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城市规划原理――第4章
第4章居住区规划居住区的概念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集聚地。居住区规划的任务根据上一层次规划和近期建设的要求,对居住区内各项建设做出综合安排,位居民创造一个经济合理的、能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方便、卫生、安宁、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居住区规划的原则■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气候、民族习俗、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并将其纳入规划。■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为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创造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第一节、居住区的组成和规模一、居住区的组成1.居住区的组成要素■物质要素:自然要素----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植被等。人工要素----住宅、公共设施、小品、市政公用设施等。■社会要素:社会制度与组织、社会道德与风尚、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修养等。2.居住区的用地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3.居住区用地指标指标体系:用地比例指标(%)人均用地指标(平方米/人)---P516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用地构成居住区小区组团住宅用地45—6055—6560—75公建用地20—3218—276—18道路用地8—157—135—12公共绿地7.5—155—123—8深圳市标准小区组团别墅区130—180110—130低层20—2518—20多层18—2214—20高层10—137—10二、居住区的合理规模人口规模用地规模1.影响居住区规模的因素(P486)■设置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服务半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影响■居民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自然地形条件的城市的规模影响2.居住区合理规模:人口:3—5万用地:50—100公顷第二节、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一、居住区的规模分级1.居住区规模分级的理论根据■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需要■行政管理的需要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居委会城市分区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居住小区2.居住区规模分级按户数和人口规模可分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居住区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集聚地。■居住小区被居住区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组团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分级标准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户数(户)10000-160003000-5000300-1000人口(人)30000-5000010000-150001000-3000用地(公顷)50-10017-35≤15第三节、居住区规划设计一、基本原则与要求(P498)1.使用要求■方便居民生活(规律性活动)有利服务、管理■选择合适住宅类型■方便经营、使用、社会化服务■合理组织人流、物流2.卫生要求■日照、通风等物理条件■噪声、空气等环境污染■垃圾处理……3.安全要求(1)防火■防火间距保证■消防通道■室外消防栓设置R=150M……(2)防震灾■用地选择■安全疏散用地■区内道路平缓畅通,便于疏散■各类建筑严格按抗震规范设计(形体尽量简单)(3)人防(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建筑物应与地下管线规划密切配合。4.经济要求■节约用地■降低综合造价5.施工要求6.美观要求构思新颖、突出个性、体现特色、美化环境二、住宅及其用地规划布置1.住宅类型的选择■住宅类型及其特点(P502)■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层数进深长度层高■合理选择住宅类型符合国家居住建筑标准满足不同套型比要求因地制宜确定住宅层数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特点,符合居民的生活习俗结合地形,节约用地城市整体景观风貌的要求2.住宅的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行列布置:建筑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的布置形式。优:绝大多数居室朝向良好结构施工简单缺:处理不好会产生单调、呆板改进:a、山墙错落b、单元错开梯搂c、成组改革影响P504图18-3-2■周边布置:建筑沿街坊式院落周边布置形式P506图18-3-3a单周边c自由周边b双周边优:①能形成封闭小空间,便于组织绿化、休憩地②对于寒冰地区可阻挡风沙③节约用地,提高密度缺:①部分居室朝向差,炎热地区西晒②结构施工较为复杂,不利于抗震,造价会增加③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会造成较大的土方工程■混合式布置:以上两种形式的结合,最常见的往往是以行列式为主,以少量住宅式公建沿道路式院落周边布置,以半开敞式院落。P507图18-3-4■自由式布置:建筑结合地形,在照顾日照、通风的条件下,成组成团自由灵活地开置。哲学思想:规律中有变化,在变化中(灵活)有规律。①散立自由式:②曲线形P507图18-3-5③曲尺形④点群式3.住宅群体组合方式■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可以由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住宅(或结合公建)组合成组成团,作为居住区式小区,基本组合单元,有规律的发展运用。特点:分区明确、有利分期、面貌统一组团分隔方式(五种)■成街成坊组合方式成街的组合方式是以住宅(或结合公建)沿街成组成段成坊的组合方式是以住宅(或结合公建)以街坊为整体。■综合组合方式锦苑小区(用地16.47公顷,住户3280户)采用三种住宅群体的组合形式,形成两类不同特征的住宅院落空间。南北向带形的住宅院落设一至两个出入口,保证了院落空间的相当独立性与私密性,也是该住宅群居民的主要户外活动场所之一。另外,左右交错的绿地布局、中心的公共建筑安排与弯曲的道路线形形成了住宅区连续、变化的空间景观。4.住宅的群体空间组合运用建筑空间构图的规律以及建筑空间构图的手段,将住宅、公建、绿化、道路、小品等有机组成完整统一的建筑群。5.住宅群体组合与日照、通风和噪音的防治■住宅群体争取日照和防治西晒的方法P511■住宅群体组合提高自然通风和防风效果的规划设计措施P512■住宅群体噪声防治的规划设计措施P5126.住宅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住宅底层布置公共建筑:a.对住户干扰小(相对)b.本身对用房和用地无特殊要求.■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插入式、外接式、半插入式、院落式■空间的借用■少量东西向住宅布局■高低住宅混合布置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1.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P5152.指标确定千人指标-----以每千居民为基本单位㎡/千人座/千人床/千人3.规划布置原则:结合居民区规划结构,公共设施的布置应遵循分级、对口、配套以及集中与分散向结合的原则。居住区级(第一级):专业性服务,设施、规模大使用频度不高小区级(第二级):基层公共设施规模小,使用频度高组团级(第三级)4.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选址及规划布置1)选址方式■位于几何中心使用方便,均衡,货运有干扰■位于居住区出入口上下班使用方便■位于干道侧可服务于周边居民提高经济效益对区内无干扰区内居民使用略有不便2)规划布置方式■沿街线状布置■独立地段集中布置■线、片相结合4.居住区道路规划布置居住区级-------居住区的内外联系,居住区的主要道路车行道宽度≥9米红线≥20米小区级---------居住区次要道路,居住区内部的交通联系车行道6~9米红线采暖区≥14米(建筑控制线)非采暖区≥10米组团级---------居住区内支路,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路面宽3~5米建筑控制线宽采暖区≥10米非采暖区≥8米宅间小路------通向各户或各单元的小路,路面宽≥2.5米5.居住区绿地规划1)居住区绿地系统构成公用绿地公共设施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庭院绿地2)居住区绿地标准绿地率------绿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新区≥30%旧区改造≥25%公共绿地标准定义: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居住区≥1.5㎡/人小区≥1.0㎡/人组团≥0.5㎡/人第四节、居住区规划技术经济分析一、用地平衡表1、作用2、内容城市居住区用地平衡表(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用地面积(公顷)所占比例(%)人均面积(平方米/人)一、居住区用地(R)▲100▲1住宅用地(R01)▲▲▲2公建用地(R02)▲▲▲3道路用地(R03)▲▲▲4公共绿地(R04)▲▲▲二、其他用地(E)△——居住区规划总用地△——注:“▲”为参与居住区用地平衡的项目。3、各项用地界限划分的技术性规定■居住区用地范围■住宅用地范围■公共设施用地范围■住在底层为公共设施时用地范围■道路用地范围■公共绿地范围二、技术经济指标(P540)
本文标题:城市规划原理――第4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45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