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单元家国天下原君(节选)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黄宗羲(1610—1695),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亡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征诏。与孙奇逢、李骻并称三大儒。学问广博,对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及释道之书,无不研究。史学成就尤大,撰有中国第一部学术史《明儒学案》,开浙东史学研究之风气。著有《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案》等。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明清之际是一个社会大震荡的时代,在封建经济自身的发展中出现了新的经济成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开始意识到即将发生“天崩地解”(黄宗羲)的历史变化,认为古老的封建制度“已居不得不变之势”(顾炎武),于是自明亡后,一批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便怀着痛心疾首的悲愤,对封建政治思想掀起了一个反思和批判的高潮。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实际上在明朝未亡之前,东林党人就提出“以众论定国是”的政治主张,以“天下之公”对抗专制统治者的“一己之私”,要求言论自由。作为明亡的亲身经历者,黄宗羲在一系列抗清活动失败后,从总结明亡教训的角度写成《明夷待访录》一书,对专制政体做了初步的反思,对封建帝王的专制独裁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同时,从民族兴衰存亡的角度,对未来社会所应具有的政治体制也做出了有益的思考。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一、注音敲剥.________骨髓.________淫.乐________寇雠.________二、解释词义辞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归去来兮辞.bōsuǐyínchóu名词,言辞动词,告辞动词,拒绝动词,告辞名词,文体的一种除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雁声初堕地,黄叶已盈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有公害而莫或除.之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私独私.其一人一姓乎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任命官职名词,台阶动词,过去,变换动词,消除动词,去除,去掉动词,偏爱形容词,私人的,自己的形容词,秘密的副词,私下,偷偷地焉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富者不能主,而贫者至焉.固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兼词,在这件事上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疑问副词,怎么代词,那里兼词,在这里副词,本来副词,本来形容词,坚固副词,牢固地动词,巩固释而使天下释.其害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动词,去除动词,免除动词,放弃动词,释放三、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屠毒..天下之肝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散..天下之子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分析句式类型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_______________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_______________某业所就,孰与仲多_______________传之子孙,受享无穷______________不觉溢之于辞矣_______________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名词活用为动词,超过成千上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遭受屠戮毒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开分散判断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五、积累名句不以一己之利为利,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一己之害为害,____________________。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而使天下受其利而使天下释其害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一、多维探究——激活你的思维1.文章第一段围绕什么问题展开?作者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提示:文章题目为“原君”,第一段则从本源上考察君主的产生。首先确立了一个前提:“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人各自私”“人各自利”,就需要有人处理一些公共的事情,凝聚天下人心,执掌正义公平,君主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的,那么这种顺应时势而生的君主的天然职责就在于为天下人兴利除害。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职责,所以做君主理应是很辛苦的,因此,古人对于君主,有经过思量而不愿意就位的,有就了位而又放弃的,有起初不肯就位可到底推辞不掉而奋力承担的。这是古人对于君位的态度。作者之所以在文章第一段谈论这些问题,是为下面叙述后世君主的做法作铺垫,与后文形成了对比。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提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文章在阐明君主产生的原因和应有的作用后,指出“后之为人君”对待君位的观点态度与古人截然相反:他们以为天下的权和利“尽归于己”,他们“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他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接着进一步指出,由这种价值观决定了他的行为必然是残暴的:“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奉我”“一人之产业”,并“视为当然”。进而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3.《原君》作为一篇声讨封建帝王专制独裁统治的檄文,它给人们哪些有益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提示:在《原君》篇中,黄宗羲首先提出“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这个天赋人权的命题,即每个人有争生存求幸福的权利,而这个人权却被君主剥夺了。那些君主“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君主个人把天下当成了私产,将“天下为主,君为客”颠倒成“以君为主,天下为客”。他揭露了君主“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的罪恶。从秦始皇到康乾盛世,黄宗羲第一个这么深刻地揭露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罪恶,喊出了“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口号,第一个把皇帝当做“寇雠”“独夫”,这对以后的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审美鉴赏——培养你的情趣《明夷待访录·原君》中,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振聋发聩。黄宗羲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卢梭”,其思想在近代中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有着自己的历史渊源。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可以视作黄宗羲这一思想的直接渊源。而稍后荀子所提出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对君民关系的形象化的描述。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到黄宗羲这里,对这些传统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明确了“君”、“民”两者之间的根本与衍生、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而不再是使用“贵”、“轻”这类性质模糊的形容词,也不再使用表面形象,而是用具有一定逻辑性的、定性明确的词汇确定了两者之间不容颠倒的关系。这一贡献是传统儒家“君”、“民”思想所未能够达到的高度,突破了传统儒家思想阐述问题流于经验主义、缺乏逻辑思辨的缺陷。从这点来说,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源于传统儒家思想,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发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君主观。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具体分析一下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可以看出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涵。首先,在“君”、“民”的相互关系中通过对“主”、“客”的相对界定承认了两者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同时也有利益的对立。他用“主”、“客”来界定两者之间事实上的矛盾。其次,“天下为主”强调了“天下”是根本,天下之人的利益是优先的,但因其数量巨大无法同时行使其权力而不发生冲突,因而需要找出能代表其利益的执行者,具体表现为君的存在。相互关系中“天下之民”居于无可置疑的主动地位,其利益是不可侵犯的。再次,“君为客”强调“君”居于次要地位,君是在保障民的利益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相互关系中“君”既然居于从动地位,那么假如君权被不当使用以致侵夺了天下之民的利益,也即君、民之间的地位本末倒置的话,根据君“客”、民“主”的原则,也就意味着“天下之民”有权依据自己的利益去更换“君”,以更好地代表自己的利益。最后,既然君为“客”,那么就意味着君的存在目的要围绕着天下之民这个“主”而展开,也就是说君是为天下之民服务的,其存在的依据与最终目的都是天下之民的利益。因而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黄宗羲指出“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一语道破了君的真实地位和应然目的。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依据“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原则,黄宗羲对社会现实中君权的滥用做了极为严厉的批判;根据“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前提,推出“立君为天下”的结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为前提,黄宗羲描绘了“天下之法”的宏伟蓝图,强烈反对当时社会现实中被他视为“一家之法”的法律。其思想的深度和可延伸度都是传统的思想所不能达到的。知人论世知识整合文本精研栏目链接
本文标题:【金版学案 同步备课】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配套课件(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原君(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318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