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调控一、填空题1.微生物群体的生长可用其、、或2.测定微生物生长量有直接法的和,间接法的3.在测微生物生长量的生理指标法中,最重要的是,另、、和等等作指标来测定。4.在光学显微镜下使用可直接对、的细胞以及___和的孢子进行计数,但计数值是数。5.酵母菌经作活体染色后,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呈色,死细胞呈色;细菌经染色后,活细胞在紫外光显微镜下会发出色荧光,死细胞则发出色荧光。6.用平板菌落计数法作活菌计数,通常可用两种制作平板的方法:①,适合于对进行计数;②,适合对——进行计数。菌落计数的单位一般用cfu表示,其英文全称是。7.获得微生物同步生长的方法主要有两类:①,如等;②,如等。8.典型生长曲线是以——的对数值作纵坐标,以作横坐标而绘成的曲线,由、、和四个阶段组成。9.丝状生长的真菌在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规律是一条不典型的生长曲线,与典型生长曲线相比,它缺乏,与此相当的仅是一段,其特点是与成直线关系。10.影响延滞期长短的因素主要有、、和四种。11.典型生长曲线中的指数期主要有三个特点:①,②,③。12.指数生长期有三个重要参数,即、和。13.K.coli的代时约为min,一个细胞经2h繁殖后,可变为个;Saccharomycescerevisiae的代时约为min,一个细胞经6h分裂后,可变为个。14.影响指数期微生物代时长短的主要因素有四个:①,②,③____和④。15.生长曲线中稳定期到来的四个主要原因是;①,②,③,④_____等。16.在微生物的生产实践中,为获得优良接种体(“种子”),多取用期的培养物;为获得大量菌体,多取用期的培养物,为取得高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多取用____期的培养物。17.在生产实践中,为缩短微生物生长的延滞期,所采用的主要措施为和。18.在典型的生长曲线中,细胞形态多变是在期,细胞浓度最高是在____期,细胞RNA含量最高是在期,代时最短是在期,细胞体积最大是在_____期。19.微生物的连续培养装置按其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两类:①,属控制型;②,属控制型。20.与单批发酵相比,微生物的连续发酵具有许多优点,如、、和等;同时,也还存在某些缺点,如,和等。21.为获得微生物的高密度生长,常可采用以下几个措施:①,②,③,④等。22.生长温度三基点是指、和。23.按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把它们分为五类:、、、和。24.厌氧菌有四个主要特点:①,②,③,④。25.最常见的厌氧菌有①,②,③,④,⑤’⑥等。26.1971年,McCord和Fridovich提出了一个关于厌氧菌氧毒害机制的学说。其根据是厌氧菌缺乏酶,一般也缺乏酶,因此易受等的毒害。27.专性好氧菌能在较高浓度分子氧下生长,而未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毒害,其原因是具有完整的链,还含有和两种酶。28.耐氧菌之所以能在有氧的环境中生存,而不被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所毒害,原因是其细胞内存在和两种酶。29.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会发生不利于其继续生长的pH变化,一般可采取两类方法作外源调节,①,过酸时可加入或等调节;过碱时,可加入或等调节;②,过酸时可通过或调节,过碱时可通过或调节。30.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微生物培养技术发展的轨迹是:①,②,③,○4,⑤,⑥,⑦,⑧,⑨,⑩等。31.在实验室中对好氧微生物作固体培养时,最常用的方法是将它们培养在、、或等培养基上。32.现代微生物学实验室培养厌氧菌的“三大件”技术是指、和。33.在实验室中对好氧菌进行液体培养主要采用以下数法;①,②,③,○4等。34.在用曲法对微生物进行固体培养时,根据培养容器和规模的不同,可把它分为、、、、和等形式。35.用于微生物大规模液体培养的发酵罐,其主要作用是要为微生物提供、、、和等最适培养条件。36.现代发酵罐除罐体外,还要有一系列必要的附属装置,包括、、、、和系统等。