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课程下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程下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思想政治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一些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的学科,而是一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过硬政治素质的学科,更是一门教给学生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学科。简言之,这门功课让学生变得更“聪明”,站在一个最高点俯视当今社会正在发生的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指出事物发展的方向。如何使学生具有这些素质,新课程标准给了我们理论上的支持。新课程要求教学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形成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各种能力;教材从主要表达知识的“仓库”变为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探究学习的资源、工具和指南,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载体。树立新的学生观,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求者、知识的建构主体,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人文素养。课堂教学也必须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与创新。这就需要我们一改往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重新鼓舞起过去那已受到严重挫伤的积极性,使思想政治课成为激发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乐园。今年使用新教材教学,我在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一)在导入新课时,精选教学资料,巧妙设置疑问启迪学生思维,引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新教学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为主线,构建教师导学情境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从学情这个实际出发,精选背景材料,巧妙构思问题,将教学目标问题化,以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精选提出的问题是这一环节的关键。作为教学起点的材料,既要紧扣教材重、难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的问题必须是具有“导学”功能的问题,既能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钻研教材,又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借助民间故事、诗词歌赋、名言民谚、电视广告、时事政治等素材,运用各种方式设置问题,诸如演绎法设置疑问、归纳法设置疑问、扩展法设置疑问、发散式设置疑问、辨析式设置疑问、层进式设置疑问、反向法设置疑问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唤起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模块中《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内容时,我通过让学生去找自己最喜欢的中国产品名牌和印象最深的广告词,在妙趣横生、群情激昂的课堂上,我又及时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他们的成功靠的是什么,仅仅是广告词吗?一个企业怎样才能使得自己的名牌长盛不衰?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中,我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几则材料:山东兖矿集团日照比特电子公司、老字号企业北京王麻子剪刀厂、家电零售大鳄国美有限公司、海尔集团的科技馆里的陈列的大铁锤的故事等相关网页或资料,然后设问:“他们有的成功有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要使企业成功,哪些因素是最关键的?”这样,借助时政图片材料,配以归纳设问,引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开启了学生思维,从而顺利切入课题。(二)在新授过程中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相互合作中钻研,在探索过程中有创新。经过选材设疑,以疑导思的导入环节,教学便进入到核心阶段——新授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导”师,不是“教”师。作为导师,应视学生为“演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提供服务,创设体验知识生成的学习氛围。1.在探究学习中,开展自主学习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我们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变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学而有思,思而后疑,疑有所问,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要求教师的角色是一个辅导者、支持者、帮助者,而非灌输者、说教者、支配者。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自学探究要有的必要时间,让学生在自学探究中有所感知,在感知中能够自悟,在自悟中产生疑问;更应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比如,针对学生不知道如何阅读教材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不同的阅读训练策略,提出了粗读、细读、精读等方法。易理解的知识粗读,新内容细读,重难点问题精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其形式也应多样化,如阅读教材内容、收集有关信息资料、概括中心论点、整理知识网络等。在学习《对外开放的新阶段》中,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目标、功能以及入世对我国的影响等问题,学生很头疼,缺乏相应的背景资料,内容空洞难以理解,很难记忆。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为争取“入世”所做的努力,为“入世”条款做了怎样的承诺,“入世”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在经济、教育、社会等领域将实现怎样的改变。其次,了解本市经济的基本概况,尤其是结合本市的经济发展实际,深入地了解和分析我们的属于什么产业结构、出口和对外贸易占全市的经济总量是多少,引进和实际利用外资的情况等等。最后,把收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总,开展研究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写出政治小论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先进行自评,总结整个研究过程的不足与成功;然后,通过校园网上的论坛、BBS、留言板进行交流,也可向有关媒体(如报纸、杂志、有关网站)投稿,尽量使成果得到最高效的展示。这样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自我探究学习的能力,同时解决了教材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记忆问题。2.在互相启发研讨中开展合作学习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浅层次问题均可在自学探究中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采用合作互研的形式加以解决。就组织形式而言,一般有三种:一是同桌合作互研,即让坐同桌的学生发挥各自学习探究的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互相研讨。二是小组合作互研,以4人为一个小组最好,把前后排邻座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便于进行合作学习活动。