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食品安全培训资料食品安全与责任什么是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今天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用途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日本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中国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首先我们来看看近几年来中国主要食品安全事件“毒胶囊”事件是中国近十年来继“大头娃娃”、“三聚氰胺”、“瘦肉精”事件后最为严重的一次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民间通俗地将这起丑闻概括为“从皮鞋到胶囊”,眼下,围绕这件事引发的调查、追责与反思仍在持续发酵。4月15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经过数月的调查,证实河北、江西等地的工业明胶不法厂商将铬严重超标的工业明胶销售给浙江新昌的一些药用胶囊厂,后者更是将这些明胶制成胶囊出售给修正药业、蜀中制药、通化金马等9家药企。经过一周的昼夜奋战,公安机关已立案7起,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9名,刑事拘留45人,查封非法生产线80条,查扣用工业明胶生产的胶囊7700余万粒。短短数天,皮鞋俨然成为了我们身边最神奇的变形金刚,它可以以出乎想象的多种形式潜伏在我们身边。自2002年以来,《新民周刊》持续关注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除曝光“皮革奶”外,对“黑心桶”、“地沟油”“染色馒头”、“瘦肉精”、“毒豆芽”、“毒生姜”等问题先后进行过多次报道。下面我们就结合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做一个介绍:瘦肉精,指的是一类动物用药,包括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硫酸特布他林等,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但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至于究竟摄入多大量,如何导致恶性肿瘤,有关病例研究国内外尚无定论。但是,近几年,各地“瘦肉精”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早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对使用“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1、双汇瘦肉精事件2、上海“染色馒头”事件罪魁祸首:柠檬黄,防腐剂,甜蜜素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馒头中加入色素、防腐剂,回炉过期馒头,更改生产日期,制成“染色馒头”后销售到联华、华联等多家超市。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执法人员抽取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高庄馒头等成品和原料共19个批次。经检测,其中4个批次成品中检出“柠檬黄”;两个批次成品中的甜蜜素含量超标。柠檬黄是化学物质,具有毒性和致泻性,摄入后会增加肝脏负担,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还会引发儿童多动症,阻碍儿童智力发育。由柠檬黄导致的过敏和其他反应通常还包括:焦虑、偏头痛、忧郁症、视觉模糊、哮喘、发痒、四肢无力等。甜蜜素,其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人体每日允许的人工合成甜味剂使用量是有一定限度的,甜蜜素的每千克体重摄入量高限量为11毫克。但消费者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食品,就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诱发肥胖、肝脏病变等,尤其是对排毒能力较弱的幼儿、老人、孕妇伤害最为明显。通过动物实验已经证明,甜蜜素是致癌诱因。3、雀巢“砷超标”事件罪魁祸首:砷,铅,镉瑞典国家食品局称,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化验雀巢、喜宝在内的9种欧洲知名品牌婴儿食品时发现,里面可能含大量有毒重金属砷、铅、镉,最大检出值分别为33ug/kg、13ug/kg、11ug/kg。其含量虽都未达世界卫生组织(WHO)规范的上限,但婴儿长期食用,仍会导致智力受损,甚至出现行为异常。4、湖北毒生姜事件罪魁祸首:硫磺湖北省宜昌市万寿桥工商所执法人员在辖区一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内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1000公斤。据介绍,不良商贩将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后,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对其进行熏制,使正常情况下视觉不够美观的生姜变得娇黄嫩脆,之后在市场上高价出售获取暴利。硫磺熏蒸的食物虽然外表光鲜,但闻起来会有稍刺激的酸味,吃起来不像食物原来那样可口,食物的营养价值也被破坏。其次,残留在食物中的二氧化硫,吸入人体,会对呼吸道、气管等呼吸系统造成刺激。经常吃硫磺熏蒸的食品还会危害消化系统,导致呕吐、腹泻、恶心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危害人的肝脏、肾脏。经硫磺熏蒸食物中的有毒物质长期慢性刺激会致癌,给人体造成很大危害。5、沈阳毒豆芽事件罪魁祸首:尿素,恩诺沙星,6-苄氨基腺嘌呤,无根剂等沈阳警方查获25吨“毒豆芽”。生产豆芽过程中是不允许使用任何添加剂的。而豆芽黑加工点在豆芽加工中使用了至少4种添加剂,其中尿素最高含量每千克达到540毫克,严重超标。恩诺沙星是一种兽用药,6-苄氨基腺嘌呤是一种激素。加入尿素和6-苄氨基腺嘌呤可使豆芽长得又粗又长,而且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增加黄豆的发芽率。长期食用“胖大”豆芽,残留的毒性化学物质在体内积蓄过多,超过肝脏解毒功能极限,就会抑制细胞生长并产生组织变异,从而诱发多种疾病。