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知识转移动态模型
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知识转移动态模型姓名:周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李元旭20070410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知识转移动态模型作者:周瑛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许小虎.项保华.Xuxiaohu.Xiangbaohua社会网络中的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5,(10)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它可分为信息搜寻、知识吸收、创新与应用三阶段,不仅取决于内部的知识积累还取决于外在的社会网络环境.社会网络通过关系要素、结构要素、社会资本等对吸收能力的搜寻、吸收和应用阶段都产生影响.2.期刊论文李西垚.张晓炜.刘衡.LiXiyao.ZhangXiaowei.LiuHeng外包中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5)外包合作是代工企业获取外部知识以及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来源,而代工企业的吸收能力对知识的成功转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在外包中哪些因素将影响代工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研究表明:代工企业自身的先验知识、组织学的意愿和能力、外包合作方的信任水平和沟通程度、研发投入状况等与其在外包中的吸收能力密切相关.3.学位论文张红兵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的研究2007虚拟企业是在新的全球经济竞争形式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而逐渐演化形成的一种新型组织模式,它能够使决策者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虚拟企业中各成员企业之间的交互体现了一种“知识”的相互转移流动,而目前却很少有对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进行系统的研究文献,因此,本文借助于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对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进行深入的研究,无疑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本文首先澄清了虚拟企业的内涵,并对知识转移现有工作进展进行了评述,其次分析了虚拟企业中成员企业之间知识转移的机理,然后对成员企业之间知识转移的能力与风险做了深入分析,接着对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的最终目标--知识发酵进行了相应的阐释和探讨,最后构建出支持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的一个信息技术平台框架--基于WEB2.0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系统,从而最终为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的研究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指导框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层次进行了归纳和梳理,然后结合物理学理论,创造性的提出了知识势差的概念,并详细的阐释了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的内在机理。2.系统的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能力进行论证和分析,并构建出了相应的知识吸收能力模型和知识溢出信号模型框架。3.对虚拟企业中各成员企业之间知识转移的风险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预防机制,从而大大提高虚拟企业运作的成功几率和效率。4.结合知识发酵模型,对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的各发酵要素:知识菌株、知识母体、知识酶、环境、知识和信息技术、进阶知识、知识发酵吧进行逐一归纳和梳理,并创造性的从个人层面、成员企业层面、虚拟企业层面三个维度阐释了虚拟企业的知识发酵过程。5.突破现有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理论的研究领域,将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互结合--构建出基于WEB2.0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系统,从而进一步的扩展了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范围。4.期刊论文肖小勇.XIAOXiaoyong组织间知识转移实证研究——基于企业网络的视角-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7)在企业网络背景中,以学习为目的的合作关系的社会聚合程度对知识源组织发送知识的动机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知识接受企业的合作范围对自身的知识吸收能力有重要的正向影响,知识源与接受组织的共同努力有利于知识转移背景的改善,因此,企业网络可以提高组织问知识转移的效率.为此,合作中的落后企业一方面可以利用关系的社会聚合程度增进知识源知识转移动机与信心,一方面可以通过扩大合作范围提升自己的知识吸收能力.5.学位论文疏礼兵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以企业研发团队为例2006本文以企业研发团队为例,试图回答两个基本问题:第一,研发团队内部的技术知识是如何实现转移的?第二,哪些因素影响到研发团队内部技术知识转移绩效的提升?它们的相对影响程度如何?围绕上述两个问题,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上述两个基本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在文献研究与实地访谈的基础上,揭示了企业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机理,归纳出知识转移的两类典型机制;②以知识转移过程观为背景,从知识转移基础结构视角构建了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模型,结合20家企业35人次的实地访谈修正了概念模型;③以信息产业、医药化工业和传统制造业企业研发团队为实证调查对象,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五省(市)范围内选择11个城市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67份,获取有效问卷127份;④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企业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实际状况,并检验实证资料对研究假设的支持程度。经过上述研究工作,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企业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核心是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知识的传递和吸收促进知识的学习和新知识创造。企业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是团队成员双方互动,并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实现的结果。(2)企业研发团队内部技术知识转移可以通过文档传递和人际互动两类典型机制来实现。(3)不同产业、不同研发强度、不同知识存量水平的研发团队知识转移存在部分显著性差异,不同年资个体对于研发团队知识转移认知也存在部分差异。(4)知识特性、转移意愿、传授能力、关系信任、知识距离、吸收能力对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有直接影响,而知识转移机制则对上述影响关系具有部分调节作用。上述研究结论对于企业、团队和个人开展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实践启示:第一,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组织内部知识转移,实现企业内部知识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组织竞争优势确立奠定基础。第二,企业可以依靠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盘活和挖掘组织的知识资源,加速自主创新进程,具体措施有:搭建研发团队内部技术知识创新和学习网络、建设与维护研发团队内部技术知识库、鼓励员工组建并参与各种技术知识社群、适度加大企业研发强度等。