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新)我国保险行业的scp分析
1我国保险行业的scp分析1.保险业的历史(卜前东分析)(1)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1952年:外国保险公司完全退出中国保险市场。1955年:完全废除保险经纪人制度。1958年:全面停办国内保险业务。1980年:回复财产保险业务,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复业。1982年:回复人寿保险业务1984年:中国人民保险获准成立投资公司,可用部分保险准备金投资。1986年:交通银行组建保险业务部(中国太保的前身),打破了中国人保独家垄断经营的局面。1991年: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为交通银行保险业务部。1992年:首家外资寿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成立,引进寿险代理人制度。行业历史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相关行业21995年: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出台。1996年:开始分业经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业务分拆,组成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首家中外合资寿险公司——中宏保险在上海成立。2001年:大陆获准加入WTO,美国纽约人寿,美国大都会,日本生命人寿三家外资公司获得业务执照。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成立。2003年:保监会允许外资寿险公司提供健康险、团体险、养老金/年金险业务,取消外资保险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地域限制。2004年:第一家专业年金保险公司——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准筹建。平安保险在港交所上市。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5号”,对外汇管理政策进行重要调整,保险公司被允许用人民币自有资金购买外汇,进行境外投资。2007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07年公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针对重大疾病保险所涉及的病种定义做出了统一的规范。(2)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纵观我国保险业20多年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个以国有3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外资保险公司争相入市,多家保险公司竟争发展的保险市场新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保险业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中国保险业在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业务快速发展。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的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3年保费总收入达到38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相当于1999年的2.8倍;保险业总资产达到9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41.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8739亿元,比上年增长51.4%。2003年保险密度为287.44元,保险深度为3.33%,中国保险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2、市场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61家,其中中资保险公司24家,外资保险公司37家。按业务性质分,财产保险公司25家,人身保险公司30家,再保险公司5家,政策性保险公司1家。此外还有6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专业保险中介机构705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507家,保险经纪公司115家,保险公估公司83家,保险从业人员达到150万人。3、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等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股权结构得到优化,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经营管4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分别设立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把保险资金实行了专业化管理和集中统一运用。在探索保险资金管理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4、法律法规初步完善。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保险业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阶段。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中国保监会积极清理了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符的法律法规和规章。2002年颁布实施了新的保险法,与此同时中国保监会依据新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先后制定、修改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和制度。一个适合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逐步形成。5、保险监管逐步与国际接轨。偿付能力监管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建立了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符合中国国情的偿付能力监督制度框架初步建立。与此同时,实施了《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监管指标》、《财产保险公司分险种监管报表》以及《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等一系列监管规章。加强了保险业监管的制度建设。2.市场结构分析(杨晓彤分析)市场结构定义:主要是指外部各种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所在行业可能的影响,包括行业竞争的变化、产品需求的变化、市场细分的变化、5营销模式的变化等等。(1)市场集中度根据资料分析,下表为2012年我国保险“三巨头”寿险市场CR3值。保险种类CR1CR2CR32011年8.3%16.24%36.23%2012年8.85%15.31%31.65%(太保寿险平安保险中国人寿)据图显示,3大保险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总体呈集中下降状态。(2)影响保险行业进入的壁垒▲宏观经济发展水平数据显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与保险行业的发展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发达国家的保险行业的发展整体优于发展中国家。