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文号:深府〔2009〕15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深圳市人民政府二○○九年八月二十一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根据高技术产业发展客观规律,做出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大决策。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深圳高新区)十余年开拓创新,有力推动了深圳高技术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成为国家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和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试点园区。当前,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时期,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超前规划,及早布局,是深圳高新区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增强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依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和《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编制本专项规划。本规划覆盖的空间范围包括深圳湾、留仙洞、大学城、福永北-沙井南、光明、石岩、观澜、龙华、坂雪岗、宝龙、碧岭、坪山(深圳出口加工区)、葵涌、大鹏等园区以及市政府划定的其他高技术产业发展区域,面积185.6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用地76.1平方公里。规划期至2015年。本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圳高新区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行动纲领。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深圳高新区弘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的创新文化,以开放创新引领园区建设和产业集聚式发展,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稳居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列,技术创新名列前茅,为深圳率先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高产出高效益集约化发展成绩显著。2008年,深圳高新区以全市约19%的工业用地、12%的从业人口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328亿元,占全市的63.32%。其中,深圳湾园区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50.63亿元,工业增加值155.45亿元,税收36.52亿元,净利润35.24亿元,单位面积产出居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首位。深圳高新区有力带动了全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企业做大做强国际化水平日益提高。深圳高新区孕育生长出一批优势突出的骨干企业,产值超亿元企业230余家,其中超百亿元企业9家,超千亿元企业2家。数字视听、软件、医疗器械、互联网、新能源等产业国内一流,通信产业集群全球领先。比亚迪加速国际新能源技术革命的进程,腾讯跨入全球互联网企业第一方阵。华为、中兴双双跻身世界通信设备制造业四强,标志着一个新的通信强国正在崛起。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优势突出。深圳高新区强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2008年,区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14588件,主导或参与研制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239项,每万人年度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97件和32件,PCT(专利合作条约)申请量位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包揽了国内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前五名,华为PCT申请量居全球企业之首。创新基础应用支撑能力建设不断加强。深圳高新区突出创新能力建设的战略地位,着力突破公共创新资源匮乏的瓶颈。首创虚拟大学园,建成深圳大学城,筹建南方科技大学。创办独具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汇聚香港及内地知名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开展大跨度宽领域国际合作,着力打造全球第一个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创立资本与项目对接的创业投资广场。借力国家资源,开放式建设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高新区和华为、中兴、先进技术研究院已被中组部批准为第二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创新资源的聚合辐射,有力提升了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承载能力。同时,还应当清醒地看到,深圳高新区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创新基础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不强,核心专利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低端环节比重偏大;园区发展不均衡,产业分布零散;发展空间不足,基础与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组织结构不统一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二)面临形势。金融危机加速全球技术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危机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引发对重大技术突破和产业变革的需求,为深圳高新区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使产业升级转型,抢占新能源、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制高点,参与全球竞争带来重要机遇。世界科技园区进入了产业与社会功能综合发展的新阶段。科技、经济与社会人文融合发展,使得激发活力的创新环境、便利的商业环境、充满机遇的投资环境以及宜居的生活环境成为科技园区的重要特征。把握发展特征,创新发展理念,统筹规划,为深圳高新区建立创新引领、产业联动和人文支撑的发展新模式创造了重要契机。区域竞争加速资源流动与重组。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形成全球区域性创新中心,创新资源已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协调互动、竞相发展。北京、上海、陕西、四川等省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全国政策优惠、配套完善、环境优美、集聚式发展的高科技园区迅速崛起,深圳高新区保持领先地位面临着日益增大的竞争压力。深圳高新区肩负新的历史使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深圳高新区加快发展,《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和《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要求推动深圳高新区转型升级,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政府各部门及相关区不断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各园区整合资源、创新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深圳高新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新时期。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圳高新区规划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解放思想,打破束缚,先行先试,科学发展,更加注重开放合作与内生发展相结合,更加注重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更加注重产业优化与空间布局相结合,更加注重园区提升与城市功能相结合,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高技术产业集聚式发展,切实加快新型高科技园建设,实现整体跨越,支撑深圳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引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二)基本原则。