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节溶液考点梳理一、溶液的基础知识1、溶液的概念、组成、特征二、溶液的分类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三、溶液的量度——溶解度1、固体溶解度2、气体溶解度3、溶解度曲线4、溶液的配制5、乳化现象和乳化作用6、计算碘酒食盐水澄清的石灰水盐酸溶质溶剂●要点1溶液的概念和组成均一稳定混合物1.溶液的特征:的、的。2.溶液的组成:和组成(能形成溶液的基本要求:该物溶质溶剂质能够在溶剂中溶解,才能形成溶液)。指出下表各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P36溶质和溶剂的确定)碘(I2)NaCl氢氧化钙HCl酒精水水水不饱和溶液:在一定下,在一定量的里还能再溶解某种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下,在一定量的里不能再溶解某种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点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定义:温度溶剂温度溶剂2.检验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溶质溶质向溶液中加入该种溶质,观察是否还能溶解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要点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特别注意:只有指明、时,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一定量的溶剂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升高温度增加溶剂一定温度4.饱和溶液与溶液稀浓的关系饱和溶液与溶液稀浓________(填“有”或“无”)直接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但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一定比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浓度大。温馨提示①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②溶液一般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色。无1.四要素:在一定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时所溶解的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外因)。●要点4物质的溶解度(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温度100克饱和状态。质量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和压强(2)固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信息:①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②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③交点的意义:某温度时的两种或多种物质溶解度________(一定要指明温度)。相等3.固体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表示溶解度随________变化趋势的曲线,纵坐标表示________,横坐标表示________。温度溶解度温度1.概念:在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时的。固体物质一般只受温度影响:增大变化不大①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硝酸钾(KNO3);;如氯化钠(NaCl);;如熟石灰[Ca(OH)2]。减小饱和状态体积数减小增大(二)气体的溶解度2.影响因素:①随温度升高而②随压强增大而温馨提示一般固体物质升温时溶解度增大,但对熟石灰来说,则刚好相反,升温时溶解度反而减小;降温时溶解度反而增大(这是一个特例)。●要点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计算;(2);(4)贴标签装瓶。步骤为:(1);(3)溶解(1)乳化作用:洗涤剂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这些小液滴很容易被水流冲走。汽油(2)除去油污的方法:①用;②用洗洁精、肥皂等乳化剂乳化。称量●要点6乳化作用②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饱和溶液)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是与之比。溶质质量溶液质量③配制与稀释●要点7有关溶液的基本计算(P153)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溶解度+100g水溶解度B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味精B.面粉C.食盐D.蔗糖2.下列四种条件下,二氧化碳溶解度最大的是()。DA.高温高压C.低温低压B.高温低压D.低温高压3.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CA.升温到60℃C.加入一定量的水B.恒温蒸发部分水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固体【例1】(2013滨州)下列关于溶液和乳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思路点拨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A、B正确;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现象,C错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D正确。答案C考题研究考点1溶液的概念和组成C2.现有一杯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倒出一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剩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B.剩下溶液的溶质为5gC.剩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D.剩下溶液的溶质为10g1.(2013佛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溶液一定是均一、无色、稳定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的溶质一定是固体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实战体验考点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考题研究[例2](2012年湛江)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解析:甲、乙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升温时饱和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B考点3溶解度及其曲线考题研究[例3](2013年广东)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_____B(填“”“”或“=”,下同)。(2)将t3℃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B。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NH4Cl29.437.245.855.265.65.(2012梅州)下表是NaCl、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2)20℃时,将4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g。NaCl136(3)4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NH4Cl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填序号)。②④①升高温度②加溶质NH4Cl③加水④恒温蒸发水考点梳理一、溶液的基础知识1、溶液的概念、组成、特征二、溶液的分类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三、溶液的量度——溶解度1、固体溶解度2、气体溶解度3、溶解度曲线4、溶液的配制5、乳化现象和乳化作用6、计算例1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D溶质碘高锰酸钾溶剂水汽油酒精水汽油溶解性不溶易溶可溶易溶不溶溶液溶质溶剂硫酸铜溶液盐酸足量锌与稀硫酸氧化钙加入足量水中HCl气体水硫酸锌水例2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例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质可以为固、液、气三态物质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B硫酸铜水水氢氧化钙P36溶质和溶剂的确定例4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2回答问题: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C、D图1图2例5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比KCl的溶解度大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C.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KCl可得到33.3%的KCl溶液D.在50℃时,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温度/℃1020304050KCl30g33g35g38g41gKNO321g31g45g65g88gB(2)t2℃,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3)t2℃时,50g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b中混有少量的a,想要得到纯净的b的方法是;(5)如图2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c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氢氧化钠后,烧杯A中析出晶体,原因是:例6图1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c(填“>”、“<”或“=”);图1图2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温度升高,c溶解度减小=bac75g降温结晶
本文标题:中考总复习溶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486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