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梦想与现实作者:胡航民(湖南省华容县)今天,我给大家讲授《梦想与现实》。提问:梦想与现实到底有多长的距离?(学生回答)提示:遥不可及,无法测量;一种幻想,根本无法实现;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一个人总是向往梦想,或总是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徘徊,就会失去通往梦想的根基。海明威在《战地钟声》中说“现在,现在,只有现在,没有未来”。他用一首像音乐一样的句子在反复强调现在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总是想着当老板、当经理、当企业家……急急忙忙的向前看,过于关心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却忽略现实的存在。结果,在这种失去“现在”而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浪费了太多的光阴。其实,实现梦想,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花费一定的时间,付出辛勤的劳动,甚至要牺牲自己一定的利益。下面,我一共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什么是梦想“梦想”这个词,经常在人们的口上说、耳边记、脑中想。这个词说起来实在太平凡不过了。然而,也正是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词却让人有些捉摸不透,甚至伤透脑筋。那么,什么是梦想呢?一共有两种解释:一是像做梦一样的想象;二是比喻虚幻。一般而言,梦想指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愿望或期盼,这个愿望或期盼必须经历一定的过程。梦想不是无法实现的空想,而是经过努力能够在将来变成现实的想象。当然,现实的可能性不等于直接的现实性,梦想毕竟是尚未在现实中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想使梦想变成现实,还需要2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实现梦想,就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坚信梦想,从来就是人们仰慕的美德。古今中外大凡有作为的人,大多经历和战胜过许多困难和逆境、挫折和失败。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是他在贫病交加的状况下以10年的时间写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10岁做工,只念过3年书,23岁全身瘫痪,但他身残志坚,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写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我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不幸被汉武帝处以宫刑,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但他以历史上的圣贤为榜样,发愤著述,给后人留下了我国第一部“通古今之变”的通史。这些人类文明史上的著名人物,对自己梦想的实现都经过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有些情况下人们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梦想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而往往是由于人们的努力不够,或方法不当。要把梦想和空想区分开来,希望天上掉馅饼,甚至一夜暴富,这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梦想所描绘的不是现状,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现实,又超越现实。梦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是由于它具有实践性:一方面,梦想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生;另一方面,梦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实践产生梦想,梦想指引实践,这是梦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升华的过程,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二、什么是现实关于“现实”,也有两种解释:一是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二是指符合于客观情况的。现实这个词说起来很简单,理解起来也不复杂。但要理解透、看透这个词确实很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是现实这个词包含的意思太广泛,渗透世界的万事万物。可以说现实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环境,所面临的现实是不一样的,也是完全不同的。3例如说,人活着要吃饭、睡觉、穿衣、戴帽、赚钱。这都是现实的存在。在这里,说说吃饭的现实吧。在乡村,只要有米有水,有菜有盐放在一起就能做一顿饭,就能让一家人吃饱肚子,这是大多农村人面临的现实。而当你看到一个大款吃得是一条牛,坐的是一栋楼,住的就是一个漂亮的村庄。那是不是因为我们所面临的现实不一样就应该没有梦想或放弃梦想?答案是:不!在我们面对现实的时候,对未来一定要满怀梦想,用行动来实现梦想,让自己富裕起来,让富裕成为新的现实。面对现实,改变现实,使之成为新的现实,这才是做人最根本的梦想。2009年5月,新疆某钢铁集团一名女硕士,因家庭失和,为了泄愤将年仅10岁的继子从丈夫家骗出。途中,女硕士让继子喝下了她加放安眠药的矿泉水。当晚她将继子带往一家公园,将继子推入湖中溺水而死。次日凌晨,这位女硕士被公安机关抓获。分析这个案例:女硕士的再婚是想让自己的婚姻幸福。然而在生活中因子女的抚养问题,造成先是婆媳关系矛盾,然后是夫妻分居。看看自己破灭的婚姻,女硕士选择了极端,她用杀死继子以泄私愤的行为彻底毁掉了自己的一生。如果女硕士能正视现实,立足现实,寻找干扰她婚姻的不利因素,主动和丈夫沟通,她的婚姻就能够继续延续。她如果能理智地面对现实,她的人生还会有灿烂的天空。如果丈夫与婆婆在婆媳关系激化的情况下,冷静地与女硕士沟通,做到好聚好散,我想绝不会有家破人亡的凄惨场面。重视现实,就不能忽视现实。例如说农村人尊重现实,可以变成商人,可以拥有财富和幸福。但农村人忽视现实,只做白日梦,那他不但当不好一个农民,甚至缺吃少穿,使自己陷入凄凉的悲惨境地。例如说城镇居民,必须面对当前经济转型和失业、就业问题。要想使自己能一直工作下去,就必须在现实中时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工作技能。比如说你是一个打工者。4你没有太多的经济来源,你为自己的吃穿用发愁,所以走出来寻找工作,这时候的现实不太好。当你不厌其烦地跑一个个人才市场,甚至是工地,找到想干的工作后,你的不好现实就改变了样,一切不好处境便在你的努力中逆转了。因此说,无论是好的现实,或是不好的现实,还是人类无可抗衡的现实,我们谁也无法逃避,现实让我们的选择是面对。在不利的现实面前,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待和分析现实,别让现实打昏了我们的头脑,以防止不利的因素进一步扩大和加重。同时,我们在冷静的情况下要认清现实对我们有哪些不利的因素,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方法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同样的道理,大家在监狱服刑,要承认犯罪事实与服刑改造的现实,要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周围的环境与改造形势。这里讲一个例子。如服刑人员张某,现年25岁,2009年3月因犯抢劫罪被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同年7月投入监狱服刑改造。