远村”“牛马”“春草”“古碑”“残阳”“黄沙”等意象渲染出了一幅故国荒凉图画,“不堪回首”的悲伤之情让人潸然泪下,点明了全诗的主旨。音频鉴赏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突破规范:审题·答题(1)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考点:体验·解读答案考点解读5年高考(2)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音频鉴赏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突破规范:审题·答题1.如何理解考点要求中的“表达技巧”这一概念?“表达技巧”是个广义而复杂的综合概念。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蕴更蕴藉、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它与“艺术特色”“艺术技巧”“表达特色”“写作特色”等是同一概念,只是名称不同而已。一般认为,它包括四个方面: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艺术构思)。答案考点:体验·解读考点解读5年高考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突破规范:审题·答题2.高考在诗歌表达技巧考点命题上有何特点?(1)所考的表达技巧为常见常用的,重点放在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答案考点:体验·解读考点解读5年高考(2)采点的阅读区间小,通常只就一句或两句设题,不是就全篇设题。(3)技巧角度较为明确、单一。(4)答案简洁、准确:通常不要求多答,只要求答出一种;通常不要求结合语句作分析,只要求准确判定所用手法。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突破规范:审题·答题基础:整合·点拨一、全面掌握13种修辞手法1.请说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1)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3)终岁不闻丝竹声。()(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8)主人下马客在船。()拟人拟物、夸张借代比喻比喻、夸张设问对偶、双关互文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突破规范:审题·答题基础:整合·点拨知识储备《考试说明》规定常见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另有古典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设问、反问、顶真、互文、双关等。对于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突破规范:审题·答题二、重点掌握两种表达方式:描写和抒情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日登吴公台①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②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注】①吴公台:在今扬州北,南朝古迹。②摇落:零落。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景的?请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基础:整合·点拨音频鉴赏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突破规范:审题·答题二、重点掌握两种表达方式:描写和抒情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日登吴公台①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②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注】①吴公台:在今扬州北,南朝古迹。②摇落:零落。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景的?请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整合·点拨①颔联通过对山高水深、游人罕至的描写,侧面烘托出环境的荒凉、古迹的零落。②颈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来写景,暮色中,只有夕阳依旧照着旧台,空疏的林中回荡着钟声,更加突出了环境的萧索、僻静(或“以有声衬无声”“以动衬静”)。答案音频鉴赏考点:体验·解读基础:整合·点拨题点:矫正·
本文标题:【北京一轮复习汇总】201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鉴赏-第二章-第二节--高频考点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92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