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浅析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
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1浅析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专业:体育教育姓名:王幸学号:09409238指导教师:张剑飞摘要:随着新赛制给乒乓球运动带来的变化,在抗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双方比分的改变情况下,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会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目前,乒乓球技术飞速发展,对运动员的刚性、韧性的要求也日趋增强。对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说,在关键时刻,决定胜负的不是曾经掌握的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员;新赛制;心理素质1研究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乒乓球运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球体轻、速度快、变化多,比赛方式以单打和双打为主,对运动员的运动技巧、精确度要求都很高,并且乒乓球比赛选手的打法各不相同,比分领先与落后频繁交替,使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加大,这些特点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决定胜负的不仅仅是所掌握的乒乓球技术,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运动员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比赛的胜利。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运动员明确训练目的与比赛的动机,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和情绪的稳定性,对人才的培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的结果。乒乓球运动员因为心理素质的高低而影响比赛成绩的例子数不胜数。如在06年国际乒联职业循回赛总决赛上韩国名将吴尚垠以10:6领先王皓的情况下,被王皓连得6分,以12:10取得胜利;在国球大典暨首届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上,首局张怡宁以7:10落后李佳薇的情况下被张怡宁连扳5分以12:10取得胜利,并在第二局以11:1干净利落地拿下;08年男乒奥运会热身赛上王励勤在大比分3:0落后对手徐辉的情况下以11:8,11:9,11:8,11:4连扳四局,实现惊天逆转。11年乒乓球男子世界杯上,张继科在2:0落后王浩的情况下逐渐掌控局势最终以4:2逆转王浩夺得男单世界杯冠军。此类案例不胜枚举,可见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在比赛中是多么的重要。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22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因素根据总结与分析,因比赛给运动员造成的心理压力,从而引起紧张,焦虑,恐惧,自卑等心理障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2.1训练及比赛环境因素乒乓球比赛中环境因素较多,如天气、场地、灯光、球台、对手、观众的气氛、裁判的判罚以及教练员的期望等外界因素。曾经看到一名队员在比赛时,由于场地特别滑,影响了回球的质量,以至于出现了急躁情绪,打不好球,后来手底下的球也不好接,越打越不顺,导致了比赛的失利。这就是运动员对场地环境不适应造成的比赛成绩不佳。2.2担负比赛任务因素乒乓球比赛任务的制定可以对运动员起到激励的作用,使其在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下发挥的更好。但这种压力会使运动员产生两种心理反应:一是比赛规模大、任务重,运动员越是能兴奋,全力以赴地去取的好成绩;二是主观上想完成任务,可又过高估计对手而对自己缺乏信心,把任务当成了包袱,比赛中出现了怯场,无法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另外,对手的强弱,也会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强的对手相对难打,弱的对手相对容易。但对有的运动员来说并非如此,有很多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输给了水平较低不如自己的对手,往往他们之间相差的就是心理素质。2.3外部环境及外界压力因素有的乒乓球教练员在队员没有打好球时,总是一味的去埋怨,甚至输了球下来进行体罚,以至于每到打比赛时,一看到教练员就会想到输了球的后果,结果压力过大,适得其反。2.4比赛经验及以往成绩因素经验丰富、准备充分,平时训练水平较高的乒乓球运动员,越容易发挥出自己的应有水平;而比赛经验不足的乒乓球运动员,由于缺乏比赛的历炼,心理素质就比较差,在陌生的环境里比赛就更容易产生紧张情绪,思维能力、注意力降低及肌肉僵硬的现象,从而无法发挥正常的技战术水平。2.5参赛动机因素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3一般乒乓球运动员参赛的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部动机包括胜任动机、成绩动机以及接受挑战的动机等;外在动机包括所获的物质利益,如获得比赛的前三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些内外动机对心理素质好的运动员是一种激励,但是对心理素质稍差的运动员则是一种压力。他使运动员不能更好的把精力投入到比赛中去,容易发挥失常。一般只有内外动机有机的相结合,才能更有效的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使运动员依靠自身的力量克服消极情绪,振奋精神,去夺取比赛的胜利。3乒乓球队员心理素质提高的方法、途径3.1提高认识是实施心理训练的前提让乒乓球运动员意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比赛获胜的重要因素。在平时的训练比赛中要时刻注意对自己心理素质的调整和训练。只有在平时积攒下过强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在遇到大赛时放平心态。经常反思比赛中的心理状态可以激发学生热爱集体、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从平时的点滴做起,要求运动员以实战的心态投入每天的练习。甚至在日常训练中有意识地给运动员制造困难,使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得到意志品质的锻炼。3.2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心理素质的好坏是相辅相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高水平的技术能力可以保证我们在面对对手时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也只有感觉到对手的实力不如自己的时候我们的心态才是最放松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训练中要有针对性的目标,勤加苦练,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掌握高水平的乒乓球技术,确保训练的高效率性。教练员也要时刻提醒运动员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让运动员从思想上、生理上、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另外,训练时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多样,要求明确养成分析动作的习惯,提高其判断分析能力。