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决策第二章决策•本章主要阐述了决策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决策的理论、决策的过程与方法等内容,要求掌握有关决策的基本概念和决策分类,了解决策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理解决策过程,运用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来解决决策问题。•本章重点:1.决策的定义2.决策的过程3.决策的方法•本章难点:1.决策的过程2.决策的方法第二章决策•§2—1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一.决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决策理论发展简史•1.人类存在即面临决策•2.决策论的产生与赌博有关•3.20世纪30年代以后,决策论从对策论中分离:现代决策理论由H.A.西蒙首创•4.近半个世纪多以来,决策论的大部分内容与规范性决策论有关,决策分析已经成了工业、商业、政府部门制订决策所使用的一种重要方法。(二)决策理论的地位(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是运筹学的一支•2.控制论的延伸•3.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4.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典型的软科学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决策请注意:“管理”与“决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目的是为了强调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正是为了突出决策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我们通常说:决策是管理的中心,管理就是决策二.决策的定义与特性•(一)决策的定义•对决策定义有众多不同看法。教材采纳路易斯、古德曼和范特(Lewis,GoodmanandFandt1998)的提法,将决策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理解:(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和利用机会。•我们也可以定义为:“决策是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并从两个以上可行方案选取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决断过程”。或:所谓决策,“就是为使未来行动目标优化或至少达到某种满意程度,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并组织实施的过程”。二.决策的定义与特性•(二)决策的特性•决策具有六大特性:•1、目标性•2、可行性(现实性)•3、选择性(择优性)•4、动态性(风险性)•5、满意性•6、过程性三.决策的原则•(1)满意原则——取代最优原则•(2)系统原则•(3)信息原则•(4)可行性原则•(5)民主集中制•(6)创新原则§2—2决策的类型•一.按决策问题的作用范围: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战略决策:是有关组织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决策。•战术决策:是有关实现战略决策过程中的具体决策。•业务决策:为提高业务活动效率而进行的决策。§2—2决策的类型•二.按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三.按决策的方法: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定性决策:是主要依靠决策者的经验、知识、和判断能力作出的决策;•定量决策:是可以根据具体数据资料,运用一定的决策方法,通过数学计算得出结果的决策。•§2—2决策的类型•四.按决策的重复程度: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对经常重复出现的例行公事所做的决策,即处理例行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对不经常出现的无例可循的活动所做的决策,即处理例外问题的决策。§2—3决策思想与决策过程•决策经历了从经验到科学的长期发展过程,科学决策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按科学的决策程序进行;•(2)依靠专家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技术;•(3)决策者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决断。一.决策思想科学化•1.合理的决策标准•2.有效的信息系统•3.系统的决策观念•4.差异性逻辑思维•5.民主的决策风格二.决策的过程•决策过程要解决四个基本问题——四个基本阶段•一是决策要解决的问题属于什么性质,要解决到什么程度?——确定决策目标•二是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途径和方法?——寻求各种可行方案•三是哪一种途径和方法是好的?——进行方案选定•四是如何去实施决策方案?——决策方案的执行和检查。•赫伯特·西蒙把这四阶段分别称之为:参谋活动、设计活动、选择活动、反馈活动。1.参谋活动确定目标2.设计活动寻找各种可行方案3.选择活动从各种可行方案中进行选优4.执行方案跟踪检查修订目标补充新方案修正目标或提出新的决策目标发现和补充新方案4.反馈活动决策的动态过程二.决策的过程•(一)确定决策目标•1.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研究现状,调查情况,发现问题•2.识别目标——确定决策目标•(二)寻求和拟订备选(可行)方案•3.收集资料,拟定备选(可行)方案•(三)方案的评价与选择•4.决策备选方案的评价•5.正确选择方案•(四)方案的实施与控制•6.实施方案并进行跟踪决策•7.监督、检查与反馈§2—4决策的影响因素•环境的稳定性•环境因素市场结构•买卖双方在市场的地位•………………•组织文化•组织自身的因素组织的信息化程度•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决策的………………影响因素问题的紧迫性•决策问题的性质问题的重要性•………………•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个人能力•决策主体的因素个人价值观•决策群体的关系融洽程度•…………………§2—4决策的影响因素•一.环境因素•(一)环境的稳定性•环境比较稳定——过去决策有较高参考价值。采用程序化决策,主要由中低层管理者进行。•环境剧烈变化——决策要求紧迫,过去决策参考价值不大,非程序化决策,主要由高层管理者进行。•(二)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程度较高的市场,决策重点:改善生产条件,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以生产为导向的经营思想。•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决策重点:关注竞争对手动向,快速做出反应,不断推出新产品,完善营销网络等——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思想。§2—4决策的影响因素•一.环境因素•(三)买卖双方在市场的地位•卖方市场条件下——组织作为卖方,在市场处于主动、主导地位。决策出发点:组织自身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买方市场条件下——组织作为买方,在市场处于被动、被支配地位。决策出发点:市场需求情况。§2—4决策的影响因素•二.组织自身的因素•(一)组织文化•保守型组织文化——害怕变化,害怕失败,倾向于维持现状,对带来变化的行动方案抵触、抵制。决策结果往往选择旨在维持现状的行动方案。•进取型组织文化——欢迎变化,宽容失败,勇于创新。决策结果往往选择给组织带来变革的行动方案。•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组织文化——决策选择符合道德规范的行动方案。