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孟子性善论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第1页共10页┊┊┊┊┊┊┊┊┊┊┊┊┊装┊┊┊┊┊订┊┊┊┊┊线┊┊┊┊┊┊┊┊┊┊┊┊┊论孟子性善论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摘要:孟子提出的性善论思想是儒家人性思想中闪耀着光辉的一部分,我国传统道德正是借鉴了这一思想,提倡个人修养和道德自律。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依然对我国的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关键词:性善论;修善;道德教育;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是先秦时期儒家人性思想的精华所在。他以人的道德属性为起点论述了人性的善,并指出人的道德修养途径就是提高自身的修养。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进一步完善,在社会大环境的浸染之下,更应该注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当代社会中,人们的道德自律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滑,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孟子性善论会对我国的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一、孟子性善论的思想内涵(一)“人性”要探讨孟子的性善学说,首先得明白什么是“性”。“性”是孟子性善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孟子》中“性”字主要指原本既有的属性、资质,也包括趋向,可合称为“性向”。如“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①,就是指山的本来的属性和资质。在此,我们便不难看出孟子对“人性”的界定,主要就是指人原本既有的属性、资质,也包括人性所具有的趋向。人性总的分来有两种:一是口之于味、目之于色之性,二是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之性。按现在的说法便是:一是自然属性,一是社会属性,特别是指道德良心方面的属性。告子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他提出了“性无善恶论”主要是因为他看到的只是人生理方面的属性,而否定道德性,是不全面,也是不合理的。孟子则不同,他不否认人生理方面的需要也是人的一种性,认为人有两种不同的①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山之性也哉:引自《孟子·告子上》。濯濯(zhuó),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此句意思是人们看见它光秃秃的,便以为牛山从来也不曾有过高大的树木,这难道是这山的本性吗?第2页共10页性,孟子主要从人的类本性即人的道德属性入手来理解人性,认为人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吃喝性色这些生理本能固然是人生而具有的并且也是维持人的生存所必需的,但是却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不是人的本质,所以不能以此来定义人性。人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内在依据,即人具有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具体地说就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所以,孟子人性思想的起点即是人的社会属性,即道德属性,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立论的根据去构成他的性善论。(二)“性善”孔子对于人性的经典论述是:“性相近,习相远。”①他认为,人由先天遗传下来的本性出生时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形态和本质的差别,就像一张白纸,可以任后天的环境影响和塑造。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表述了对于人性的经典论述:“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②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孟子通过流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善”是人性的本质属性。“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③这里的“仁义礼智”具体指的是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皆有之”。孟子认为善有仁义礼智四端,而这四种心是每个人都有的,如果没有这四种心就不是人。这是孟子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界定,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良心,是孟子的性善论立论的基点,极为重要。但是,光有良心并不能说明人性便是善的,因为良心只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假若没有表现出来,便还无法断定性是善还是恶。《孟子·公孙丑句上》第六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智被孟子简称为“四端”。孟子把“四心”比为四德之端,也就是说“四心”是“善”的开始。孟子所谓的“性善”不是指人具有先天的道德观念,而是说人天生具备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能力。①性相近,习相远:引自《论语·阳货》。人的善良本性本来都是很接近,可是因为生活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就越来越大。②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引自《孟子·告子上》。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③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引自《孟子·告子上》。铄(shuò),渗入。意思是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第3页共10页┊┊┊┊┊┊┊┊┊┊┊┊┊装┊┊┊┊┊订┊┊┊┊┊线┊┊┊┊┊┊┊┊┊┊┊┊┊(三)“修善”对于现实中那些不善的人和现象,孟子认为一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①。就像通过外力改变水流一样,人干坏事不是因为本性的原因,而是因为受外界的影响造成的。所以人性的善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②。二是主观上是否有向善的愿望,这便涉及到孟子性善论中的另一个问题:“修善”。“修善”是孟子性善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孟子特别强调个人加强自身修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律。孟子强调以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来节制人的物质欲望,从而使物欲服从良心的指引,防止良心受物欲支配而丧失,即“养心莫善于寡欲”③。孟子发扬了孔子的“内自省”的修己方法,要求主体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动机上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对保持善性有益的就要发扬,有害的就要防止,“存心”的同时也要“求其放心”即找回失去的善良本心。在后天的“修善”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主观方面,首先要有从善如流的主观愿望,要以尧舜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行动准则,再者要靠个人的不断努力。