1.全面统筹,继承发展。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统筹园区内外协调发展,统筹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导向,进一步发挥改革先锋的机制优势,独特有利的区位优势,开放包容的文化优势,创新创业的人才优势,举全市之力共建深圳高新区。2.开放创新,聚合资源。面向全球,走开放式创新之路,瞄准世界领先高科技园区,借鉴超越,大力吸纳全球创新要素,广聚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集成放大,加快形成国际级创新科技基础设施和研发集群,倍增区域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技术内生力、向心力和辐射力。3.优化整合,产业集聚。发挥各园区比较优势,科学布局,突出重点,着力提高产业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重点发展与提升改造并重,延伸产业链,占据价值链高端,促进产业集聚,打造若干强势产业集群,形成国际产业分工和竞争新优势。4.空间拓展,生态示范。完善土地资源管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利用互联网虚拟空间,拓展新业态产业空间,扩大周边功能合作空间。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乘势而上,抢占先机,为高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保障。5.以人为本,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产业生态与人文关怀并重,工作、学习、生活三位一体的新型高科技园,突出人才的基础地位,发挥人才的核心作用,推动深圳高新区向知识生产为主转型升级,促进各园区经济、社会、人文和谐发展。三、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一)战略定位。1.全球高技术产业重要增长极。面向世界,有效利用全球资源,开放式建设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华为和中兴为龙头,进一步扩大通信产业集群的全球领先优势,推动互联网、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打造软件与服务外包、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大幅提升,形成高技术产业全面大发展的良好态势,建成现代产业体系模范区和全球高技术产业重要增长极。2.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核心区。以全球视野创新发展方式,广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创新能力,将深圳高新区率先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创业活跃、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区域,成为深圳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区域。3.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探索高科技园区发展新路径,推进管理模式、科技金融、深港澳科教合作、城市更新、土地功能混合等体制机制创新,成为深圳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积累经验。4.新型高科技园示范区。推动人文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三态合一,建设生态优良、和谐发展的新型高科技园,不断缩小特区内外二元化差距,促进城市功能均衡发展和优化升级,实现人与经济、文化、社会、自然协调发展,探索深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二)发展目标。总体目标:用5年到10年时间,将深圳高新区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高科技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至2012年,基本形成各园区资源流动和分工协作机制,明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新建和提升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孵化器、加速器和专业园,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产业。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市的38%,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的65%以上,主导或参与研制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近1000项,每万人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48件。至2015年,形成各园区功能互补和均衡发展态势,建成完善的公共技术与服务体系,发挥在某些高技术领域的全球产业主导作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4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的近70%,年产值过千亿的企业3家,主导或参与研制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近2000项,每万人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60件。四、主要任务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加强国际、国内合作,深化深港澳科教合作,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推动产业集聚式发展。(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原始创新,强化集成创新,大力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研究开发、知识产权与标准化同步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原始创新。依托深圳大学、大学城和虚拟大学园成员院校、先进技术研究院,加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提升基础科学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支撑能力。集成创新。促进境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技术联盟发展,支持交叉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关联配套技术的联合开发,催生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提升系统集成与协同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企业对国际先进技术进行跟踪、学习和关联性分析,抓住关键环节,引进关键技术、设备和人才,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关联配套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整体技术的系统突破,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二)提高对外合作水平。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面向世界,加快推进国际化,面向全国,拓展合作新空间。国际合作。发挥深圳国际科技商务平台的集成放大作用,促进政府和民间对外交流合作,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吸引国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来深圳发展,强化深圳高新区对国际创新资源的承接、互动与融合能力。支持企业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建设生产基地,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国内合作。进一步吸引国家和地方创新要素在深圳高新区聚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密切与国家部委、中央直属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强与国家高新区和广东省高新区的交流互动,以深莞惠紧密合作为契机,形成珠三角高技术产业带的核心。深港澳合作。利用香港高等教育密集、金融发达、投资活跃和高端人才聚集的优势,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加强与港澳大学、研究机构和科学园区的合作,促进深港澳科技、资本、人才流动便利化,将深圳高新区建设成为技术创新的高地,创业资本的沃土,高端人才的驿站。(三)优化园
本文标题: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524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