3.3赛前赛中的自我调整在比赛前,乒乓球运动员要进行自我暗示,告诉自己赢球不是关键,关键是打好每一颗球!感觉焦躁的时候不断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在场地空闲处自己练练徒手挥拍动作或者脚步移动,让自己的运动肌肉得到一定的放松。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4也可以和教练或者队友聊聊天,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不让自己太过于紧张而发挥失常。在比赛中一旦出现不利局面,感觉自己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时,可用“擦汗”、“系鞋带”、“喝水”等战术来调整呼吸、放松肌肉、分散注意力,以缓解紧张情况,调整状态。3.4模拟比赛训练法模拟比赛训练法是一种常见的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方法。在平常的训练中,模拟比赛场地环境,可以找一些观众观看你的比赛,不时呐喊助威;找专业的乒乓球裁判在边上裁判,时刻提醒运动员比赛进展程度;采用标准的乒乓球大赛比赛制度,一切按规则打球;教练也可以在边上实时录像,给运动员一种现场直播的感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给运动员制造一定的心理压力使运动员有一种亲临比赛现场的感觉。只有平时锻炼的多了,才不会让运动员一上场就出现莫名的恐慌,才能保证运动员水平的正常发挥。3.5提高运动员的文化修养找一些适合乒乓球运动员的知识读物,修身养性,不断开阔展眼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让他们在书中体会到那种宁静沉稳的心境。这样才可以使运动员具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在赛场上的应变能力。3.6掌握正确的心理定向正确的心理定向包括控制对象、控制时间、控制比赛结果等。在控制对象上,更多的要求我们控制自己。在比赛中,要以我为主,控制住比赛的节奏和局面,把胜利的希望建立在自己精湛的球技上,依靠自己的实力去战胜对方,而不是建立在依靠对方发挥失常而得分的基础上;在控制时间上,首先控制的因素是现在,不要因为别人的胜利和失败而左右自己的情绪,尽全力去打好自己的比赛,赢一颗球要告诉自己再接再厉,输一颗球要告诉自己不要气馁赶紧着眼下一颗球,从零开始,绝不服输。在控制比赛的结果上,我们更多的是告诉自己要注重控制乒乓球比赛的过程而不是比赛的结果,多考虑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少一些个人情绪,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从始至终有一个良好的心态。3.7赛后的心理调整赛后可以适当的安排乒乓球运动员积极性休息,进行一些有利于心情舒畅的活动,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措施,消除疲劳和紧张情绪,缓解比赛带来的压抑和心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5理负担,使运动员尽快的回到正常的训练和生活中来。4结论与建议4.1结论乒乓球是一种斗智斗勇的比赛,在技战术能力较量的同时更多的是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一种较量。心理素质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施加给运动员的积极影响,只有把心理素质训练和身体训练结合在一起,形成相辅相成的整体,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运动员的潜能,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比赛成绩。总而言之,在赛场上主要靠自己的应变能力,每个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不同,场上遇到问题后调节的方法也就不同,运动员自己要对自己有一个了解,什么样的情况用什么样的调节方法,只要能有效的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对比赛有积极的作用就好。使自己在比赛中打出特点,打出风格,把自己应有的技、战术水平发挥出来。4.2建议乒乓球运动员在平常的训练中,在进行技术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心理素质的训练。熟练掌握心理素质训练的方法,把心理素质的训练放到和技术水平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比赛中只有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让我们更快的进入比赛状态,才能让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失败有时在所难免,但经历的挫折多了会给我们积累更多的比赛经验,也会让我们的心理素质得到一个更高的提升。因此,要积极、认真的面对每一场比赛的每一个球,无论结果怎么样,都会让运动员在历练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6参考资料:[1]李培庆.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四维刺激[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6):32-34.[2]刘凤歧.简评运动心理中人格特质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1):24-25.[3]孙惠君.运动心理学中关于目标取向的研究及其新进展[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6,(4):56-58.[4]孙燕.对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3):23-24.[5]孙玉霞.浅谈如何开展对乒乓球运动员的系统心理训练[J].辽宁师专学报,2003,8(2):44-46.[6]陈更昌.心理量表在运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状况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5):13-15.[7]唐征宇.从建构主义的观点论个案研究在运动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2):22-25.[8]陶爱荣.影响乒乓球运动员竞赛心理的因素[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4):45-46.[9]王润平.第26届奥运会中国乒乓选手赛前心理调控的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4):17-19.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7TheMentalDiathesisTrainingforCollegeTableTennisAthletesName:WangXingInstructor:ZhangJian-feiAbstract:Tabletennisisaskillfulandstrongantagonismsport.Withtheenvironmentandscoreschanging,athletes’mentalconditionschangealot.Theskillshavedeveloped,sotherequirementsofflexibilityandstabilityforathletesgoup.Foratabletennisplayer,inthecrucialmoment,it’sthestrongmentaldiathesis,nottheskills,thatleadstheathletestosuccess.Keywords:tabletennisathletes;newcompetitionrules;mentaldiathesis
本文标题:浅析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078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