第三,从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角度设计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提升对策,包括培养团队成员的知识吸收能力、团队成员的构成优化、基于关系信任的团队文化氛围建设、选择恰当的知识转移机制等。第四,企业研发团队成员的知识学习需要建立集体绩效观念,在研发团队内部主动当好老师和学生的双重角色,通过个人努力促进知识网络位置的中心化。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企业研发团队为分析对象,揭示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机理与内在机制。(2)从知识转移基础结构视角出发,设计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3)基于三大产业五省(市)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企业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对影响程度。知识转移问题的研究在国内还很年轻,本文也仅仅是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未来的研究需要从多方面来完善知识转移理论体系;对企业内部不同团队之间知识转移的实证研究;以营销团队、生产团队为例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探索团队内部知识转移与知识创新以及组织竞争优势的关联关系等。6.期刊论文徐笑君.XUXiaojun跨国公司总部向在华子公司转移知识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管理学报2010,7(6)分析了跨国公司总部的知识传播能力、传播意愿、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移渠道的丰富性、子公司知识吸收能力和吸收意愿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研究发现,民族文化差异和冲突是影响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重要障碍,民族文化差异和冲突对总部知识传播能力、子公司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关系的具有调节作用,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提高跨文化知识转移效果的措施.7.学位论文徐辉团队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2009作为知识管理活动过程的重要一环,知识转移正成为许多组织构筑竞争优势的关键基础。团队作为企业的基本单元,团队知识管理问题的重要性勿庸置疑,团队知识的有效共享、转移和创造是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然而,如何改善团队内部的知识转移仍是许多企业持续面临的困惑。本文首先回顾了团队隐性知识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接下来,本文借鉴经典的SECI模型和Hedlund二维模型的主要观点,建立了知识转移的团队学习模型;并结合影响因素的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团队内部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定性地提出了4个关于团队内部隐性知识转移主要影响因素的假设。然后,本文在实证研究部分对所提出的4条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问卷设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经检验,本文所提出的4条假设均得到了验证:第一,完善的文档传递和人际互动关系对团队内部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作用。第二,团队成员的知识转移意愿对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团队成员的知识转移意愿越高,团队内部隐性知识转移效果也越好。第三,团队成员的知识转移能力对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团队成员的知识转移能力越强,团队内部隐性知识转移效果也越好。第四,网络特征对于团队内部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强关系联结、充分的信任和高质量的沟通对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若干对企业界的建议。这些建议包括:(1)充分利用知识转移媒介,完善知识转移的渠道。(2)不断鼓励员工进行共享活动,建立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为团队成员知识转移意愿的提升提供必要的制度基础。(3)通过培训和经验交流提升团队成员传授知识的能力;开发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员工勇于尝试创新,提倡干中学,进而强化团队成员的知识吸收能力。(4)建设互相信任的团队文化,建立集体绩效观念,鼓励团队成员通过频繁交流和紧密合作,集体学习和共同提高。最后,本文对该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了本文的创新点,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局限以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8.期刊论文张睿.于渤.ZHANGRui.YUBo技术联盟知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8,26(5)基于知识转移过程理论和技术联盟过程中所呈现的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了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概念模型.通过实际采集的数据对技术联盟过程中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采用简效适配测量与绝对适配测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模型数据进行整体适配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转移实施过程显著影响知识转移效果;对于潜在变量知识转移实施过程来说,知识转移投入、知识转移方式和知识转移情境适应性对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联盟双方的信息对称性对组织知识识别能力有正向显著作用,组织的知识识别能力对知识转移实施过程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通过正向显著影响知识转移方式而对知识转移过程有间接的促进作用;知识源的知识转移能力和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情境适应性有正向的积极影响.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路径以及促进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效果的对策建议.9.学位论文李娜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2009本文旨在找到影响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促进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知识转移。本文首先对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了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对我国企业的总体效果,然后在学者们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知识特性、接收方特性、联盟特性三方面提出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效果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与假设,运用对苏州地区企业的相关调研数据,对该所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我国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我国企业的动机、中外管理差异、沟通机制、控制机制影响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的效果。最后针对实证检验结果以及现实依据
本文标题: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知识转移动态模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53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