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4.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5.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6.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7.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9.在党的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使之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0.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二、多项选择题)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AC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C.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形成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和群众路线。5.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含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6.邓小平理论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指出,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9.科学发展观包括,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10.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2.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的。3.邓小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邓小平首先提出毛泽东思想是个理论体系,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5.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出实事求是的定义。党的十七大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7.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8.走自己的路,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9.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是完全一致的。二、多选题。1.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观点。“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2.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从书本出发的教条主义,从狭隘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4.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5.解放思想通常包括两种情况,对原来的认识进行再认识,正确的部分坚持,错误的部分纠正,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6.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7.求真务实就是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8.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其理由是,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是ABCA.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B.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C.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党的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10.坚持实事求是,要做到ABD。A.继续解放思想。B.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D.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3.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6.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领导阶级不同。7.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标志是五四运动。8.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中国特色的一项内容就是保护民族工商业。9.毛泽东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三个法宝的著作是《〈共产党人〉发刊词》。10.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多项选择题)1.随着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即BCB.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C.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2.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特点和优点是BCB.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C.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3.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是ABCDA.无产阶级领导B.人民大众的C.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D.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ACDA.官僚资本主义C.帝国主义D.封建主义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ABCD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指BDB.妥协性D.革命性7.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ACDA.民族的C.科学的D.大众的8.1928年,毛泽东在两篇著名的文章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这两篇文章是ABA.《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9.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三者的关系,这三者是ABCA.土地革命B.武装斗争C.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10.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的显著标志是ACD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C.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D.自我批评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这段时期是AA.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2.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BB.1953年6月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AA.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BB.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5.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是AA.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6.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农业生产互助组的性质是B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7.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DD.完全社会主义性质8.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人工商业实行AA.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D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二、多项选择题1.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三种主要的经济成分是ABDA.社会主义经济B.个体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2.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转变”是ABA.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B.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3.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为ABC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是ABCDA.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的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B.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C.党和国家在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形式D.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5.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的三个阶段是ABCA.发展互助组B.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建立人民公社6.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的丰富经验是ABD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D.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7.过渡时期总路线被称之为“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其中“两翼”是指BCD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8.在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即ADA.剥削工人D.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9.在中国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在工业当中实行的低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ABCA.委托加工B.计划定货C.统购包销10.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各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主要表现在ABCDA.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C.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D.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一、单项选择题。1.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C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始于AA.毛泽东3.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A.一个是公有制占主体,一个是共同富裕4.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D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5.十六大以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标志是BB.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BB.发展生产力7.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DD.自己的发展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CC.邓小平1988年提出的著名论断9.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在DD.1992年10.为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我国提出了BB.科教兴国战略二、多项选择题。1.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做出贡献的除了毛泽东、邓小平之外还有ABCDA.周恩来B.刘少奇C.陈云D.朱德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CDA.1980年针对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困惑和疑虑,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C.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D.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新鲜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3.邓小平采用排除法思考社会主义本质,认为ABCD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B.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C.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都不是社会主义D.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4.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ACA.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C.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
本文标题:毛概考试试题(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11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