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大道之行也》说课课件(余)
大道之行也《礼记》唐元中学:余容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课流程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难点四、教法与学法六、教学过程五、学情分析七、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三、教学重难点四、教法与学法五、学情分析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二、教学目标这篇文言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作者追求的是安定、和平、幸福、平等的生活。学习本文要理清:“大道”、“大同”和“大道之行也”三个概念。本文文字不多,全文只有107个字,文短意丰,把人们追求和奋斗千百年来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交待的明白、清晰,句式整齐,适合朗读。一、教材分析三、教学重难点四、教法与学法五、学情分析、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确定的相关依据课标要求:1、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应重视朗读和默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2、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背诵全文。1、重视诵读,力求读得好,诵得快;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1、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三维教学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一、教材分析三、教学重难点四、教法学法五、学情分析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二、教学目标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能当堂成诵。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难点: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与《大道之行也》中“大同”有无相似之处。设计意图:突出朗读,当堂成诵;对比阅读,培养对比分析的习惯。一、教材分析研三、说教学重难点四、教法学法五、学情分析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二、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拔法相结合探究创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法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设计意图: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课堂;反复朗读,树立背诵信心。三、教学重难点一、教材分析三、说教学重难点四、说教法学法五、学情分析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二、教学目标优势: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文言文学习,掌握和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字词。有活力,表现欲强。劣势:农村初中学生底子薄,本文内容较艰深,不宜要求过高,能理解内容大意即可,但一定要熟练地背诵全文三、教学重难点三、教学重难点一、教材分析三、教学重难点四、教法与学法五、学情分析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二、教学目标设计思路(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二)熟读成诵,积累词语,探究大同思想(33分钟)八读课文:正确朗读,理解文意,探究内容,互动释疑,当堂成诵。(三)练习反馈,课外延伸(5分钟)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写作背景相关资料;熟读课文。教师:课前准备视频音频资料:孙中山“天下为公”题款;《大道之行也》音频朗读。民族、民生、民权天下为公——孙中山假如同学们到南京旅游,一定会去中山陵。那里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地。在中山陵的大门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生前题写的四个大字——“天下为公”。这四个字是孙中山先生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题写的最多的一句话。它包含了孙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最完美的社会构想。那么这四个字究竟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被孙先生奉为一生理想?其实,它最早出自于我国一部儒家经典著作——《礼记》。我们不妨走进这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的典籍,共同寻找答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文章出处和背景(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为补充,教师点拔.)一读课文,正确朗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设计意图:流利朗读,为理解文意作铺垫读准下列字音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编纂()门闩(wéijǔmùguānfènwùzuǎnShuān学生自读,注意字音和停顿。学生齐读,读准字音和停顿,体会感情。二读课文(默读),试译短文•1.结合书下注释圈点勾画,翻译课文•2.小组互助答疑,交流讨论•3.教师适时点拔、引导,运用多媒体显示相应注解,加深印象。自主学习掌握文意设计意图:注解较清楚,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阅读,树立阅读文言文的信心.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皆有所养:矜: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关键词语解释通“举”推荐,选拔培养供养老而无妻的人职分,指职业憎恶不必藏于己: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人不独亲其亲:私藏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亲,意动词,以……为亲。用如动词,这里可以译为奉养、赡养。亲,名词,指父母。不独子其子:子,意动词,以……为子。这里用如动词,可以译为抚育。子,名词,指子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所终,终其天年,养老送终。所用,为社会效力。所长,顺利成长。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动用法亲:以……为亲;子:以……为子词类活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译文: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译文:(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译文: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三读课文,自主背诵•背诵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吟诵经典,为全文背诵创造条件。四读课文,探究课文第一层(第一句)第二层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三句)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第四句)总结语,大同社会的局面大道之行也单个学生表演读,其余学生听读课文,理一理文章层次。学生齐读短文第二层。“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人人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天下为公天下无贼五读课文,探究课文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对理解“大同”含义很关键,有水到渠成之效六读课文探究课文•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男生读,议一议。我们该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七读课文探究课文•文中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呢?女生读,议一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八读课文体验反思•讨论:“大同”社会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小组组员对比阅读,互动释疑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两者都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丰衣足食的理想社会。思考•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请用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选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在对比中理解大同社会形态。展开想象,描绘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鼓励了学生大胆的奇思妙想。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洪秀全1911年4月24日林觉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康有为:小康“大同”与“小康”•如今国家也提出先要领导人民实现“小康”水平。•小康一词,出自《礼记》,据传乃孔子所言。其中《礼运》篇,描述西周初期的社会景象,表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这一篇,孔子提出了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个是大同,一个是小康。比较起来,大同理想里说的是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亲其子,亲和子而又不独,因此是全社会都要共同关心的对象;而小康,则只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以家庭为单位。练习反馈巩固落实新知识,当堂成诵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大道理)B选贤与能(“与”通“举”)C讲信修睦(培养)D是谓大同(指理想社会)2、翻译句子⑴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⑵盗窃乱贼而不作————————————————————————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盗窃乱贼而不作而两狼之并驱如故AB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不足为外人道也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d大道之行也4、按课文原句填空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使老有所终,—————。⑵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亲:⑴——-————⑵————————子:⑴——————⑵————————6、孟子有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本文哪句话意思相同?——————————————————————————————————————7、试背全文。(根据文章层次,比一比,赛一赛)课外作业比较阅读•继续背诵全文。•课外阅读《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一文,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拓展视野。课堂小结本文也许是世界上最早关于理想社会的文献,这其中凝聚了多少中华民族的智慧,又折射出中华民族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康德说过:“世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肃然起敬,一是深邃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的道德良知。”我们相信,终究有一天,我们会实现这个理想。让我们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而求索。激励学生从小关注社会,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恳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教,提出宝贵意见————
本文标题:《大道之行也》说课课件(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432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