孟子在“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性善论的顶峰,也是其终极目的。孟子肯定了后天环境对道德,对善性的完备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生而同有的良心以及其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端,再加上后天个人不断的“求知心”和环境对人的影响,便构成了孟子的性善论。二、孟子性善论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影响(一)孟子性善论对传统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1.性善论强调自律,使人更加重视自我教育性善论强调人的自身修养,即“内圣”,只要诚心修身,既可成圣成仁,无往而不胜。“内圣”可致“外王”,修身是手段,“内圣”是目的,而前提是人有根本的善端。孟子性善论承认人性本善的同时,也意识到外在因素也会改变人性,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孟子的性善是从正面激励人奋发向上,自觉向善的。孟子的性善论从人的道德属性出发,将人先天具有的道德萌芽——①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引自《孟子·告子上》。如果说有些人不善良了,那不能归咎于天生的资质本性。②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引自《孟子·尽心上》。求索就能得到它,放弃便会失去它。③养心莫善于寡欲:引自《孟子·尽心下》。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减少欲望。第4页共10页善端、良心看作人的本性,而把人的生物本能排除在人的本性之外,从而深化了对人的本性的认识,突出了人的善良本性,可以说这是孟子人性论的贡献和创造,不仅给出了人性善的内在依据,而且为个体通过修养使善良之心“扩而充之”提供了可能性,在主体的道德修养中,孟子强调了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鼓励主体好善恶恶、积极向上,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实现道德理想和人的本性。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为善有利于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教育与熏陶,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在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自我教育这方面,孟子强调人作为道德实践者和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他所提出的“存心”、“寡欲”、“养气”、“砺志”、“知耻”、“改过”、“思诚”等道德修养方法,无不注重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张岱年先生说,孟子注重个人精神生活之培养。事实上,要成就道德人格必须以个人的精神生活为基础,要从自我做起。2.性善论更强调道德教育者的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整个儒家文化的精神方向,就是以圣贤作为理想的人格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鼓励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因此,政治上崇尚“贤人之治”便成为一种必然。性善论符合了当时的统治需要,自然也为皇权所用,统治者鼓励民众加强道德修养,修回善性。孟子认为道德教育是一种榜样的教育,是一种具有影响力和教化力的模范教育。儒家把君主神化为“天子”,从而加强了君主的至上权威。君主应该用礼乐教化来达到美政善治的目的,否则,上天就会收回赋予君主的权力。儒家思想的目的在于强化君主统治地位,在民众都有“善性”的基础上推行“仁政”。孟子认为作为统治者的“君子”应当以自己的榜样和表率作用教化百姓,这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孟子所主张的道德教育不是单纯的说教或者知识传授,而重在榜样示范和人格感染,这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孟子德育思想的精华值得我们认真汲取和借鉴。3.性善论强调理想和志向是人生的最高目标,是激励人进取的精神动力孔子把“仁”作为最高道德理想,提倡“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第5页共10页┊┊┊┊┊┊┊┊┊┊┊┊┊装┊┊┊┊┊订┊┊┊┊┊线┊┊┊┊┊┊┊┊┊┊┊┊┊以成仁”①。孟子在这一思想基础上,提出“舍生取义”,强调“居仁由义”,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求士君子“尚志”,“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能夺也”②,也就是将仁、义的道德理想和原则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行为准则,身体力行。在孟子看来,善是做人的根本,尚义行善的是君子,弃义从恶的是小人,为恶乃是行为者自己的过错和责任,是他自暴自弃的结果。因此,人应当为善与否,关键就在自己如何选择。仁、义、礼、智重于声色安逸,道义高于生命。人最可贵的就在于知是非、明人伦、行善去恶。这就是孟子所倡导的价值观。传统道德教育的价值是向人们提供精神上的依靠,使人们相信,人生的本质存在于自身的圆满之中,个人道德品行的提高才是人活着的目的,“仁者,人也”。人人都应争做圣贤,而且人人都能成为圣贤。这样就会使人们在忙碌之后,寻找到自身的意义。同时人们渴望追寻活着的意义,一些邪教便趁虚而入,打着给人们提供精神依靠的幌子而进行一系列性质恶劣的违法犯罪行为。传统德育思想教育人们要自省,而非依靠某些看不到的所谓神力来完成人格的升华,这就有助于防止邪教的滋生,使人们在精神上充实和富足。(二)孟子性善论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1.性善论为皇权所用,成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性善论强调人的自身修养,即“内圣”,只要诚心修身,既可成圣成仁,无往而不胜。“内圣”可致“外王”,整个儒家文化的精神方向,就是以圣贤作为理想的人格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性善论为皇权所用,统治者鼓励民众加强道德修养,修回善性,同时更强调君主的至上权威。儒家思想的核心目的在于强化君主统治地位,性善论本身的理论主张及客观上儒学的倍受推崇,使性善论成为政治上有力的思想统治工具。统治者利用民众崇尚“贤人之治”的思想而在神化自身的同时提倡民众向善,如此民众才是温顺的甚至是麻木的,封建统治才会永固。性善论为皇权所用是其自身的悲哀。性善论为政治上的皇权至上提供理论支持,却使披着权力外衣的政治迷信盛行,官本位四处泛滥。性善论对皇权一边倒的高扬造就了皇权无视百姓生存①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引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②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能夺也:引自《孟子·告子上》。首先把心这个身体的重要部分树立起来,其它次要部分就不会被引入迷途。第6页共10页的基础习性,致使百姓对权力意志的盲从和普通的从众心理,遏制了民众独立人格的产生。2.性善论导致道德教育的偏差性,片面强调内心道德的培养性善论多指良心本心是伦理方面的孝亲敬长的向善之心。虽然在孟子性善论思想当中说明:人皆有“仁义礼智”四端,但“仁义礼智”的标准皆为是否符合封建社会等级秩序。孟子反复强调,人人均知爱亲敬长,主张“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①。在儒家宗法伦理观念的诱导下,民众在内心形成了一套伦理标准,在这个标准之下,人们不断的实践伦理,以此作为自己的向善。孟子性善论强调一味
本文标题:孟子性善论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112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