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近三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I试卷分析及高频考点
1近三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Ⅰ试卷分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全部为单选。其中1~11为地理题目,12~23为政治题目,24~35为历史题目;第Ⅱ卷共13小题,共160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总分135分。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在42~44中选择一题,分值为10分,45~48中选择一题,分值为15分,总分25分。题号及对应考试内容、分值见下表题型选择题分值非选择必做题分值非选择选做题分值地理政治历史地理部分政治部分历史部分地理部分(三选一)历史部分(四选一)题号1-1112-2324-3536373839404142、选修三《旅游地理》43、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44、选修六《环境保护》45、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46、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47、选修三《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8、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011年44484810+12+68+1012+1410+12+415+1012101010151515152012年4448486+10+610+6+814+1212+10+46+10+912101010151515152013年4448488+6+86+6+6+612+1410+12+410+151210101015151515地理部分地理图表是近年来高考试卷中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试题从地图或材料切入,涉及到区域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景观图等,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地图来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或关系,并作出准确的判断或阐述,从多角度考查了考生的读图、分析、提取信息,运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地理学科的能力要求。选择题全部以题组的形式出现,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全卷选择题分成几个题组,或3个一组,或2个一组,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形成梯度,保证了考生思维的连贯性,便于考生答题。全卷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涉及的考点主要有:中国农业问题、河流水文、中国区域定位、工业产业活动、等高线、工业区位及工业地域、世界区域定位等,这些无不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考点,同时做到了覆盖面尽量广,使试题更具有公正性和客观性。这些考点都是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所考查的知识皆为教材的原知识或原知识的深化拓展,是平时训练题的变通创新,基本上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工农业业区位、大气运动、水文条件、地形地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均有体现。2人文地理自然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2011年试题序号1-5、11、376-10、36424344分值20+1824+28101010考查知识点1-2、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工业联系与工业地域3-5、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中国农业问题11题、交通运输37、(1)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2)区位因素分析6-8、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9、10题、青藏铁路沿线水文特征36、(1)气候特征描述、水资源短缺原因分析(2)人类活动(建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水资源短缺解决措施旅游发展条件评价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分析湿地的生态效益2012年试题序号1-3、8-9、364-7、10-11、37424344分值20+2224+24101010考查知识点1-3、中国农业及其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8-9、工业的相关知识及区位产业调整的变化特点36、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集聚4-5、河流流量的变化特点及其成因6-7、以城市的分布为载体考查气温的比较和区域定位的知识10-11、等高线图的判读37、世界气候的分布和成因以及农业用水水源旅游资源分布和保护措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防范措施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2013试题序号1-3、7-8、374-6、9-11、36424344分值20+2424+22101010考查知识点1-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7-8、人口数量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37、河流中的鱼类迁徙洄游、人类对自然地理事物——鱼类分布的改造及其影响,鱼类的加工工业区位因素。4-6、气候和自然带9-11、天气状况以及等压线的应用36、气候中的气温、天气特征和空气质量(与我国北方冬季多雾霾相关)等自然地理要素旅游资源的特性及其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旅游活动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洪灾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矿产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与自然灾害有相似之处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目录自然地理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伙伴——月球3.地球的运动34.板块运动5.岩石和矿物6.地貌7.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8.行星风系9.季风10.台风、寒潮和梅雨11.人类活动与气候12.水循环13.海洋人文地理1.人口增长2.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3.城市空间构造4.城市与城市化5.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6.工业区位与工业区7.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8.世界地域文化和中国地域文化9.地理信息技术2014年高考知识要点--地理科单元节次考点考频第一单元行星地球第一节地球与地图1.地球仪中频2.地图三要素中频3.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高频第二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4.宇宙的特征高频5.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中频6.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7.地球的圈层结构中频第三节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8.地球自转的特点中频9.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高频第四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10.地球的公转中频1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高频第二单元地球上的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2大气的受热过程低频13.热力环流中频14.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高频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15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中频16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及季风环流高频17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高频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18锋面系统高频4大气19高低压系统高频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2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过之中高频21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高频22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高频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3自然界的水循环高频24水资源及合理利用高频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5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高频2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频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力量27内力作用高频28外力作用高频29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高频第二节山地的形成30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高频3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高频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32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高频3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高频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频35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频第六单元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及其合理容量36人口的自然增长高频37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高频38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高频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39人口的迁移高频40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高频第七单元城市与城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41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高频4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高频4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高频第二节城市化44城市化高频4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高频5市化46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频第八单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47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高频48农业地域的形成高频第二节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49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高频50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高频第九单元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51工业区位因素高频5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高频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工业区53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高频54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高频55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高频第十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56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中频57交通运输布局高频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58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中频59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高频第十一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0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低频61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高频6第十二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62区域的含义低频63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频6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高频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65地理信息系统高频66遥感高频67全球定位系统高频68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高频第十三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69荒漠化概念低频70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中频71荒漠化的人为原因高频7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高频第二节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73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中频74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高频75雨林生态的脆弱性中频76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中频78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中频第十四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79能源的分类低频80资源开发条件中频81能源基地建设高频82能源的综合利用高频83环境保护与治理高频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84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中频85流域的早期开发与后果中频86流域的综合开发高频第十五单元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87地理条件高频88农业布局特点高频89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高频90农业发展方向高频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91对外开放的前沿中频9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高频93问题与对策高频7第十六单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94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高频95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中频96西气东输区域发展的影响高频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97产业转移高频98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高频99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频第第十七单世界地理第一节世界地理概况100世界的陆地和海洋高频101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高频102世界的居民和国家高频第二节世界主要的区域103一个大洲------亚洲高频104五个地区高频第三节世界主要的国家105东亚-----日本高频106南亚------印度高频107欧洲的东部和北亚-----俄罗斯高频108大洋洲-----澳大利亚高频109北美-----美国高频110拉丁美洲-----巴西高频第第十八单元中国地理第一节中国自然地理111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频112我国的地形和地势高频113中国的气候高频114河流和湖泊高频115中国的自然资源高频第二节中国人文地理116我国的人口和民族中频117我国的工业和农业高频118逐步改善的交通运输业高频第三节中国地理分区119四大区域的划分低频120北方地区高频121南方地区高频122西北地区高频123青藏地区高频124典型的小尺度区域高频选修3旅游第一节现代旅游及其作用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高频第二节旅游资源2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多样性中频3旅游开发条件的评价高频4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意义高频8地理第三节旅游景观的欣赏5旅游景观欣赏方法高频6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高频第四节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7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高频8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频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9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高频10世界主要灾害带的分布高频11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高频第二节中国的自然灾害12中国的地质灾害高频13中国的洪水灾害高频14中国的气象灾害高频15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高频第三节防灾与减灾16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高频17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和应急措施高频选修6环境保护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18环境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主要原因高频19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中频第二节环境污染与防治20水污染及其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高频21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中频22大气污染及其防治高频第三节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23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中频24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高频25
本文标题:近三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I试卷分析及高频考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071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