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蚌埠五中季长征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并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由酝酿、爆发、发展到最终失败的主要史实。②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关内容,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历史文献认识和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③结合时代背景,发现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的不同之处,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2、过程与方法①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史料、文献和图片,了解并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②用辨证的观点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民主革命中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③对学习过程概括归纳,指出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总结其经验教训。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调动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思维能力,在热烈的讨论中,再现太平天国的宏大而悲壮的场景,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培养对历史的兴趣。②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从中学会总结经验教训。③从太平天国反抗压迫和外来侵略的精神中,体验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尊重历史的情感。教学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播放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主题曲)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旗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这首歌悲壮而又豪情万丈。深切道出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之先声——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屈不挠斗争精神。这场运动坚持斗争十四年,最终功败垂成。不过,正如歌中所述:“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这节课我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推进新课一、探源太平天国运动1、探背景之源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要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材料三: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提问: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你是如何理解的?直接原因:自然灾害;(板书)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间接原因:外国侵略;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2、探准备之源材料一:展示“创立‘拜上帝会’”和洪秀全的图片。材料二: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秀全的同学冯云山、族弟洪仁玕等几人,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荆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有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理论准备:(板书)太平天国爆发的准备:组织准备:二、感受太平天国运动1、感受运动经过(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同学们注意这幅图。现在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一位同学负责跟随老师的讲解指出太平军胜利进军的路线;另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文字和符号写出示意路线图。(板书)太平天国爆发的经过:金田起义(开始)→永安建制(初建政权)→天京定都(正式建权)→三次军事行动(军事全盛)→天京变乱(转折)→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失败)2、体会革命纲领(展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书影)要求同学们阅读课本的相关信息回答《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如果你处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你更青睐与哪一个纲领呢?(同学们自由发言,老师做出适当的归纳总结。)《天朝田亩制度》原则:“凡天下田……无人不饱暖”。内容:(1)土地分配:方法: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2)产品分配: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3)目的: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不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评价: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以来,官吏富绅巧取豪夺,横征暴敛,形成土地高度集中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基础,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大障碍和广大农民受剥削的根源。因此,打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枷锁,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将土地夺回到自己手中,是千百年来农民的迫切要求。《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平等,要求摆脱封建压迫、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并且将过去农民起义的口号做了具体的规划,将“均田”作为制度规定下来,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它对贫苦农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落后性——《天朝田亩制度》下实行依然是小农经济,维系的依然是自然经济。它所要建立的实际上是一个农民的理想社会,它是要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那么社会生产力必将停留在分散的小农经济水平上,不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因而它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在当时封建经济不断解体的情况下,仍迷恋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显然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行不通的。空想性——一方面,农民是小生产者,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实现平均主义,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但是,“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有限的生活资料,无差别的平均分配,其结果只能是普遍贫困。所以这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另一方面,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资政新篇》内容:政治上: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民主)经济上: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文教上:学习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和先进技术。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总而言之:是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不可能实现。评价:进步性——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局限性——《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其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却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它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农民没有实施它的热情。又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形成发展资本主义必需的强大的资产阶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也无法保证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三、回味太平天国运动1、失败原因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它经历了14年,势力波及18个省,但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在哪里呢?材料一:“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材料二:“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立民国而建立天国……”——李大钊材料三:展示戈尔和他的洋枪队。中外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板书)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战略上的失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板书)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新特征)①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②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想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③同以往农民战争相比,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最高峰;④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⑤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国际意义)。3、(板书)教训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课堂小结150多年前的太平天国运动,其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十四年,历经十八个省份,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它曾使无数英烈抱恨终天。它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和兴亡得失,尽管可任人评说,但其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惨痛教训,却永远值得后人警醒,给人以无限的启迪!!课堂后记补充材料: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分散性:小生产者的分散性,导致他们自由散漫,不容易形成坚定的内部团结。狭隘性:他们长期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环境中,每天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大的愿望也仅是获得一块土地,解决温饱问题。因此他们目光比较短浅,心胸狭窄,广大将士大多是迫于生计才参加革命,因此革命的目标不明确。容易浅尝辄止,贪图享乐。自私性:作为小私有者,农民阶级私有观念也比较强烈,发展到后来,个人私欲膨胀,为保护并扩大自己的权势,领导人之间必然争权夺势,发生内讧,最终演变成令人心痛的天京事变。落后性: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和切实的革命纲领的指导。洪秀全给予这支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队伍唯一的指导思想是拜上帝教。拜上帝教是用反封建斗争中的农民的朴素的革命平等观念来改造欧洲资产阶级带来的基督教。这种宗教信仰对于农民革命的发动虽然有积极作用,但它终究不是科学理论。由于宗教上的隔阂,太平天国不能联合各地风起云涌的反清力量,团结一致共同对敌。而《天朝田亩制度》虽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但它落后与时代发展的潮流,又终究只是一个空想,无法实施。《资政新篇》又大大超越了当时中国的实际,不是农民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由此可见,缺乏科学的理论和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的指导是不可能把革命斗争引向彻底胜利的。二、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太平天国国中无人,朝中无将,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太平天国处于左支右绌的艰难境地,转入到防御阶段。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逼杀责疑走杨韦石杀洪逼杀责疑走杨韦石杀洪
本文标题: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309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