我国处在经济稳步上升阶段,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保险行业的市场需求也有所增加。但是,另一方面对保险要求的提高也意味着对技术成本要求的提高,意味着对资本壁垒、费用的进入壁垒也相应提高。▲保险行业市场主体状况基于保险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只有降低保险行业的进入壁垒,鼓励保险行业的对外开放,才能促进保险行业的发展。▲保险行业的监管能力国家的监管能力的强弱是降低保险行业壁垒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在鼓励保险业发展的同时应该兼顾我国对保险业的监管力度。6▲我国保险行业的进入壁垒不高规模经济壁垒:我国保险行业规模不大。市场容量壁垒:我国保险行业密度低,市场容量相对较大。产品差别壁垒:我国保险险种结构相似度大、差别小构不成壁垒。技术性壁垒:我国保险精算技术和管理水平都不高,构不成壁垒。(3)保险行业的退出壁垒保险行业的退出壁垒主要包括保险行业的沉没成本壁垒和和行政法规壁垒。▲沉没成本壁垒我国保险行业发展不完善。虽然保险行业属于服务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较少,但是我国保险行业仍存在较大的退出壁垒。▲行政法规壁垒国家针对每个行业制定的行政法律法规是影响其退出壁垒的重要因素。(1)保险行业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国家对其制定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我国保险退出壁垒较高。(2)我国保险行业的退出机制还没有较大发挥作用,也是构成我国保险退出壁垒较高的原因之一。3.市场行为分析(杨欣露分析)市场行为的定义: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它具体包括企保险进入壁垒分析7业确定价格的策略、产品和广告策略、研究开发和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等。1)企业确定价格的策略保险产品定价是指保险人在保险产品开发过程中,依据保险标的所面临风险的规律性、保险公司经营费用及经营状况、保险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而确定单位保险金额所应收取的保险费的行为。保险费率是保险商品的价格,是用于计算投保人向保险人转嫁风险取得保险保障所应付出的代价即保险费的依据,也是形成保险人用于承担赔偿或给付责任的物质基础即保险基金的依据,保险费率的厘定是否科学、公平、合理直接影响保险供求双方的切身利益。保险产品定价的原则尽管影响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费率的因素不同,厘定的依据和方法不同,但在厘定保险费率时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保证补偿的原则。保险人按厘定的保险费率向投保人收取的保险费,必须足以应付赔款支出及各种经营管理费用。保险的基本职能是通过补偿或给付提供经济保障,而保险费是保险人履行补偿或给付的主要来源,因此,保险人收取的保险费应能充分满足其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的需要,以保障被保险人的保险权益,并维持保险人的稳定经营。保险费率是保险人收取保费的依据,从实现保险基本职能的角度看,保险费率水平应与提供充分保障的要求相适应。否则,不仅8会危害保险经营的稳定性,而且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也会因此而受到损害。(2)公平性原则。保险费率应当与保险标的的风险性质和程度相适应。一方面,投保人所负担的保费应与其保险标的面临的风险程度、其所获得的保险保障程度、保险权利等相一致;另一方面,面临性质或程度相同或类似风险的投保人应执行相同的保险费率,负担相同的保险费,而面临不同性质、不同程度风险的投保人,则应实行差别费率,负担不同数额的保险费。(3)合理性原则。即保险费率水平应与投保人的风险水平及保险人的经营需要相适应,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费率过高,虽然有利于保险人获得更多的利润,但同时加重了投保人的经济负担,不利于保险业务的扩大;费率过低、,则会影响保险基本职能的履行,使被保险人得不到充分的经济保障。(4)稳定灵活的原则。保险费率一经确定,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和信心。但从长期来看,保险费率还应随着风险的变化、保险保障项目和保险责任范围的变动及保险市场供求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保险费率的公平合理性。9保险产品定价的目标1.生存导向型目标如果遇上生产力过剩或激烈的竞争,或者要改变消费者的需求时,保险公司要把维持生存作为其主要目标。为了能够继续经营,继续销售险种,保险公司必须定一个比较低的价格。此时,利润比起生存而言要次要很多。2.利润导向型目标利润导向型目标分为3类:获得最高当期利润目标、获得适量利润目标和获得预期收益定价目标。获得最高当期利润目标通常以一年为准;获得适量利润是指与保险人的投资额及风险程度相适应的平均利润;获得预期收益为预期的总销售额减去总成本。3.销售导向型目标采用销售导向型目标的保险人认为最高收人将会导致利润的最大化和市场份额的成长。收入最大化只需要估计需求函数即可。销售导向型目标又可细分为达到预定销售额目标、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目标、促进销售增长目标。4.竞争导向型目标10竞争导向型目标可分为市场撇脂策略和稳定价格目标。一些经营规模大、经营效率高、资金雄厚、竞争力强的保险人,有时喜欢制定高价来“撇脂”市场,而后通过逐步降低价格,将竞争者挤出市场或防止竞争者进入市场,即采用市场撇脂策略。一些规模大、实力雄厚的保险人,常以稳定价格作为定价目标,以避免激烈的价格竞争造成的损失。同时,也可通过稳定本身产品价格来稳定行业竞争态势,保持其优势地位,获得稳定收益。保险产品定价的方法保险定价方法是保险公司为实现定价目标而选择的厘定费率的方法。定价方法通常分为3类:成本导向定价方法、竞争导向定价方法和客户导向定价方法,如下图所示。2)产品和广告策略11保险产品策略。保险产品是保险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石。近年来,虽然各家公司都加大了产品开发的力度,然而,可供消费者选择的险种却很少,其根本原因就是模仿的多,创新的少,类同的多,差异化的少,无法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导致过度竞争和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然而,一种产品、乃至一家公司的产品不可使每一位消费者都满意。因为他们的情况千差万别,对保险保障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作为产品研发人员就得从市场细分开始,根据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定位自己的目标购买者,使开发的险种能满足目标消费群的需求。3)研究开发保险产品开发是指保险公司基于自身发展和保险市场需求及其变化状况的需要而创造新产品或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组合,以适应市场需要、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过程或行为。保险产品开发的基本原则a)市场性原则b)效益性原则c)合法性原则d)规范性原则保险产品开发的基本步骤a)形成创意b)创意优选c)综合业务分析12d)产品技术设计4)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目前保险行业的几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a)商业贿赂行为。保险业的商业贿赂主要表现形式为向
本文标题:(新)我国保险行业的scp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43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