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平凉市社会福利院规划和建筑方案设计说明100818
平凉市社会福利院规划和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城市背景1.地理位置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平凉市的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在全省气候区划中,属于泾渭河冷温带亚湿润区。平凉山川毓秀,风光奇特,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星罗棋布,相映生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平凉市位于东亚季风区内,属典型的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类型、风向有季节性,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2.城市特色平凉市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先民们在黄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尤以中华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开元第一祖伏羲氏诞生地——古成纪、天下王母第一宫——回中宫、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等闻名于世。并且平凉市有泾河流经而过,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使这块土地充满了灵气,充满了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开放的区域文化特色。二、项目概况本项目基地位于平凉市三天门崆峒大道与青年南路相接的西北部,东邻建华厂,西邻交警支队(建设中),南与平凉市儿童福利院相望,并比其低2米左右。项目定位为:平凉市社会福利院,主要服务对象为老年人。功能主要包括:综合楼(接待、医疗、康复、办公);自理楼(自理老人100床位);护理楼(半护理老人96床,全护理老人99床);服务楼(餐饮、超市、老人活动、锅炉和洗浴等)。本项目力求建设科学合理,功能完善,营造人性化、生态化、现代化、地方化的生态绿色生活和居住空间,为城市建设增添光彩。三、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62/T25-3033-2006《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业主为本项目提供的方案设计任务书和基础资料国家及地区关于房屋建筑、交通、卫生防疫、消防、防雷等相关现行设计规范、规定四、设计理念与构思1.共同——山之气韵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2.共通——上善若水水的品性历来是为国人所崇尚的,老子的《道德经》里就有“上善若水”的赞誉。泾水现称泾河,是渭河第一大支流。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泾源县境,流经平凉、彬县。泾河下游水利工程较多,著名的郑国渠即是其中之一。__3.共生——大地年轮人生的年轮是随着时间而在不停的转,犹如大地年轮一般,永无止境,生生不息!4.总体构思——大地年轮,山形水意;气舒八方,神凝太极主体建筑自理楼及护理楼取“山形水意”:层叠成山的造型,如西北大地的年轮,承崆峒一脉的气韵;其婉转悠长的走势则隐喻泾水清波,长流不竭。山之稳、水之灵,象征生命的强健与活力,生生不息。服务楼,将原有建筑巧妙改造、增建,既融入整体格局,又自成一方天地。建筑布局通过巧妙分割与联系,自然形成了东西两个院落,东边院落近邻主入口,为形象、交通广场;西院落安静舒适,为老年人休憩活动的后花园。5.文化内涵——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根据老年人特殊需求量身打造设计细节。崆峒山体现道教文化的古朴、自然,太极讲究和谐,宇宙之根本。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尾,万物皆由其中生出生态设计。6.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但享黄昏夕阳好,朔风不扰,西北的气候,颐养的需求,使得阳光成为最珍贵的资源。总体布局上使所有的养老院居室都有充足的阳光,尤其是中、下午的阳光。有机的整体布局使两个个院落在冬季都受到阳光照射,尤其是西院落,更是阳光充沛。五、设计原则1.国家及甘肃省、平凉市现行规范、规定为依据,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2.体现社会福利开放开明、人性化、现代化的服务特色;3.作为目前区域内的标志性建筑,设计造型要新颖,大气,具备与时俱进特点,总体设计使建筑与环境相辉映,并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相融合;4.满足各使用功能要求,布局合理,交通流畅,使用方便;5.坚持可持续发展,规划布局合理,建筑安全节能,技术设施先进,使整个规划设计具有前瞻性、时代性;6.坚持高标准,高质量。规划设计讲求精益求精,计算准确,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标准。设计确定的各类建筑材料也会严格把关,精心选择,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要求;7.功能分区明确,建筑使用上互不干扰。六、总平面规划设计动静分区、人车分流、便于使用、利于管理。尊重城市结构,有机利用地形,呼应气候条件;整体格局鲜明,空间活泼有致,符合功能需要。1.总平面布局:根据基地条件及功能需求,将原东北角的物资库房改建为服务楼,便于后勤服务等;同时适应主导风向,将锅炉房结合设置在一起,减少对整个场地的影响。将自理楼、综合楼及护理楼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延展布置,呈之字型,舒展大气,具有良好的朝向,并且让出大面积南向的室外活动场地;良好的布局营造多元的院落空间,丰富有机,连廊设计体现便捷化、生态化、人性化。同时在场地的北侧和南侧道路旁设置景观停车位,解决功能需求。2.交通组织:根据建筑布局与功能分区,基地设置两个出入口,东侧为主要出入口,并设有硬质铺装的形象广场,北侧则为次要出入口,主要为后勤服务及紧急出入口。沿基地周边布置环形车道并与两个出入口相连,南侧则与儿童福利院既分又合,便于管理。外环车行道,交通清晰顺畅;内部为纯步行环境(紧急情况除外),使南向活动场地做到人车分流,有利于疗养康复人员的户外活动;__七、景观设计1.区内布局针对基地面积有限的客观条件,充分发展三维空间绿化,将架空层及屋顶尽其可能的加以利用,并结合当地植被的特点,形成局部架空绿化和屋顶花园。空间景观布局的原则是景尽其用、就地成景、资源共享,即将地块外优质景观能够引入纵深,同时结合布局特点进行景观的精心设计,达到一定程度的均好性。