•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组织文化——决策可能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2—4决策的影响因素•二.组织自身的因素•(二)组织的信息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对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决策效率的的影响上。•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组织,拥有较先进的信息技术,掌握较先进的决策手段——快速做出较高质量的决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组织,决策者意图易被理解,反馈信息多而快。•(三)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2—4决策的影响因素•三.决策问题的性质•(一)问题的紧迫性•决策涉及问题紧迫——时间敏感性决策,对决策速度的要求比对决策质量的要求高。不常出现,但影响大。•决策涉及问题不紧迫——知识敏感性决策,对决策质量的要求高。•(二)问题的重要性•1.高层管理者作出或积极参与;•2.群体决策•3.慎重决策§2—4决策的影响因素•四.决策主体的因素•(一)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风险厌恶型、风险中立型、风险爱好型。•(二)个人能力•1.认识能力强——越可能提出切中要害的决策;•2.获取信息能力强——加快决策速度,提高决策质量;•3.沟通能力强——提出的方案容易通过;•4.组织能力强——方案容易实施,容易取得预期效果§2—4决策的影响因素•四.决策主体的因素•(三)个人价值观•组织中的决策既有事实成分,也有价值成分。决策者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什么样的判断。个人价值观通过决策中的价值成分影响决策。•(四)决策群体的关系融洽程度•1.影响较好行动方案被通过;•2.影响决策成本。§2—5决策方法•一.定性决策方法——集体决策方法•(一)头脑风暴法•(二)德尔菲法•二.定性决策方法——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一)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法(BCG法)•(二)政策指导矩阵§2—5决策方法•三.定量决策方法——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一)确定型决策方法——量本利分析法•(二)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分析法•(三)不确定型决策方法•(1)乐观原则(大中取大法-冒险法)•(2)悲观原则(小中取大法-保守法)•(3)“最大后悔值最小化”原则满意原则取代最优原则•最优决策(绝对的理性决策)具备的条件:•1.决策者对可供选择的方案及其未来的后果要“无所不知”;•2.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决策者要有无限的预测能力;•3.决策者头脑中对各种可能的结果有一个“完全而一贯的优先顺序”。满意原则取代最优原则•1.组织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决策者难以收集到所有信息;•2.决策者对有限信息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只能拟定有限数量的可行方案;•3.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二.按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确定型决策:它是指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只有一种决策是合理的,也就是说信息资料是确定的,决策的条件是确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之间的优劣比较和预期结果是明确的甚至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来确定合理的决策。•风险型决策:即决策事件未来出现哪种自然状态的概率决策者不能肯定,但可大致估计出其出现的概率,不同的行动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损失或利益可以计算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决策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非确定型决策:外部条件不可预测,信息不确定,未来出现各种自然状态完全是随机的,连可能的概率也不知道。非确定型决策尽管也有数学方法,但作出最终决策主要还是依靠决策者的经验和判断。决策(民主的决策风格)•曾做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阿尔弗雷德•斯隆有一次主持会议,讨论一项重要决策。他在广泛听取了发言后说:“在我看来,我们大家都有了完全一致的看法。”会议出席者都频频点头表示同意。但是,斯隆突然话锋一转:“现在我宣布休会!这个问题延期到我们听到不同意见时再开会决策。”与会者先是一愣,接着就会心地笑了。•斯隆领导通用汽车公司长达近40年时间。他刚接手通用汽车公司时,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只有12%,后来却上升到56%。他的成功,首先是决策的成功。调查预测环境分析组织内部诊断理想状态实际状态问题初定目标多目标处理可行性分析目标确定外部环境分析决策目标内部条件分析方案设想方案设计可行性分析备选方案(一)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现代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头脑风暴法,1953年正式发表的。•BrainStorming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间出现的思维紊乱现象,病人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奥斯本借用这个概念来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头脑风暴的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其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基础上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发行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这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一)头脑风暴法•奥斯本提出的实施原则:•(1)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将相互讨论限制在最低限度内;•(2)建议越多越好,在这个阶段,参与者不要考虑自己建议的质量,想到什么就应该说出来;•(3)鼓励每个人独立思考,广开思路,想法越新颖、奇异越好;•(4)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使它更具说服力。(二)德尔菲法•1.德尔菲法的由来•德尔菲法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O.赫尔姆和N.达尔克首创,经过T.J.戈尔登和兰德公司进一步发展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策划方法。德尔菲这一名称起源于古希腊有关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话,德尔菲是古希腊的一座城市,因阿波罗神殿而驰名,由传说中阿波罗有着高超的预测未来的能力,故德尔
本文标题:《第二章 决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07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