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新疆生态环境特点及对湿地保护的思考 (1)
新疆生态环境特点及对湿地保护的思考新疆专家顾问团生态环境顾问2015年9月17日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海量主要内容一、湿地及保护区等概念二、新疆生态环境特点三、对当前新疆几个关键问题的认识四、生态保护的思考五、湿地保护区的思考下午8时59分一、湿地及保护区等下午8时59分湿地—地球之”肾”1、湿地的概念:《湿地公约》: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2、湿地分类:湿地可以归类为4大类自然湿地和1大类人工湿地。4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下午8时59分1、对水文方面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调节流量,控制洪水2、对环境方面保护堤岸,防风;清除和转化毒物与杂质;保留营养物质;防止盐水入侵3、对生物方面提供可利用资源;保持小气候;野生动物栖息地;4、其他航运;旅游休闲;教育和科研价值。(世界自然基金会)湿地的重要性下午8时59分①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②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对于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评价的准则。③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研究等。④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⑤保护区中的部分地域可以开展旅游活动。⑥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保护区的重要作用下午8时59分(GEF,GlobalEnvironmentFacility)主要是以赠款或其它形式的优惠资助,为受援国(包括发展中国家和部分经济转轨国家)提供关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国际水域和臭氧层损耗四个领域以及与这些领域相关的土地退化方面项目的资金支持,以取得全球环境效益,促进受援国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下午8时59分1、生物多样性保持和可持续利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项目占了GEF所有项目的近一半。在资金使用的政策、战略、优先项目及标准方面,GEF接受《生物多样性公约》成员国大会的指导。GEF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业务规划(OP)包括:OP1:干旱和半干旱生态系统;OP2:海岸、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OP3:森林生态系统;OP4:山地生态系统;OP13: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农业至关重要的生物多样性。GEF的四个重点资助领域是: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国际水域及臭氧层。相关的解决土地退化问题的活动也可获得GEF资助。下午8时59分2、气候变化GEF资助的第二大类项目是针对气候变化的。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资金机制,GEF接受公约成员国大会对其在资金使用上的指导。气候变化项目旨在减少全球气候变化的危险,同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GEF关于气候变化的业务规划包括:OP5:消除提高能效和节能的障碍;OP6:通过消除障碍和降低实施成本促进使用可再生能源;OP7:降低低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技术的长期成本;和OP11:可持续交通。下午8时59分3、国际水域GEF改变国际水域退化状况的项目受一系列区域和国际条约的指导并帮助实现这些条约的目标。这些项目使各国更多地认识并了解它们共同面临的有关水域的挑战、寻找合作的方法、并进行重要的国内改革。GEF关于国际水域的业务规划包括:OP8:基于水体的业务规划;OP9:陆地和水域跨重点领域业务规划;OP10:基于污染物的业务规划。下午8时59分4、臭氧层逐步根除臭氧层损耗物质对当前和未来全球环境至关重要。作为《维也纳臭氧层损耗物质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的重要补充,GEF主要向经济转型国家提供资助。经过十多年的国际合作,大气中一些损耗臭氧层化学品的浓度已经开始下降。下午8时59分5、土地退化由于土地退化与全球环境变化有着密切关系,GEF也资助预防和控制土地退化的活动。森林的破坏和水资源的退化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引发气候变化、扰乱水循环系统。考虑到《防治荒漠化公约》的目标,GEF的许多项目结合以上四个领域来解决土地退化问题。GEF将在2002年成员国大会上修改通则,将土地退化作为其新的重点资助领域。下午8时59分生态的含义生态是指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生物彼此间的交互关系。类别:个体生态、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和景观生态。森林生态、草地生态、水生态、湿地生态、农业生态。生态下午8时59分环境环境是指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周围境况。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如人类环境是指围绕人类这个中心事物的外部世界,即环绕于人类周围,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种种因素的总和。类别:荒漠环境、绿洲环境、水环境城市环境、乡村环境下午8时59分保护与恢复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前恢复后下午8时59分如何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最重要、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新疆急需建立以河流为单元的保护区当然,建立保护区的前提是要对整个新疆的生态环境状况有详尽的了解。下午8时59分二、新疆生态环境特点下午8时59分下午8时59分下午8时59分新疆的“山区-绿洲-荒漠”格局下午8时59分干旱新疆深居内陆,是亚洲大陆和欧亚大陆的地理中心,年均降水量145-147mm,但蒸发量是降水量的数十倍,甚至百倍。国土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6,水资源仅占全国的3%。人均水资源量为4100m³,而地均水资源量仅为53900m³/km2。因此水是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限制因子。全年70%的降水量集中在5—8月份。降水在地域分布上极不均匀84.3%的降水在山区。以天山划分,天山以北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占全疆面积27%,地表迳流量占全疆的52%;天山以南面积121万平方公里,占全疆面积的73%,而迳流量却占48%。