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第十七讲:先锋精神与小说创作
第17讲先锋精神与小说创作教学目的1、了解先锋小说的产生的背景2、体会作品的精神和内涵3、了解先锋小说的意义教学重点掌握先锋小说的文化背景和精神内核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一、先锋小说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何谓先锋精神?先锋小说的开端及代表作家先锋小说的探索发展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及其意义1.何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2.先锋小说的开端及代表作家80年代中期: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马原、莫言、残雪三个层面: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3.先锋小说的探索发展格非:叙事迷宫的构建孙甘露:极端的语言实验余华:对人的存在的探索的发展4.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及其意义进入90年代之后,先锋作家们降低了探索的力度,而采取一种更能为一般读者接受的叙述风格,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结合,这标志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先锋小说可以被看作是80年代的文学状态向90年代的文学状态转化的契机,它的出现改变了已有的文学图景与文学路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二、小说叙事美学的探索:《冈底斯的诱惑》作家简介:马原辽宁锦州人。1970年中学毕业后到辽宁锦县农村插队。1974年入沈阳铁路运输机械学校制专业学习。1976年毕业后到阜新当钳工。1978年考入辽宁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进藏,任记者、编辑。这段时期的经历是他创作的重要素材。1989年调回辽宁,任沈阳市文学院专业作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首次把叙述置于故事之上。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冈底斯的诱惑》、《西海无船》、《虚构》等,长篇小说《上下都很平坦》等。他是“先锋派”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在形式上作了认真的尝试,吸取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技巧,特别是结构主义的影响。他把故事结构分解重组,时空关系不断跳跃,背景氛围有意抽空,造成阅读的陌生化,显示着小说观念的根本变化。他的“叙述圈套”名噪一时,用叙述人视点的变化来展示作品真实与虚构的转换突出小说的叙述功能。在叙事形式的实验之外,他的行文中有不少喻,关于人的本质的寓言设置。(1953—)《冈底斯的诱惑》作品的艺术特点“元叙事”手法:有意识地追求一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拼合与组装的小说结构:有头无尾,被抽去因果关系的神秘的故事片断。三、小说语言美学的实验《我是少年酒坛子》作家简介:孙甘露原籍山东,生于上海。1967年上小学,1976年结束学校生活。1977年进当地邮政局工作。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发表《访问梦境》开始引人注目。随后的《我是少年酒坛子》和《信使之函》使他成为一个典型的“先锋派”。1989年成为上海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他对小说创作进行了诸多探索,他试图颠覆所有“强加”于小说的形式规范,特别是对叙事话语的实验,使他的写作变成“反小说”的修辞游戏。梦呓般的话语却给人每年明丽舒畅的感觉,对事件的永恒性与存在的瞬间性的哲学思考以文学语式书写出来。(1959-)《我是少年酒坛子》作品艺术特点超现实主义式的语言:诗情的舞蹈改变了小说语言严格的行军。语词不再指向现实,它们从表意功能中滑脱,成为一些自由的语象。语词与语象的冥想与游戏:对惯常的反讽设置,若隐若现的故事远离了现实世界的遥远背景,剩下的是玄思冥想的神秘世界。四、残酷与冷漠的人性发掘《现实一种》作家简介:余华原籍山东高唐。生于浙江杭州,长于海盐。父母都是医生。1973年小学毕业,1977年中学毕业,曾在一家镇上的医院任牙医。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福盐县文化馆。处女作《星星》发表在《北京文学》1984年1期。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研究生班。现定居北京,从事专业创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鲜血梅花》、《在劫难逃》、《世事如烟》、《古典爱情》、《黄昏里的男孩》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他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早年的小说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以极其冷酷的笔调揭示人性丑陋阴暗的角落,罪恶、暴力、死亡是他执着于描写的对象,处处透着怪异奇特的气息,又有非凡的想象力,客观的叙述语言和跌宕恐怖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对生存的异化状况有着特殊的敏感,给人以震撼。然而他的长篇小说的创作(都是在90年代以后)与80年代中后期中短篇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使他享有盛誉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逼近生活真实,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了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死亡仍是其一大主题,极端化处理仍时隐时现。(1960-)《现实一种》作品艺术特点冷漠的叙述者:刻意追求“无我”的叙述效果“沙漏”式的小说布局:显示出一种解说观念的意图,并在情节上取消了故事的起因混乱和暴力场景:对另一部分“真实”的象喻。五、小结本章介绍了先锋小说的背景、意义及代表作家,并以马原、孙甘露、余华的几部作品为例向我们展示了先锋小说区别于传统文学的,在叙事、语言等层面的艺术特征。
本文标题:第十七讲:先锋精神与小说创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51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