三是整班集体互研,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就课堂合作互研的具体方式而言,辩论法、“实话实说”法、讨论法等都是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例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组织学生就“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这一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学生旁征博引,引据说理,据理力辩,在你来我望的争论中明确“什么样的消费心理是不科学的”、确立“做理性的消费者,就要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的结论。不过,在讨论互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1)对于教材的难点、疑点要进行点拨、提示、分析。(2)引导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从正反、纵横、交叉等方面进行立体式的分析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3)讨论气氛要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要体现民主平等、宽容鼓励的原则。(4)尽可能发挥全部组员的才能智慧,让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环节切不可搞成师生问答形式,不能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3.在探索中创新学习在自学探究、合作互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探索,让学生提问题,找规律,推逻辑;在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形成标新立异、追求卓越的竞争意识和发散、聚合、逆向等思维品质。在此环节,教师应做好诱导质疑,鼓励求新的工作。诱导质疑就是要让学生独立地去分析与思考,允许对现有结论的怀疑与否定。鼓励求异,就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不迷信、不盲从,不满足于现成的方法和答案,打破常规,敢于超越。就质疑求新的方法而言,一般可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三段递进思维方法进行。质疑求新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利用新课本中有关相关链接、探究活动模块设计质疑;(2)引导学生对所学前后知识的综合、比较中质疑;(3)将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相关知识联系、综合,从中质疑;(4)联系当今社会热点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展开质疑。比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内容时,同学们普遍对适度消费与现实生活的不一致感到十分困惑,纷纷提出问题:“贷款买汽车、住房等商品不是超前消费吗?‘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不是国家正在提倡的吗?我们买名牌不是在促进消费扩大生产吗?”很尖锐的问题,将大道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于是我就分组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经过激烈的讨论,许多同学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归纳如下:1)适度消费是量入为出,不是赶时髦,盲目攀比;2)“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必须与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收入的多少相一致3)青少年应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消除各种消费误区,摈弃各种不科学的消费心理,不随波逐流、不铺张浪费、不盲目攀比、不超前崇洋、不情绪化、倡导绿色消费等等。由此可见,由学习质疑、释疑的过程就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过程、发现过程、创新过程。(三)归纳梳理知识,释疑解惑,提升学生能力通过上述诸环节的学习,学生一般已能掌握大部分主干知识,但也会有一些疑难问题需要教师精讲点拨,释疑解惑,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分辨和修正能力。一般来说,中学生产生疑惑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教材内容的某种“误解”,以及由“误解”引起的理论同实际的矛盾。为此,我在备课时就在教材知识和重大社会热点结合上下功夫,考虑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做到有备无患。就“解惑”的方法而言,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师生论辩、摆事实论据、进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总的说来,要以启发为主,以提示思路为主。同样,经过上述诸环节后所习得的知识往往是感性的、零散而不成系统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把零散知识进行归纳整合,上升为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教师要努力做的。此时,教师既要利用个人的知识优势,归纳梳理,提炼概括,勾勒出所授知识的结构;更应引导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归纳,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归纳织网的可用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表格式、提纲式、因果式等,尤其是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清晰、有序、完整地展示知识间的关系。(四)检测反馈,反思矫正,使学生明理笃行组织检测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能力测评,可检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制订补救措施。就检测的形式来说,可以是口头检测,也可以是书面检测;可以是当堂检测,也可以是课后检测;甚至还可以把学生整理听课笔记作为检测形式。就检测的内容而言,既要有书本知识,更要有联系社会实际的内容,要体现多样性、典型性、时代性的特点。明理笃行是政治课的重要教育目标,也是本教学方式的最终价值取向。学生从课本上掌握的一般只是抽象的理论观点和原则性的行为要求,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面对的却是复杂的环境和具体的行为对象。因而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以后立即能够应用,马上做到“知行统一”是很困难的。为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架起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即开展行为教育活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课堂教育一般只能做到使学生了解行为要求和掌握行为的基本方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应该积极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反对过去那种把它程式化、教条化的做法,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变通,既讲原则又不失灵活,注重规范又体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新教材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是呈现方式的设计上,均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特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它所选用的那些富有情节的实例或镜头等作为话题呈现的问题,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不仅需要调动教师、学生的力量共同参与,有的甚至还要利用家长、学校乃至社会力量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每一位教师应该积极地去追求,在开放互动的教学和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在充满民主气氛中,使学生受到熏陶,学会交流、分享与合作。
本文标题:新课程下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01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