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第五节例证分析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一、成本价格和利润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四、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一、成本价格和利润(一)成本价格的定义成本价格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如果用k表示成本价格,则k=C+V,商品价值公式便转化为W=k+m。(二)成本价格的意义第一,成本价格是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第二,成本价格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竞争胜败的关键。(三)利润(P)1、定义把剩余价值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2、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以P′代表利润率,则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P′vcm3、影响利润率的因素第一,剩余价值率在预付总资本和资本有机构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呈正相关变化。第二,资本有机构成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呈负相关变化。第三,资本周转速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资本周转速度与利润率呈正相关变化。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在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不变资本越节约,预付总资本就越少,同量剩余价值与较少的预付资本相比,利润率越高。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二)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1、社会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社会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较高,则平均利润率水平也较高;反之亦然。2、社会总资本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如果投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大,平均利润率就较高;反之也亦然。3、计算公式社会总资本剩余价值总额平均利润率(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利润也就转化为平均利润。即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平均利润率形成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一)生产价格的定义生产价格是指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二)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商品的市场价格从过去围绕价值波动转化为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此时,生产价格取代了价值成为市场价格变动的中心。(三)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不违背价值规律第一,从个别生产部门看,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可能高于或低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但从全社会来看,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与整个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是一致的。平均利润的形成,只是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瓜分的结果。第二,从个别部门看,生产价格与商品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看,由于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因此,生产价格总额必然等于商品价值总额。第三,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价值的变动。价值的任何变动都会相应地引起生产价格的变动,并且二者变动的方向总是一致的。四、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从长期看,平均利润率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不也断提高。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工人所受剥削程度的减轻和剩余价值率的下降。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也不意味着社会资本占有的利润量绝对减少。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并不意味着平均利润率是处在连续不断的下降之中,而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表现出来的一种趋势。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一、商业资本的形成和职能二、商业利润及其来源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一、商业资本的形成和职能(一)商业资本的定义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独立发挥作用的商品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态。(二)商品资本转化为商业资本的条件1、在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产业资本家专门负责商品生产,创造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家专门经营商品买卖,实现剩余价值。2、商业资本家必须有自己的独立投资。(三)商业资本的职能商业资本的职能,实质上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推销商品,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四)商业资本的作用1、它相对节省了流通资本,从而相应增加了生产资本。2、它有利于产业资本家集中精力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3、它加快了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4、它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二、商业利润及其来源(一)商业利润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那里瓜分到的一部分剩余价值。(二)来源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三)平均利润率的变化由于商业资本也参加利润率的平均化,与产业资本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因此,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的公式就变为:商业资本总额产业资本总额剩余价值总额平均利润率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一)生产性流通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引起的费用,如包装费、保管费、运输费等。这部分费用是用来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加工、维护、保存和转移的,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的继续。生产性流通费用可以通过商品的售卖从已经提高的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并获得平均利润。(二)纯粹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是指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如广告费、簿记费、商业职工工资等费用。纯粹流通费用是非生产性的费用,不能从出售商品的价值中得到补偿,而只能从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的扣除中得补偿。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一、借贷资本的形成二、利息和利息率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四、股份公司和股息一、借贷资本的形成(一)借贷资本借贷资本是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二)来源1、固定资本的折旧费在固定资本更新之前的暂时闲置;2、部分流动资本在周转过程中的暂时闲置;3、部分积累资金在未达到追加资本数量之前的暂时闲置。