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江西宜春惨剧!一家5名孩子溺水死亡!因溺水发生惨剧后的死者家人同学们,看着图片中那一个个撕心裂肺、嚎啕大哭的场景,不知你们有何感想?同学们,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预防溺水的相关知识。这节课的主题是珍爱生命溺水谨防据中国卫生部发布的数字显示,中国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相当于每天有15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溺水已成为我们学生的“头号杀手”。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收集的案例相互交流。溺水原因1.缺乏安全意识,在河道、水渠、池塘、水井、水池、水库中嬉水落水引起的;如2006年7月12日,四川省自贡市第十五中学6名初一学生在水库玩耍时发生溺水不幸死亡。2.缺乏自救能力或抢救的方法不当,落水后无法自救或因救护他人的方法不当而致使自己溺水身亡;如2012年5月6日,安徽省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0名学生到铜陵县老洲乡太阳岛游玩,1名女生不慎落水,6名学生下水施救,造成5人溺水死亡。3.因现场急救措施不得力而错失抢救时机,造成濒临死亡的溺水者身亡。溺水原因4.意外原因。如可能是街道下水道无井盖,下大雨时看不清,致使人落入下水道,建筑工地水沟积水、开放性水域无明显警告标志和隔离栏;如2012年1月8日,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郝家庄上郝村西塘处,因开发商挖沙导致地面出现大坑,聚集河水后结冰,4名小学生和1名幼儿在冰上溜冰时不慎落入坑中溺水死亡。5.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区或误入漩涡中等。如2012年4月2日,重庆市大渡口区重庆冶金高级技工学校几名学生相邀在重钢新港码头江边游泳戏水,其中1名学生因体力不支溺水死亡。为了不让溺水事故侵害我们的生命,加强预防是关键。如何预防溺水事故,同学们和你们的家长讨论了吗?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呢?说说看。预防溺水方法1.认真学习防溺水的相关知识,明确溺水的危害性,掌握一些溺水的预防和急救措施;2.不私自单独到河边、池塘边玩耍。年龄小的儿童外出玩耍一定要有家长带领,不能单独乱跑,以防跌入下水道或水塘;3.不要在标示禁止戏水的区域游泳和嬉水;4.学会游泳后也不能忽视水上安全,下水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游泳时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和能力量力而行,饥饿、太饱和疲劳时不能下水;5.发现下水道无井盖,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以便尽快检修;6.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救护。学习《游泳须知》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处在月经期的女同学也不宜去游泳。(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不要到江、河、湖、海等无人看管的水域去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3)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游泳。不要单独到河边、池塘边玩耍。年龄小的儿童外出玩耍一定要有家长带领,不能单独乱跑,以防跌入下水道和粪池。(4)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5)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6)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7)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如果出现体力不支、过度疲劳的情况,应停止游动,仰浮在水面上恢复体力,待体力恢复后及时返回岸上。(8)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9)游泳遇到水草,应以仰泳的姿式从原路游回。万一被水草缠住,不要乱蹦乱蹬,应仰浮在水面上.一手划水,一手解开水草,然后仰泳从原路游回。(10)游泳时陷入漩涡,可以吸气后潜入水下,并用力向外游,待游出漩涡中心再浮出水面。(11)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多学一些自救与互救的知识和技能,就可以给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多一份保障!提示如果你不会游泳,某天你意外溺水了,你会怎么做?【问题情境一】1.当发生溺水时,不要惊慌,应当一面呼唤他人相助,一面设法自救。2.在呼救中,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切记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提醒:一定要沉着冷静、保持头脑清醒。【问题情境二】如果你会游泳,某天你在游泳池游泳时,脚抽筋了,这时你会怎么处理?专家指点: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及时呼人援救。如果离岸很近,应立即出水,到岸上进行按摩;如果离岸较远,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泳位,以两足游泳。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能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热敷患处。如果自行救治不见效,就应尽量利用未抽筋的肢体划水上岸。提醒:沉着冷静、正确处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所以当我们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即大声呼救,拨打求救电话,寻找救生器材施救。如用救生圈、木板或用小船进行救护,或投下绳索、竹竿等,使溺水者握住再拖带上岸。【问题情境三】放学路上,你发现有人溺水了,会采取哪一种方式进行救助,如何救助?特别提醒:请不要冒然下水营救致使自己溺水!第一步:第一目击者在发现溺水者后立即拨打110和120或附件医院急诊电话请求医疗急救。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问题情境四】如何开展岸上急救?第二步: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心肺复苏的目的在于尽快挽救脑细胞,避免因缺氧引起细胞坏死。因此施救越快越好,同时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如何开展岸上急救伏膝倒水法急救示例急救示例3.夏天太热,吃完中饭后立即去游泳,消暑解热。()1.失足落水后,放松身体,头部后仰。()2.只要水性好,任何地方都可以游泳。()学以致用,互动抢答4.游泳时,首先要看有无安全保障。()6.游泳时,可以先下水适应,不适应再上岸。()5.有人溺水,立即呼救,就地取材,寻找棍棒、绳索等,投向落水者。()7.小学生小青在河边散步,突然发现有一人掉进河里,他马上喊叫大人过来救人。()8.发现伙伴溺水,勇敢下水施救。()1.按照上述方法,推荐四名学生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3人扮演救护者。(课前带好竹竿、绳子、救生圈、手机等)2.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并指出优点和不足。【模拟表演】“珍爱生命,谨防溺水”倡议书夏天悄然而至,天气渐渐炎热,许多人去野外的小何、小溪边进行“野泳”,从而导致了溺水事故发生。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为了我们的家庭能够幸福,为了我们的学校能够平安,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做到以下几点:1.不在没有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到河边,湖边,水库边等玩耍、嬉戏,对自己的生命负责。2.不在没有家长陪护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或擅自与朋友结伴游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3.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或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4.当得知同学违反学校规定、私自下水游泳的同学及时劝阻,或向老师说明情况;发现有人溺水时,要保持镇定、及时求救。对自己的同学负责。5.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到野外“野泳”,不到未知水域边玩耍,对自己的家长、老师负责。同学们,“生命始于水,但不能终于水!”我们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希望每一个同学牢记一句话:“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没有理由不珍惜生命。”让我们行动起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平平安安地度过每一天!平安、快乐、健康的成长!班级团支书发出倡议一、全班集体朗读:我郑重承诺:坚决响应团委的倡议,养成良好的防溺水习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增强防范溺水等安全事故的自觉性,珍爱生命,谨防溺水。学生集体承诺并签名二、学生签名水无情,人有情。你的平安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心愿!请大家珍爱生命,谨防溺水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制作宣传卡:用一句话宣传“防溺水安全,珍爱你我生命”。2.制作“珍爱生命谨防溺水”手抄报。
本文标题:防溺水主题班会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01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