在精神文化方面,设计尽可能渗入当地文化的地域性,使其能在甘肃地区深深地扎根,为当地人们所接受,所喜闻乐见,同时还可使其具有更高的文化品位,具有更耐人寻味的意蕴,从而成为当地福利院项目的一个突出的亮点。在景观风格的取舍上,设计顺应平凉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域特点,塑造富有生机活力的环境肌理。充分体现自然风貌,在点睛之处加入曲线构图,使整个设计活跃起来。现代设计手法的运用与当地传统特色相结合,把时尚现代元素运用到古文化传统当中。2.景观节点在注重空间延续性的同时,不同的建筑围绕不同的主题,沿空间序列创造具有不同特色又富有演绎性的景观组团。使得整个景观在统一中求变化,对比中达和谐。即层次分明,又富节奏韵律,形成一个具自然之趣的和自然之理的自然山水画卷。分为标志性节点、交通性节点、休闲性节点。例如区域入口处均设有明显标识性的多样化植物种植,给人以亲切感与识别性。区域内部也设计不同特色的休闲场地,结合外部景观绿化成为办公交流的理想场所。主要节点有:迎宾广场、青云广场、太极广场、宠物园、植物种植园、环形健身步道、静远园、爱晚林、石头景园、曲径通幽、景观导风墙等。3.景观品质植物尽量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遵循生态景观群落种植的生态理论,以乔木为主体,构成乔、灌、草多层次结构,形成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促进植物与动物、微生物之间的相生共荣,保证各种生物通道的畅通,形成稳定的食物链。使鸟有栖息地,昆虫有花可采,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资源和能源的产出、消耗和回收利用应达到内在的平衡。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节约投资成本。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与植被,利用高差设计水系统减少造价成本减少投资;保护木材,减少耗材。采用再生木材板以及可回收再生的材料。能源系统,采用节能技术,如路灯采用太阳能照明,避免浪费。---草坪与自然景观的变化及植物种类、季相的效果和特性,在开放空间系统中营造不同的活动空间,从而增加视觉景观的变化,提高景观品质,同时开发草坪使用的各种开发特色。---照明设施兼顾实用性、装饰性及与环境设施的协调,使其无论昼夜都能兼顾安全、美观、区分空间等功能。---种植设计:种植设计以达到强化空间、强调季相变化之树种,创造活泼的视觉效果;同时,考虑种植效益,采用生态绿化的观点选配植物。八、建筑设计建筑体现地方特色和行业文化,地块本身的建筑条件可以激发创作灵感;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适合特定的地方或地域。每个项目不仅带有周围环境的特征,也能为这一地区打造全新的形象。建筑的设计决定了一个场所的精髓,决定了如何通过建筑的外在形式将之表现出来。本案创造性地将山形水意与大地年轮很好的融入建筑设计,不仅体现文化内涵,同时在完美的解决了多种交通流线的同时,保证了空间的开阔和福利院大气开明的建筑形象。建筑体量简洁、不乏细部的四幢建筑通过连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入口鲜明突出,蕴涵人文精神与时代气息;院内各楼则更趋亲切柔和,更具宜人尺度;建筑外墙面采用米白色、黄色、墨绿色三种主色,形成朴实、亲切、雅致的建筑色调。__窗户采用无色透明玻璃,最大限度让太阳光进入室内;南向阳台栏板同样大量采用暖色,加强建筑与环境的联系、增强建筑的亲和力。综合楼3层,一层主要功能为接待及医疗等;二层主要功能为康复;三层主要功能为行政办公,建筑面积1406.85平方米。自理楼5层,各楼层主要功能为全自理单元及配套用房,建筑面积4269.58平方米。护理楼6层,一至三层主要功能为半护理单元及配套用房,四至六层为全护理单元及配套用房,建筑面积6689.38平方米。服务楼2层,一层主要为餐厅和厨房(包括清真)、超市、锅炉房及洗衣房;夹层则为包间和洗浴;二层为老人室内活动空间,主要包括棋牌、乐器、合唱及健身等,建筑面积2854.36平方米。九、无障碍设计1.设计依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DGJ08-103-2003,J10264-20032.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为残疾人及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创造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便利条件,建筑无障碍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对每一个人的关怀”,使所有的人在走道通行和设施使用上没有任何不方便和障碍。在有关建筑入口设无障碍坡道,楼梯、电梯、公共走道均按无障碍要求设计,公共卫生间设无障碍厕所。十、消防与节能设计1.消防(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设计要点与城市交通道路相连通的内部道路系统,结合道路沿建筑外围设置环通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宽度大于4米,消防车道上空4米内没有障碍物。室外设有消火栓系统,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网供水。(3)建筑防火分类本设计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如柱、梁、墙、楼板等由非燃烧的混凝土和砖石构成,其耐火极限一般可以达到一、二级的要求。对梁、楼板的耐火极限达不到有关规范的要求,增加主筋的保护层厚度,采取喷涂防火材料或其他防火措施,提高其耐火能力,使其达到规范要求的耐火极限。(4)建筑防火间距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为低层或多层建筑,多层与多层之间间距均大于6米。2.节能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速度和规模的加快和扩大,用于建筑的建造能耗和建筑使用能耗加剧。而我国能源紧缺,为了可持续发展,只有从节约能耗找出路。尤其象公共建筑,运用建筑科学充分考虑节能设计,不仅会长时间产生经济效益,更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教育意义。本工程节能设计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布局总平面,建筑造型、建筑材料的选用上能够根据当地自然和气候条件,就地取材,并且满足公建及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使各专业节能设计具备相应基础。2.制定合理的空调、照明、用水指标3.照明设备合理用电4.精心设计系统,使系统具有节能特点,选用低能耗产品。设备系统详
本文标题:平凉市社会福利院规划和建筑方案设计说明10081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22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