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2《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18《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主备人:吴娟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教材分析《世说新语两则》包括《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两篇短文。这两篇课文虽然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为浅显,而且有一定的故事性,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咏雪》写东晋谢家子弟咏雪的故事,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写了“礼”与“信”的重要性,表现了陈元方的聪明机智、正直不阿。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课作为学生初中所学第一篇古文,在第一册乃至初中文言文学习中都有重要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习摩景状物、刻画人物的手法2.过程与方法::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归纳主旨。重点讲解文中的疑难字词,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学习摩景状物、刻画人物的手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咏雪》一、创设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雪花纷飞的图片(学生赏析),你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喻好呢?学生自由回答:像杨絮、梅花••••••既然这样,你们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喻雪花吗?二、作者作品介绍1、刘义庆(403—约443),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录》。2、简单介绍《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3、文题解说《咏雪》选自《世说新语》中“言语”一门(专题),《咏雪》即歌咏白雪、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和线索。三、初读课文(学生试读)1、正音、辨形谢太傅.()雪骤.()差.可拟()柳絮.()无奕.女()韫.()2、感知节奏2四.诵读课文,理解大意,归类整理1.教师范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师要一句一句范读。范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正确停顿;(2)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师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3.(过渡环节)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将军王凝之的妻子。4.疏通文意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儿女”“俄而”“欣然”“拟”“未若”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5.归类整理文言知识(此环节引导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可放在课下交由学生自己整理)(1)古今异义词:“儿女”古: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指儿子和女儿。“因”古:凭借;今:因为(2)省略句:谢太傅(于)寒雪日內集。(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3)判断句: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4)倒装句:撒盐空中差可拟。(空中撒盐差可拟)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所似何)(师需明确这几种情况在疏通文意时的具体应对方法。)五.合作探究,研读赏析1、文中第一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且文化气息浓厚)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补充交待谢道韫的身份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赞赏。4.用“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为什么?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参考:(1)前者写的好,因为雪的颜色和形态跟盐相似(形似);后者写的好,因为雪的飘飞和柳絮的飘飞接近(神似),后者有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2)咏雪名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3)拓展:运用比喻想像写作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问题设计)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归纳:由“形似”到“神似”!让学生尝试比喻句的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3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时适时师生共点评!六、课堂小结《咏雪》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同时也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希望我们大家的生活也能如此富有情调。七.齐读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八.布置作业:1.背诵《咏雪》2.巩固重点字词解释及句子的翻译九、板书设计咏雪盐(形似)雪(比喻)柳絮(神似)▬▬意境美教学反思:4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一、导入《咏雪》一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文学才华,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东汉时期的七岁儿童,看他如何机智维护父亲尊严、驳斥“无信”“无礼”之人。二、解题《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题目中的〝期〞是〝约定〞的意思。三、初读课文(学生试读)1、读准字音:太丘舍.去()尊君在不.()2、感知节奏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四、朗读课文,理解大意,归类整理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重要字词在旁边注上拼音)(强调〝不〞----通“否”。)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熟练后分角色朗读。(要读出人物语气,教师适时点拨)3.复述故事大意。(明确讲故事,不是翻译)4.疏通文意:(1)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去”“乃”“期”“委”等。小组一起讨论解决。(2)班级交流,逐句翻译课文。疑难字词,教师加以强调,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3)师生共同明确这则短文的重点词句,并识记5.归类整理文言知识(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2)词类活用:(词性不要求学生掌握,重点掌握词意)期日中---期,名词作动词,约定门外戏---门外,名词作状语,在门外友人惭---惭,形容词作动词,感到惭愧(3)古今异义词:〝期〞古:约定今:日期〝去〞古:离开今:到……去〝委〞古:丢下,舍弃今:委托〝引〞古:拉今:引导〝顾〞古:回头看今:照顾(4)省略句:(家父)待君久不至去后(友)乃至五.合作探究,深入理解1、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5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2、朗读描写元方语言的句子,说说表现了元方怎样的特点?(人物刻画)参考:聪敏、机智、懂礼识义,懂得维护家人的尊严,懂得为人之道,正直不阿等。3、“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参考:不守信用,〝无信〞〝无礼〞启发(在前面的基础上谈)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参考:如答失礼,理由可参考:元方批评友人无理,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是有错,也应以礼待之。如答不失礼,理由可参考:友人失约在先,是无信;友人骂元方之父,是无礼;对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5、假如第二天陈太丘与友人见面,请设想一下,他们俩各自能说些什么?(开放性试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做答,言之成理即可)六、拓展延伸古人是很重视仁义礼智信的,那么,“诚信”“礼貌”对今天的我们还有用吗?请联系实际谈一谈你自己的认识。(提示: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角度思考,如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师长朋友应该怎样?在考试的时候堂而皇之拿着参考资料是否就是“诚信”的体现呢?)七、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元方确实是聪明机智的孩子,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信与礼的重要性,诚信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并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让我们以信做人,以礼待人。八、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巩固重点词句解释及翻译九、板书设计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舍去(守时)过中不至(无信)做人要友人守时对子骂父(无礼)守信元方:怒斥友人,有理有据有礼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2《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13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