6、台湾“塑化剂”事件罪魁祸首: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DEHP)2011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部分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是一种普遍用于塑胶材料的塑化剂,在台湾被确认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为非食用物质,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截止6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台湾地区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共315家,涉及产品877种,其中包括多种儿童食品。DEHP属于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esters,PAEs)化合物,通常被用来作为增塑剂(软化剂,即台湾所说的塑化剂)使用。添加于塑料制品中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主要用于聚氯乙烯树脂的加工,在聚氯乙烯(PVC)塑膜中的用量通常为30%~50%,由于DEHP是脂溶性的,不以共价键结合于PVC分子上,因此,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可不断地从膜中释出,挥发至大气、土壤和水域中,造成对环境、生物、食品的污染。台湾师范大学发表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塑化剂会造成基因毒性,长期食用除了容易罹患泌尿、生殖疾病,也对心血管、肝脏不利,特别是对心血管危害最大。塑化剂累积还会通过基因遗传,祸及下一代。台湾“塑化剂”事件国际上对DEHP的使用规定:欧盟:玩具及其他儿童用品用的塑料中DEHP的重量含量比不得超过0.1%。韩国:禁止玩具使用含有DEHP日摄入量(ADI)超过允许度0.15mg/kg/d的塑料材料。禁止用于化妆品。日本:玩具的原材料不得采用以DEHP为原材料的PVC合成树脂。建议玩具和食品器具、容器包装不使用含有DEHP的PVC材料。美国:奶嘴、摇铃和咬圈不能含有DEHP(检测方法可接受的含量最高为固体物质总量的3%)。中国大陆:2008年对邻苯二甲酸酯在食品包装材料上的应用做出了有关规定。目前国家儿童玩具标准委员会正在研究制定等效采纳欧盟标准的类似规定。我国大陆标准虽然没有专门做出禁止邻苯二甲酸酯在食品中应用的规定,但是由于邻苯二甲酸酯不是食品,也不属于食品添加剂,因此,我国大陆食品中事实上是禁止邻苯二甲酸酯的。台湾塑化剂事件爆发后,卫生部6月1日紧急发布公告,将DEHP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这意味着塑化剂将作为卫生监管部门今后的监督管理重点之一。7、荧光爆米花桶事件罪魁祸首:荧光增白剂4月22日,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发布“京城五家电影院及五家超市爆米花桶质量情况调查报告”,结果显示,5家超市的所有调查产品皆含有荧光增白剂,其中大部分爆米花桶存在质量问题。随后,上海市质监部门在对一纸制品企业展开突击抽查中发现,有8万多只爆米花桶荧光剂超标,问题产品上印有“新世纪电影城”、“UME”等字样。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尽管8万多只爆米花桶目前已被查封,但纸桶的原材料来源至今仍然成谜。在消费者的概念里,印有QS标志及编号的产品当属合格产品。只可惜,在抽查中调查组人员发现,尽管有些爆米花桶上印有QS标志及编号,但将爆米花桶放在紫外分析仪下观察发现,桶呈鲜亮刺眼的蓝色,其中仍含有荧光增白剂,也就是说,印有QS标志及编号的合格产品其实根本不合格。荧光增白剂可吸收紫外光并将其转换为蓝色或紫色的可见光,补偿基质中不希望出现的微黄色,使制品显得更白、更亮、更鲜艳。由于此特性,荧光增白剂在造纸行业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在餐巾纸、擦手纸、包装纸以及毛巾等的生产过程中,不少企业也采用荧光增白剂达到提高白度的效果。但是,在食品接触材料中过量使用荧光增白剂,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的隐患须引起重视。实验表明,荧光增白剂被人体吸收后,不易分解。一旦其与人体中的蛋白质结合,则会阻碍伤口愈合。并且除去它非常不易,只有通过肝脏进行酶类分解,从而加重肝脏的负担。医学临床实验证实,荧光增白剂可使细胞产生变异性,存在致癌风险,所以被列为潜在致癌物质。8、地沟油产业链事件罪魁祸首:地沟油“新华视点”记者历经一个月、数千里艰难追踪,初步揭开京津冀“地沟油”产业链冰山一角,天津、河北甚至北京都存在“地沟油”加工窝点,其规模之大出人意料,仅记者实地探访的几家窝点日加工能力合计已近百吨。这些“地沟油”黑窝点加工工艺、提炼设备经过多年“升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其识别也愈发困难,标志着地沟油地下产业已从小作坊走向了工业化、精炼化。加工后的地沟油通过“地下渠道”不断流向食品加工企业、粮油批发市场,甚至以小包装形式进入超市。“地沟油”是一种餐厨废弃垃圾料排放的衍生物,经过滤提纯后的酸价等有可能通过检测,就像过去的三聚氰胺一样,此前国家只检蛋白质含量,而不检是否添加有非法物质。所有检测标准都是对照正常食品制定的,按照标准化的指标去检测,不能区分出“地沟油”。“地沟油”因为使用过,一般里面都含有食盐,会产生钠离子,同时会有铝、铁等金属离子,流向餐桌二次利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9、早熟门2010年8月,一则“圣元奶粉疑致女婴性早熟”的报道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在企业和卫生部的声明与科学检测后,这则新闻被定义为“失实报道”——15日,卫生部举行专题发布会称,“湖北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优博婴幼儿乳粉没有关联,目前市场上抽检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10、化学火锅2010年12月底,一位读者爆料称,现在的火锅多是“化学锅”。“不仅很多涮品用了添加剂,火锅底里更是包含了多种化学添加剂。”化学锅,又称化学火锅。主要由火锅飘香剂、辣椒精和火锅红等化学添加剂勾兑而成火锅底料。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会慢慢累积,损伤内脏,严重的还可能致癌。卫生监督局每年都会对辖区内的饭店进行卫生检查和抽查,而食品添加剂也是检查的一项内容。但由于检测食品添加剂成分的硬件要求过高,检查这一项一直以来都是个难题。11、皮革奶事件2011年2月17日下午,一则“内地‘皮革奶粉’死灰复燃长期食用可致癌”的新闻迅速登上各大商业门户网站的首页,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该报道称,疑有不良商人将皮革废料或动物毛发等物质加以水解成皮革水解蛋白,再将其掺入奶粉中,意图提高奶类的蛋白质含量蒙混过关。随后
本文标题:食品安全培训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06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