37.人类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有四类,即、、和。38.防腐是通过理化因子对各种霉腐微生物进行抑制,以保证食品和工农业产品不受霉腐变质的措施,具体方法有以下数类:、、、、、和等。39.化学治疗剂包括、、和等。40.物理灭菌因素的种类很多,例如、、、、和等。41.湿热灭菌法的种类很多,其中常压下有:①,②,③等;在加压蒸气下的有:①和②等。42.巴氏消毒法的具体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两类,即和。43.许多因素会影响加压蒸气灭菌的效果,主要有;①,②,③,④,以及⑤等。44.加压蒸气灭菌会对被灭菌的培养基等带来有害影响,如、、、和等。45.对培养基进行加压蒸气灭菌时,一般采用温度为、压力为、时间为;对玻璃器皿进行干热灭菌时,一般采用温度为、时间维持;对牛奶进行巴氏消毒(低温维持法)时,一般在温度下时间维持即可。46.为消除因采用加压灭菌而对培养基成分造成的不良影响,可采用、、、和等措施。47.用于过滤除菌的装置很多,例如①,②二,③,④和48.评价高温杀菌的定量指标有两种,即和。49.评价化学杀菌剂或治疗剂的药效和毒性的关系时,最重要的三个指标是、和。50.酒精消毒作用的最适浓度为,苯酚(石炭酸)的最适消毒浓度为,高锰酸钾的最适消毒浓度为,漂白粉的最适消毒浓度为。51.因磺胺的分子结构与细菌的生长因子相近,故它可对酶发生竞争性抑制作用,结果造成某些致病菌无法合成;从而使其生长繁殖严重受阻。52.四氢叶酸分子由、和三部分组成,它的合成过程可被两种抗代谢药物即和所抑制。53.若干常用抗生素的抗菌谱是:青霉素以抗革兰氏性菌为主,链霉素以抗革兰氏性菌和为主,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属广谱抗生素,可抗、、和;抗真菌的抗生素有、和等。54.微生物对抗生素等药物的抗药性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遗传途径产生,如、、和等。55.微生物抗药性的具体途径有:①,②,③,④,⑤。二、判断题(“+”表示对,“一”表示错)1.由于微生物在自然界或在人类实践中发挥作用都是靠其巨大的数与量,因此,没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就等于没有它们的存在。()2.在微生物学中,凡提到生长的地方,一般均指细胞个体的生长。()3.测生长量的方法,只适合对无法进行计数的丝状真菌和放线菌的测定。()4.在一颗芝麻大小(约3mz)的大肠杆菌菌体内,约含100亿个细胞。()5.在光学显微镜下,通过对细胞进行适当染色,也可计出某微生物的总数以及其活细胞数。()6.用浇注平板法最适合对放线菌等微生物进行菌落计数。()7.各种微生物包括呈丝状生长的放线菌和霉菌在内,在恒容积的液体培养基内培养一定时间后,都会出现一条呈四个生长期的典型生长曲线。()8.同步培养技术可实现利用群体材料来研究微生物个体各生长阶段发生的生物化学变化。(·)9.典型生长曲线只是单细胞微生物(不含放线菌和真菌)在定容积液体培养基中所出现的生长规律。()10.在丝状真菌的生长曲线中,也存在指数生长期。)11.典型生长曲线是四大类微生物的共同生长规律。()12.提高“种子”的接种量,是缩短延滞期的最佳方法之一。()13.在指数生长期中,代时的概念与倍增时间的概念相当。()14.营养物的浓度在相当广的范围内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速率。()15.在稳定期时,培养液中菌体的产量达到了最高水平。()16.在生长曲线的稳定期中,细胞不再增殖,故群体中的细胞数目达到最高值且维持稳定。《)17.恒化器是一种可使微生物长期按恒定生长速率快速繁殖的连续培养器,适用于生产实践中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18.高密度培养技术在实践上十分有利,目前已有成熟技术被普遍应用于多种菌种和多种发酵产品的生产上。()19.广泛分布于土壤等处的芽孢杆菌是宽温微生物;而分布在人体肠道和生殖道等处的大肠杆菌和淋病奈氏球茁N,J属于窄温微生物。()20.为获得最高发酵产量,在微生物的发酵全过程中,必须让微生物始终处于最适生长温度、恒定的pH和通气条件下。()21.青霉素产量最高时的发酵温度并不一定等于该生产菌(产黄青霉)的最适生长温度。()22.大多数乳酸菌都属于耐氧菌。()23.产甲烷菌是一类严格厌氧菌。()24.