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学前教育教师资格速记保教第1章学前儿童发展-9.2(16.12)
免费学教师就上对啊网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选、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要求考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知识和了解幼儿的能力。熟悉婴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和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了解幼儿。考生应理解婴幼儿发展的含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掌握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了解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如发育迟缓、肥胖、自闭倾向等。第一节婴幼儿发展概述考点1婴幼儿发展的过程☆☆一般将婴幼儿即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婴儿期(出生到1岁)、前幼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考点2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1.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婴幼儿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2.社会因素: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儿童自身的能动性:这是决定儿童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的又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考题预测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是()。A.儿童心理B.遗传因素C.生理成熟D.环境和教育【参考答案】D。第二节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考点1成熟势力说(美国格塞尔)☆☆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成熟和学习;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型式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考题预测新生儿心理发展的基础是()。A.儿童的本能B.儿童的生理成熟C.条件反射的出现D.儿童感知觉的发生【参考答案】B。免费学教师就上对啊网行为主义理论☆☆☆1.华生的行为主义主要观点:(1)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意象等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2)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行为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已知刺激能预测反应,已知反应能推断出刺激,这就是“刺激——反应”理论,华生否认遗传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和环境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主要观点: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强化是指通过某一事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某一积极刺激,使某一行为发生概率增加的过程;负强化是通过撤销或者终止某一消极刺激,使某一行为发生概率增加的过程。如果有机体在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行为反应将来发生的概率就会降低,称之为消退。惩罚是与强化相对应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指通过某一事物减弱某种行为的过程。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指施加一个消极刺激,使某一行为发生概率降低的过程;负惩罚是指减少一个积极刺激,使某一行为发生概率降低的过程。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观点:(1)交互决定观。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是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的。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性质。(2)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和创造性观察学习。并将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具体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真题再现(2015年上半年真题)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参考答案】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的理论。社会学习是个体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掌握社会知识、经验和发展他的个性的理论。班杜拉的社会理论学是以观察学习为核心而建立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提出两个理论:(1)交互决定观。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是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的。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性质。(2)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和创造性观察学习。并将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具体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考题预测下列现象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是()。A.狗见食物分泌唾液B.人类的“望梅止渴”现象C.铃声与食物经过多次匹配后,单独呈现铃声狗也分泌唾液D.白鼠由于按压杠杆得到食物奖励而增加继续按压的次数【参考答案】D。考点3精神分析理论☆☆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理论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免费学教师就上对啊网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人格结构理论和心理发展阶段理论。(1)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由原始的本能能量组成,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自我是由本我发展而来,它一部分位于意识,一部分处在潜意识之中。由于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使个人与能真正满足其需要的经验发生联系,必须通过自我的介入。超我由自我分化而来,是理想化的自我,大部分属于人格的潜意识部分。在正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平衡状态被破坏就会产生精神疾病。(2)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5个阶段,即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左右)、生殖期(11或13岁开始)。记忆锦囊:小两口(口唇,取关键字“口”)刚出门(肛门,取谐音)一个星期(性器,取谐音),就被余则成(电视剧《潜伏》,联想)生生(生殖,取关键字“生”)抓回来了。2.