4、此外,社会各阶层的闲置货币也是形成货币资本的来源之一。(三)特点第一,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即商品资本。但是,借贷资本让渡的不是一般商品,而是特殊商品——资本商品。第二,借贷资本是一种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借贷资本形式上发生了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第三,借贷资本有其特殊的运动形式。借贷资本的运动公式是:G—G’。这种特殊的运动形式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货币本身可以生出更多的货币,借贷资本能够自行增殖。这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二、利息和利息率(一)利息利息是职能资本家因取得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二)利(息)率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利息率简称利率。其计算公式是:借贷资本量利息量利息率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一)信用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二)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职能资本家之间用赊账方式买卖商品而发生的借贷关系。(三)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四)银行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关系中介的企业。(五)银行资本银行资本是银行资本家经营银行业务所支配的货币资本。(六)银行利润银行存贷之间的利息差额扣除业务开支后构成银行利润。四、股份公司和股息(一)股份公司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把许多个别资本联合成为一个集团资本的合资经营企业。(二)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1、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购买股份数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2、股份无限公司。由两个以上的股东投资组建,股东对公司的债务负有无限清偿责任。3、股份两合公司。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出资组建的共识。其无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有限责任公司以其所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的债务负责。4、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三)股东股票代表持有者。(四)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一种投资凭证。(五)股息股息是股票持有者凭借股票从股份公司的盈利中分得的收入,它是企业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六)股票价格资本化的收入。利息率股息股票价格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二、级差地租三、绝对地租四、矿山地租与建筑地段地租五、土地价格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一)地租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收入。(二)资本主义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本质上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着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三)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的区别1、封建地租的基础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并在不同程度上实行超经济强制;而资本主义地租的基础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大土地所有者与农业资本家之间、农业资本家与农业工人之间只有一种契约关系。2、封建地租体现着两个阶级对立关系,即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关系;而资本主义地租体现着三个阶级的对立关系,即大土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3、封建地租包括了农民的全部剩余劳动产品,甚至还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产品;而资本主义地租只能是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不可能是剩余价值的全部。二、级差地租(一)定义级差地租是指农业资本家因租种较好土地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超额利润。(二)条件土地的不同等级。(三)原因土地的经营权垄断。(四)形式级差地租因其形成的具体条件不同而有两种形式: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是指由于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差别和土地位置的优劣,租种肥力较好、位置较优的土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而形成的地租。级差地租Ⅰ是土地肥沃程度及距离市场远近的不同而引起的,是由土地的自然条件的不同所引起的。级差地租Ⅱ是指由于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地租。级差地租Ⅱ是以级差地租Ⅰ为基础而产生的。只要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劣等土地的劳动生产率,就能够获得形成级差地租Ⅱ的超额利润。三、绝对地租(一)定义绝对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二)形成的条件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社会的资本平均有机构成。(三)形成的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四、矿山地租与建筑地段地租(一)矿山地租矿山地租是资本家为了开采矿藏向矿山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地租。矿山地租和农业地租一样,具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等形式,其决定方法和农业地租完全一样。形成矿山级差地租的条件包括:各个矿山矿藏蕴藏量和开采难易程度不同;矿山距离矿产品销售地的远近不同;对矿山进行追加投资所获得的生产率不同等。(二)建筑地段地租建筑地段地租是经营房产业和工商业的资本家为了建造住宅、厂房、商场等租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地租。建筑地段地租与其他非农业用地的地租一样,也具有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等形式。垄断地租是指由垄断价格带来的垄断超额利润所构成的地租。在建筑业中,土地的地理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建筑用地离城市越近,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地段,地租就越高。此外,在建筑地租中,垄断地租占有明显的优势。五、土地价格(一)土地价格的含义土地价格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即是说,土地价格相当于能够取得这笔地租收入的货币资本,把这笔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收入,等于购买这块土地后将其出租所得的地租收入。(二)土地价格的确定土地价格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地租的多少和银行利息率的高低两个因素,它与地租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其计算公式为:利息率地租土地价格第五节例证分析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三、商业利润的来源四、资本主义商业形式五、级差地租的形成六、绝对地租的形成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假定,社会上有食品、纺织、机械三个不同的生产部门,每个部门的资本都是100,资本周转速度相同,剩余价值率也相同,都是100%。所不同的是,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因而利润率也就不同。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利润率高(如表6―1所示)。表6―1生产部门资本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商品价值利润率食品工业70C+30V100%
本文标题:《政治经济学》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22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