梭菌是一类兼性厌氧菌。()25.由McCord和Fridovich于1971年提出的专性厌氧生活的SOD学说,是迄今为止被广泛接受的解释厌氧菌氧毒害的学说。()26.在各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过程中,都会引起培养基pH发生不利于此过程的变化。()27.在厌氧菌的细胞内,都不能合成SOD和过氧化氢酶。()28.同一种微生物,其发酵生产某代谢产物的pH一般均与生长的最适pH相一致。()29.微生物生长最适温度,是指其产代谢产物量或生物量累积最高时的培养温度。()30.微生物在发酵罐内培养过程中,发生了培养基逐渐变酸而妨碍其代谢产物累积的现象,这时最好的措施就是不断地从外界加人NaOH或Na2COs溶液去中和它。()31.在配制严格厌氧菌的培养基时,只要保证其六种营养要素和适当凝固剂即可。()32.韦荣氏管适宜稀释、分离厌氧菌并可对它们进行菌落计数。()33.至今在实验室分离厌氧菌时,最适宜的方法是用焦性没食子酸与NaOH溶液反应以去除氧的几种专用厌氧培养皿平板法。()34.现代厌氧菌实验室最常用的“三大件”装置和方法是厌氧罐技术、Hungate滚管技术和厌氧手套箱技术。()35.庖肉培养基中的牛肉颗粒可为好氧菌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充足的附着表面。()36.厌氧罐技术对研究严格厌氧菌是一种既十分方便又极其合适的技术。()37.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与营养物质供应相比,氧的供应始终是好氧菌生长繁殖中的限制因子。()38.在对厌氧菌进行液体培养时,常在培养基中加入铁屑或铁丝等成分,借以保证它们对无机元素的需要。()39.通过固体培养制成的曲,其用途就是用作“种子”。()·40.我国传统的白酒生产,是利用酵母菌和己酸菌等菌种对淀粉质原料作厌氧固态发酵后再经蒸馏而成的。()41.应用大型发酵罐进行深层液体通气搅拌培养,是现代好氧菌发酵工业最典型的培养技术。()42.为较长期保持牛奶、果酒和酱油等食品不变质,应采用巴氏灭菌法。()43.通过巴氏消毒法处理过的牛奶或果酒等应是无菌的。()44.在发酵行业中,为使培养液灭菌更快、更彻底、营养物质破坏最少,最好采用135—140~C蒸气压下维持5~15s的连续加压蒸气消毒法(工厂中称“连消法”)。()45.多数消毒剂可兼作防腐剂。()46.在相同作用温度下,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的灭菌效果更好。()47.在湿热状态下,一般的细菌和真菌的营养细胞在80~C左右处理15~2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48.细菌芽孢最耐热,在加压蒸气灭菌条件下,一般要在120'C下处理15min才被杀死。()49.要杀死培养基中存在的细菌芽孢,只有用加压蒸气灭菌法才能达到。()50.在相同的表压下,加压蒸气灭菌锅内温度的高低与其内所残留的空气量成反比。()51.采用加压蒸气灭菌锅进行培养基灭菌时,锅内空气必须彻底排尽才能提高蒸气温度。()52.为排尽加压蒸气灭菌锅内的空气,可将锅内蒸气引入深层冷水中,待只听到“噗噗”声而无气泡冒出时,证明锅内空气已除尽。()53.加压蒸气灭菌对培养基成分的影响一般总是弊大于利。()54.培养基灭菌的温度高、时间长后,会因梅拉特反应而产生褐变。()55.优良的过滤除菌器可以去除溶液或培养基中的一切病原体。()56.70%~75%浓度的酒精水溶液是一种良好的表面消毒剂。()57.磺胺是细菌生长因子对氨基苯甲酸的代谢类似物,故它对各种细菌性病原体有抑制作用。()58.凡需要叶酸作为生长因子的病原细菌,就可被磺胺药所抑制。()59.二氢叶酸或四氢叶酸的存在,可解除磺胺对某些致病细菌的抑制作用。()60.抗代谢物只有当正常代谢物的量过少或缺乏时,才能发挥它的抑制作用。()61.药物的选择毒力是指某药物能有效地杀死病原体而对其他有益细菌则无杀菌作用。()62.抗生素在我国曾被称为“抗菌素”,其原因是它只对细菌性病原菌有抑制作用。()63.溶葡球菌素是一种通过降解肽聚糖而溶解葡萄球菌的抗生素。()64.青霉素可抑制G’和G-细菌细胞壁上肽聚糖合成,故是一种广谱抗生素。()65.丝裂霉素(自力霉素)
本文标题:微生物的知识-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148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