入狱后,张某不能正确面对现实,面对艰苦的环境和漫长的刑期,干什么都心不在焉,生产劳动总是排在最后,三课学习也是敷衍了事,警官找其谈话,他说:“刑期比命长,急啥?我会慢慢来的。”就是这个态度使他在两年考验期内,连一个评优评积也没拿到,计分考核落后一大截。考验期满,监区依照有关政策,给他呈报了减刑。结果省高院的裁定是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20年。接到裁定书,张某懊悔不已,无颜把这一消息告诉亲人。而另一名服刑人员李某,与张某年纪差不多,同样判处无期徒刑。不同的是,李某来到新的改造环境后,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对现实有了正确的分析与把握,并暗下决心:在新的改造环境中,一定要干出成绩来,争取早日新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劳动中,他的改造干劲都特别足,干什么都冲在最前面。考验期内,连续两次获得监狱“改造积极分子”。最后,省高院的裁定是无5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18年。整整相差2年的结果,正是张某与李某面对现实改造情况而采取不同行动的结果。西班牙著名小说家塞万提斯说:一个人丧失了财富,实属不幸;而一个人丧失了勇气,则荡然无存。是啊,正在接受教育的服刑人员,要勇敢地面对现实,立足现实,拿出勇气,全心全意地接受改造,才能跨越现实,早日实现新生的梦想。三、让梦想、现实与时代同步怎样让梦想、现实与时代同步呢?(提问)这个问题乍一看起来是乎很深奥,但实际上现实、理想要和时代同步是特别简单的事。我的回答很简单:“行动!”在我们面临各种现实时,我们首先要行动起来,行动是让现实和理想同步的最直接的方法。比如:在当今社会,你的理想是想快快成功,尽可能地你是一个成功的人。当代著名影星成龙刚出道时,他当临时演员、替身,武行的价码一天只不过几十港元;几年之后,他渐渐升为主角,一部片酬仍不过一万多港币;而今他红遍国际影坛,片酬已上涨亿元港币。成龙靠行动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中龙。我们再看看那些富人的成功之道。他们谁不是从小事做起。一生中他们起早贪黑,在艰难中奋起,从小买卖做起,从赚小钱赚起。再慢慢积累经验,资金由小到大,积少成多,后来慢慢成了富人。由此可见,在我们认识现实后,满怀梦想,拿出勇气和自信行动起来。无论你采用何种方式朝梦想迈进,你的每一个行动都朝梦想接近了一步,你的行动同时让时代在验证你的价值。行动是验证梦想、现实与时代同步的惟一方法。6而行动需要正确的目标,就是你想要到达的地方。一个大的目标由许多小点组成,众多的小点就是一个个小目标。这一个个小目标决定一个大目标能否形成,并实际存在。在这里,讲一个寓言故事。一位富商的家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都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在屋里磨。一天,商人问马和驴:谁愿意去西域寻宝典,驴吱吱不语,马欣然答应同往。几年后,马驮着各种经典载誉而归。它重回磨坊会见驴朋友,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大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大为惊讶。驴子惊叹道:“你有那么多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也不敢想。”老马说:“其实,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西行的时候,你一步也没有停止,我和你不同的是,我和主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走下去。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走不出这狭隘的空间。这则简洁的寓言故事,我们从中却看到了生活的本质,在服刑人员当中有一些人的刑期相当,有的甚至是同时服刑,到最后总是别人获得了新生,而自己差几年,才感叹抱怨。说穿了,这些人就是没有为生活设定目标,或者是没有按既定目标走下去,对那些没有目标或目标虚拟的人来说,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只能是日复一日地虚度刑期,重复自己。每个人的理想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随时调整的。既要有近期的目标,也要有长远的将来的目标。近期的目标,对你们来说,就是争取减刑,早日回归社会。长期目标就是将来的奋斗目标,也就是你们回归社会以后在生活、职业等方面的奋斗目标。目标因人而异,各不相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家庭环境、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确定。7梦想是不能自发实现的,只要有正确的目标(例如说以后做什么人,走什么路等),通过追求梦想的实践行动,梦想才能化为现实。如果梦想只是停留在头脑中和口头上,那它只能是不结果实的花朵。看一个人是不是真有理想,主要不是看他主观上是否有美好的愿望和想象,而是看他是否在实际行动上为追求梦想而奋斗。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坚持不懈的用实际行动去追求,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正在服刑的你们来说,实现梦想的条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只有从现在做起,打好基础,才有可能在回归社会后实现自己的梦想。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彻底改造贪图享乐,不劳而获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很多服刑人员走上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已经害人害己并危及社会,如果头脑中死死抱住这种思想不放,就不会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信念,也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通过艰苦奋斗,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因此,服刑人员要牢固树立勤劳致富的思想观念,劳动虽然是辛苦的,但在精神上应该是愉快而充实的。2、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是实现梦想的重要条件。没有文化科学知识,很难实现梦想,很难创造美好的生活。现在,党和政府为服刑人员提供了比较好的学习条件,一定要珍惜。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要把学习作为自觉的行动,作为一生的追求。不仅要认真学习文化知识,还要认真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没有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就一定是个时代的落伍者。3、加强技术学习,提高劳动技能绝大多数的人都渴望出狱后能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现代社会的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具备竞争的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8另一方面,我国最紧缺的人才是技术型工人,就业的天地依然是广阔的。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珍惜时光,利用党和政府提供的良好条件,认真学技术,掌握好一门技能,为出狱后就业谋生、为实现美好的理想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家还要正确看待自己的人生、处境;认真对待今天,让昨天成为过去;要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要珍惜时
本文标题:梦想与现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101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