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埃里克森是美国精神分析医生,他的著名理论是人格发展的八阶段论: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本阶段发展任务为: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如果母亲对婴儿给予爱抚和有规律的照料,婴儿将在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到身体的康宁、环境的舒适,从而感到安全,产生信任感;如果母亲的爱抚和照料有缺陷,婴儿将产生不信任感。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为: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本阶段危机的成功解决,将会在儿童的人格中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认为,所谓意志就是进行自由选择和自我抑制的不屈不挠的决心。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危机,则形成自我怀疑的人格特征。顺利度过本阶段,对于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个人为未来的秩序和法制生活做好准备。第三阶段:学前期或游戏期(3~6岁)本阶段发展任务为: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在本阶段中,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他们便会发展较多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获得“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如果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表现受到成人的嘲笑和挖苦,他们就会产生罪疚感,丧失自信心。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在本阶段中,儿童进入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业的成功、家长和教师的认可、同伴的接纳都可以使儿童产生勤奋感。勤奋感占优势的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能体验到“灵巧和智慧在完成任务时的自如运用”,即能力的实现。如果儿童的表现不能合乎家长和教师的期望、本身不被同伴接纳就会对自己感到失望,体验到自卑感或无能感。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岁)埃里克森强调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在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中,青少年会体验到忠诚的实现,即尽管会遇到不可避免的矛盾,但也会忠于自己的内心誓言。这样,青少年最终能忠诚地献身于社会和职业。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本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青年如果能成功解决本阶段的发展危机,那么就会形成爱的品质;如果青年不能成功解决本阶段的发展危机,就会导致乱婚。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65岁)在本阶段中,个体已经建立家庭,他们的兴趣开始扩展到下一代;而且他们也非常关心各自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状态。在埃里克森看来,他们进入了繁殖对停滞的时期。此时,相应的发展任务便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这里的“繁殖”是一个意义相当广泛的词,不仅指生儿育女,关怀、照料下一代,而且还指创造新事物和产生新思想。埃里克森更侧重于后者。有的人即使没有孩子,但是他们在其专业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最终有所作为,亦能获得繁殖感。免费学教师就上对啊网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5岁以后)这是人生的最后阶段,发展危机是自我整合对失望,发展任务为: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拥有幸福生活,对自己持满意态度的人,当他们回首往事的时候,自我是整合的,体验到生活的美满和人生的完善,能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即智慧的实现。而那些在人生的旅途上留下太多遗憾和空白的人,则因无法重新选择而体验到深深的失望和厌倦。当老年人感到失望和厌倦时,应当面对现实,从另一角度去总结自己的人生,努力获得自我整合感。记忆锦囊:小英(婴儿,取谐音)和同(儿童,取谐音)学前(学前期)往岭(学龄,取谐音)南旅游,美丽的青(青春,取关键字“青”)城(成年,取谐音)山早中晚(成年早、中、晚)都是游人如织。真题再现(2014年上半年真题)照料者对婴儿的要求应给予及时回应是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生命中第一年的婴儿面临的基本冲突是()。A.主动性对内疚B.基本信任对不信任C.自我统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性对害羞【参考答案】B。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婴儿期(0〜1.5岁)面临的基本冲突是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考题预测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1)口唇期(0~1岁):婴儿的欲望主要是通过口唇的吮吸、咀嚼和吞咽等活动来得以满足的,口唇是这一时期快感最为集中的区域。(2)肛门期(1~3岁):这一阶段,排泄成为婴儿性快感的主要目标,婴儿从排泄活动中得到极大的快乐。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按时大小便的训练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3)前生殖期(3~6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产生性别意识,关注性别差异。表现在男孩出现了“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即男孩对自己的母亲感兴趣;女孩出现了“埃勒克特拉情结”,也称恋父情结,即女孩对自己的父亲感兴趣。(4)潜伏期(6~12岁):此阶段的时间很长,期间没有明显的性发展表现。这一时期,儿童失去对与性相联系的活动兴趣,而把他们的能量集中在其他的事情上。(5)生殖期(12岁至成年):在这一时期,个人的兴趣逐渐地从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变为异性关系的建立与满足,又称两性期。考点4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重点掌握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思维也开始萌芽,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是这一阶段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儿童的认知能力也逐渐发展,一个很大的进展是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儿童大约在9~12月获得客体永恒性。2.前运算阶段(2~6、7岁)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本阶段的特点:(1)泛灵论,儿童无法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常把人的意识动机、意向推广到无生命的事物上。(2)自我中心主义,儿童缺乏观点采择能力,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他们的思维受眼前的显著知觉特征的局限,而意识不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皮亚杰称之为缺乏免费学教师就上对啊网
本文标题:学前教育教师资格速记保教第1章学前儿童发展-9.2(16.1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6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