1293527519975171新疆水资源空间分布Cv=0.1~0.2Cv=0.2~0.3Cv=0.3~0.5Cv=0.3~0.4新疆河流年际变差系数Cv地表径流稳定0.05-0.2g/l0.15-0.4g/l0.15-0.35g/l0.2-0.4g/l0.25-1g/l0.2-0.8g/l0.2-0.7g/l0.15-0.25g/l河流水质矿化度空间分布河流水质优良新疆沙漠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0%,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63%。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为世界第二大沙漠,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中国第二大沙漠。而且区内大部分地区风力强劲,新疆西北部、东部和南疆大部大风日数达100天以上,西北部阿拉山口年大风日数多达188天。风沙风——驱动力沙——沙源物质风大沙多新疆除额尔齐斯外,全部为内陆河,盆地是盐的积聚中心。且成土母质含盐。在世界土壤学界称新疆为世界盐碱土的博物馆。盐碱新疆大部分低产田是由盐碱所致。目前,新疆盐渍土面积1336.11×104hm2,占可利用土地面积19.75%,占全国盐渍土总面积36.8%。盐碱化程度18%33%49%轻度盐碱化中度盐碱化强度盐碱化下午8时59分盐碱盐碱化带来的一个优势:盐生植物资源丰富1、盐生植物提供了重要的植物种子资源;2、盐生植物可以影响畜牧业:绝大多数是优良饲料,具有放牧价值。盐生草胀果甘草鸦葱碱蓬下午8时59分光热资源丰富新疆盆地和平原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年太阳总辐射量仅次于青藏高原。全年日照时数达2550-3500h,地区分布特点是:由北向南略有减少;从西向东增加;从盆地到山区北疆呈递减趋势,南疆呈递增趋势。一年中日照最长在7月份,最短出现在12月-1月份。“三山两盆”的地貌格局为生物多样性形成提供了地貌条件生态系统多样性——山地、荒漠、绿洲三大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新疆野生动物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83种,占国家保护动物总数的73%,其中列为极危种的有24种。下午8时59分资源配置相对合理新疆资源丰富。土地面积辽阔,全疆农林牧可利用土地有0.69亿hm2,居全国首位;地表水总径流量为884亿m3,且稳定;矿产资源及能源极为丰富,种类繁多,分布面积广,结构组合理想。下午8时59分新疆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1、植被退化,生态环境脆弱(1)森林面积减少:在天山和阿尔泰山两大林区,从50~80年代,云杉林减少2.5万hm²,落叶松减少2.6万hm²,两大林区年超耗约40万m³。(2)草场面积退化:全疆草场80%以上的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严重退化面积占1/3以上,产草量下降30%~60%。条件较好的河谷,超载放牧幅度一般在20%~50%,部分地区达1倍以上。(3)河道断流,湖泊面积缩小、干涸。新疆的生态环境脆弱,且破坏后不易恢复。新疆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2、灌区土地次生盐渍化新疆各类盐渍化土地,总面积约11万㎞²。盐渍化的耕地面积约126.7万hm²,约占现耕地面积(土地详查面积)31.4%。其中强度盐渍化耕地占18.0%,中度的占33.0%,轻度的占49.0%。南北疆比较,南疆盐渍化更重,占耕地面积25%~40%。北疆为15%~20%。耕地土壤盐渍化发生主要是由于灌溉不合理,有些地区的毛灌溉定额高达18000~22500m/hm²,引起地下水位上升,使地下水中的盐分不断向表土聚积。耕地盐渍化造成的粮食损失每年约2~2.5亿kg,棉花减产2500万kg,成为阻障农业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午8时59分新疆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3、绿洲外围沙漠化全疆90个县(市)中53个县(市)有沙漠分布。许多绿洲都被戈壁和沙漠包围,沙漠化对绿洲的危害形势极为严峻。新疆的沙漠主要是由于气候干旱形成的,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发展起了加速和促进作用。以塔里木河下游地区为例,用1959、1983、1992和1996年4个时段航空象片进行沙漠化制图对比,沙漠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增长0.24%,其中极强和强度沙漠化面积增长更大,达到0.45%和2.49%,并且从发展趋势看,沙漠化很难逆转。新疆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4、平原水体恶化新疆的河流出山口以上的河段河水矿化度大多小于0.5g/I,多数清洁水流经灌区后,由于农田排水的泄入,使河水矿化度显著增加。以塔里木河为例,1958年前是一条淡水河,无论是年内任何季节或从上游到下游,河水矿化度均未超过1.Og/I,现河水年平均矿化度1.85L(阿拉尔);博斯腾湖原先湖水矿化度为0.25~0.39g/I,80年代,曾达到1.6~1.9g/I,近年略有降低,也在1.1~1.4g/I。南疆的不少水库水矿化度也在1.Og/I以上,西克尔水库最高达到5.6~6.2g/I。新疆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5、生物多样性减少新疆是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多度和丰度存在着先天缺陷,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水平较低,稳定性差,受损和破坏后恢复难度大。新疆生物资源丰富,但多年来对甘草、麻黄、肉苁蓉、贝母等药用植物的大量采挖,不仅使资源储量迅速减少,甚至遭到了毁灭性的威胁。可见,无节制的开发利用,使新疆不少生物的资源优势迅速消失,甚至导致物种濒危与灭绝。另外,由于广泛用于养殖和种植业中的品种单一化,也导致许多具有优良特性的地方品种在逐渐丧失。普氏野马高鼻羚羊大头鱼肉苁蓉麻黄蒙古野驴三、对当前新疆几个关键问题的认识下午8时59分近年来新疆的水文周期和气候波动进入丰水期,但新疆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的总体格局没有发生改变。现状依然堪忧新疆地表水资源总量变化下午8时59分生态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和自然法则,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灌木)则灌(灌木)、宜荒则荒”的原则。生态建设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下午8时59分退耕还林还草必须与退水相结合。退耕地若不是通过依赖自然条件可以自然恢复天然林草的耕地,而是将一般耕地改为平原人工林草地(与人工绿洲的防护林体系建设不是同一概念),其耗水量要超过原有农田。实现退牧还草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建立优质高效的人工饲草饲
本文标题:新疆生态环境特点及对湿地保护的思考 (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019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