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大学生志愿者逐渐成为社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他们在志愿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志愿服务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所以在此领域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对策1978年,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随着改革开放开始发展。1993年底,中国志愿服务进入了有组织、有秩序的阶段。随着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实施,志愿服务得到广泛发展,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大大提高。尤其是大学生志愿服务,逐渐受到政府部门、社会公益人士和民众的关注和支持。一、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认识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活动。志愿服务具有自主性、无偿性、社会性、利他性和教育性等特征,反映了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个人对生命及社会价值的一种积极态度,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由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在校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愿向社会无偿提供服务的各种活动[1]。二、当前大学生志愿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大学生志愿者自身存在的不足1.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缺乏稳定的热情大学阶段正是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阶段,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还不够成熟,其意志力、自我控制力还相对较差。他们在参与社会服务的初始阶段往往保持着较高的热情,然而在从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对于可能遇到的困难自身心理准备不足,易产生浮躁的心理,导致其服务热情的降低。另外,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不纯、功利性太强,对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够。2.大学生志愿者自身能力不足,服务依赖性太强大学生是具有专业知识的特殊群体,虽然像医学、法学、农业等专业的知识可以应用于社区、敬老院、农村等志愿活动中,但由于高校学生自身的知识还不扎实,技能还不够全面,大多团体的服务方法和技巧往往也只在志愿者招募后进行短期培训,服务本身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处于缺失状态[2]。并且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组织挂靠学生会及校团委,活动项目,人员,时间和经费都要靠团组织批准,对人治的依赖性较大。同时大学生志愿者过于依赖组织来安排项目,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健全1.缺乏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自从开展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严密的志愿服务组织体制仍需健全[3]。即便是一些正式的组织部门带头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也缺乏严密的管理,往往只是在活动初期负责志愿者的招募,在志愿者的培训及管理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一次志愿服务结束后,因缺乏完善的网络管理服务系统,很多组织机构不再与志愿者联系,对志愿者的信息保留不完整,这样,难以形成一套健全的长效社会服务机制。2.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难保障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面临着资金短缺这一严峻问题。首先,志愿者自身筹集资金能力有限,经济来源不稳定,并且严重不足,志愿者在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时的交通费、伙食费、材料费等必须的物资都得不到有力的资金保障。其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活动资金大多来源于学校或政府的财政拨款,很少通过社会筹措资金,不能得到充分的赞助与支持。3.对志愿服务的激励措施不够完善一些人一味要求大学生志愿者不断服务、奉献,组织管理部门通常认为参与志愿活动是学生应尽的义务,因此也不会重视对志愿者的奖励。在参加志愿服务时,大学生做的工作大同小异,他们的工作效果和态度也经常被忽视,那些付出多的和贡献少的得到的补贴并无区别,存在随意性。志愿服务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都做得不够到位,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还不完善,无法满足志愿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无法保障志愿者的工作热情。三、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对策与建议(一)完善志愿服务团体内部的民主管理首先,要提高志愿者的服务热情,让他们充分发扬志愿服务“助人自助”的精髓和“奉献、友爱、互助”的服务原则,突出志愿者无私奉献的一面,将志愿服务等同于“付出不求回报”和“无偿服务”等崇高的道德实践行为[2]。其次,要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促进志愿服务的民主管理,同时要结合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团体实际情况,由学生组建志愿服务管理机构,进行自我管理和监督,并负责志愿者招募培训、项目管理等工作,由学生会或社团联合会负责日常工作与指导,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格局[4]。(二)倡导服务津贴,实行激励机制1.加强志愿服务的津贴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活动资金,大多来源于学校或政府的财政拨款,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的很多困境,均是由于资金短缺和社会筹资困难造成的,因此,国家应制定有效的资金扶持,激励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比如:对于资助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企事业单位,在税收方面可得到相应的一些优惠[5]。这些都可以拓宽大学生志愿服务资金的来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保障,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2.促进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国家要将志愿服务的善举与大学生个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对在志愿服务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奖励;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行为与大学生未来深造和就业挂钩,把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和表现记录到学生的个人档案中,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6]。同时也要保护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在这些有利措施的执行下,相信会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3.加强志愿者培训,注册和建立志愿者档案。志愿服务涉及很多专业性很强的领域,要求志愿者具备交流沟通、组织协作等基本技能。但是目前志愿者高校组织对志愿者的培训尚未规范化,这不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规定专门的培训时间,指定专门的人员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高校要加快建设大学生志愿者电子档案,把志愿者参加服务的时间在网络管理系统中的电子档案进行登记并与服务的质量挂钩。通过建立大学生志愿信息库,全面、系统、科学地将志愿者资料储存起来,有利于志愿者的队伍更加稳定,工作连续性增强,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完善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仍然需要国家、社会各界及广大学生的大力支持,通过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可以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环境,进而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参考文献[1]郑庆秋.王姝,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探析[J].价值工程,2011(8):262-263[2]张科,彭巧胤,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2):43-46[3]何艳.论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现状与趋势[J].传承,2011(12):62-63[4]廖爱军.就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作用与志愿体系构建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5):116-118[5]高燕,李冰.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对策研究[J].实践与探索2011(4):260[6]任琪.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机制[J].科教文汇,2011,31(2):184-185
本文标题: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998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