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第二章----健康教育管理规范
健康教育1/30第二章健康教育第一节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解读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民。二、服务内容(一)健康教育内容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4.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官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5.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计划生育、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6.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二)服务形式及要求1_提供健康教育资料(1)发放印刷资料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放置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并及时更新补充,保障使用。(2)播放音像资料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机构正常应诊的时间内,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候诊区、观察室、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现场播放。每个机构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明显位置,宣传栏中心位置距地面1.5-1.6米高。每个机构每2个月最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居民学习、掌握健康知识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内居健康教育2/30民的身心健康。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两个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5.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务人员在提供门诊医疗、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务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三、服务流程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收四、服务要求1.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树立全员提供健康教育服务的观念,将健康教育与日常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结合起来。2.具备开展健康教育的场地、设施、设备,并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正常使用。3.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健康教育内容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健康教育材料可委托专业机构统一设计、制作,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开展健康教育。4.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5.加强与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社会团体等辖区其他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6.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作用,接受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技术指导和考核评估。健康教育3/307.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城乡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传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一定比例的中医药内容。五、考核指标1.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2.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3.健康教育宣传栏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4.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六、附录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健康教育4/30附件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形式:活动主题:组织者: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接受健康教育人数: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活动内容:活动总结评价:存档材料请附后□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印刷材料□影音材料□签到表□其他材料填表人(签字):负责人(签字):填表时间:年月日健康教育5/30第二节社区健康教育方法与对象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教育介入,其对象包括患者、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目的是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信息,促使其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去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加强疾病预防、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一、社区教育的方法技巧(一)针对性帮助居民如何正确认识疾病,要根据居民的实际需要、文化程度、不同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给予有效的宣传教育,为居民解决问题起到指导作用。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听力下降,基层工作人员需采取反复、多次、耐心细致的教育方式,同时应放慢语速,提高音量等;成年人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如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宣传教育活动,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对身患绝症的病人进行指导时,要协助他们做心理认识,勇敢地面对生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减轻病人的忧虑和取得病人在治疗中的积极配合。(二)抓住关键把握阶段性在宣传教育过程中,把握好教育的时机。例如,慢性疾病的健康宣传教育有明显的阶段性,积极入院治疗、遵医嘱服药及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保健等,每一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必须分阶段地为居民进行全程指导。(三)语言性沟通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应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种族、职业、年龄不同,采用恰当的语言。尽量采用通熟易懂、简洁明快的语言,避免医学术语。例如,医嘱:高蛋白饮食,进行宣传教育时应告知病人多吃鸡蛋、牛奶、瘦肉及豆制品等;宣传教育时,语速要快慢适宜,语调要不卑不亢,语气和蔼可亲,恰当地使用敬语和谦语,语义要清晰、准确,尽量用安慰性、鼓励性的语言,同时还应注意与非语言沟通相结合。(四)非语言的作用非语言交流与语言交流同步进行,从表情、眼神、仪表、姿势、手势以及空间距离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这些往往是无意识的,更为真实,为病人及家属所重视。树立良好的医务工作者形象,端庄的仪表、文雅的举止、得体的语言能让居民感觉有亲切感、责任感;通过眼神的交流,可以吸引群众的注意力,以帮助谈话双方达成默契;适当的接触也可产生良好的效果,如对儿童的抚摸搂抱,为老年病人拍拍背,搀扶老人下床活动等,有利于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在宣传教育过程中,重视非语言的交流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五)避免产生负性作用在宣传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谈及造成患者心理伤害的话题,注意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减少患者心理压力,如在治疗某种外科手术时,不应过分对患者强调手术危险,以免引起患者恐惧心理。在为患者宣教时要留有余地,注意分寸,不将类似的内容讲解很肯定,防止一健康教育6/30旦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预后不佳而引起纠纷。二、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和社区所辖企事业单位、学校、商业及其他服务行业的职业人群。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是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第三节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内容包括:一、基本知识和理念(25条);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34条);三、基本技能(7条)。一、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载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的这个定义,提示人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它还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心理健康指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每个人都有获取自身健康的权利,也有不损害和(或)维护自身及他人健康的责任。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采取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预防为主越早越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人生投资。提高每个公民健康水平,需要国家和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支持性环境。3.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合理膳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适宜运动指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适合个人的身体状况,动则有益,贵在坚持。运动应适度量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健康人可以根据运动时的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一般应达到每分钟150~170(次)减去年龄为宜,每周至少运动3次。戒烟的人,不论吸烟多久,都应该戒烟。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对身体都有好处,都能够改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7/30过量饮酒,会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心理平衡,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良好状态。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将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个体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状态。4.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任何生命活动都有其内在节律性。生活有规律,对健康十分重要。要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则。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睡眠都要按作息规律进行。一般成人每天要保证7~8小时睡眠,睡眠时间不足不利于健康。5.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烟草烟雾含有4000余种化学物质,包括几十种致癌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吸烟损害体内几乎所有器官,可引发癌症、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白内障、性功能勃起障碍、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死于肺癌的风险提高6~13倍,死于冠心病的风险提高2倍,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提高12~13倍。烟草烟雾不仅损害吸烟者的健康,也威胁着暴露于二手烟环境的非吸烟者;被动吸烟导致患肺癌的风险升高约20﹪,患冠心病的风险升高约30﹪。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占死亡总人数的12﹪。吸烟导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6.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吸烟者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只要有戒烟的动机并掌握一定的技巧,都能做到彻底戒烟。35岁以前戒烟,因吸烟引起心脏病的机会可降低90﹪,59岁以前戒
本文标题:第二章----健康教育管理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98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