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近代文化史 教案
1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研究绪论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研究的回顾和思考(一)近现代文化史研究的三个阶段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20世纪初年到1949年为第一阶段,繁荣期为二三十年代;从1949年到2000年为第二阶段,繁荣期为80年代以来;新世纪以来为第三阶段。(二)重要研究成果述评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的研究成果,粗分为两大类:一是宏观的综合性研究;二是分门别类的相关学科研究。哲学史、思想史、文学史、艺术史、宗教史、教育史、出版史等等都是文化史的范畴。对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有两类人,一类是历史学家,他们更关注思想、文学、教育等文化现象在近代的变迁,关注这种变迁与社会结构变化的内在联系;另一类是各学科领域的专家,他们更关注微观的、技术性的变化。他们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这是史学家们所无法企及的。(三)新研究范式的尝试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的研究方法,受到年鉴学派、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的范式、文化研究的范式的影响。在新研究范式的尝试上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当然,这些尝试是否恰当值得思考。2二、中国近现代文化的特点(一)中学新教材中关于中国近现代文化特点的论述1、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急剧变化直接影响到近代文化。主要特点有:(1)中西文化碰撞激烈,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发生了矛盾和斗争,最终使封建文化发生动摇,中国传统文化在斗争中不断吸取先进文化,获得新生。(2)救亡图存是主题,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文学艺术上多有反映,中国的思想界更是显示出面对危局,不断探索救国之路的特点。(3)近代前期文化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其实质是追求民主与科学。(4)由于社会变化剧烈,中国近代前期文化的发展变化之快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快速变化也使文化本身在层次上不够深入,在内容上缺乏本质飞跃,在理论上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2、中国现代文化的特点(1)现代文化不仅仅以救亡图存为主要内容,而是追求光明,抨击封建传统,宣传独立自主和人民民主,由前期追求量的变化,应付突如其来的危局,升化到质的飞跃而讴歌、疾呼,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2)现代文化没有停留在前期“西学东渐”的简单重复与模仿上,而是结合本国国情而消化、发挥,并见诸于备条战线的实际行动。所谓“西学”,早巳不是启蒙思想,而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近现代文化的主流。(3)中国现代政局变化极大,文化领城呈现着巨大的变化,其内容和形式以及阶级属性,也同前期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最终与政治上国共两党的对峙取得了一致的趋向,代表共产党人意愿或受中共主张影响的文化成为进步的核心内容。3(4)文化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具有了真正的人民性,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望,也成为近代后期文化的一个主要内容。(二)龚书铎等人的论述1、龚书铎论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关于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作者以专文从四个方面(即文化冲突、文化核心、文化体系、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作了深入的考察:然通观全书,作者则尤为强调中西文化问题是“近代文化的主要线索”。这就是说,关于中西文化的论争(如“中体西用”、“全盘西化”、“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等等),是贯穿于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全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特征。2、首次全国性的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河南省史学会和《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编委会于1984年11月上旬联合在郑州市召开了近代中国的文化学术讨论会。有的同志用“古、今、中、外”四个字来概括它的特征。“古”和“中”都是指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今”和“外”则是指由于外来的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形成的近代文化。近代文化既有传统文化的遗产,又有西方文化的影响,集“古、今、中、外”于一体。它们之间相互渗透、融合、斗争,形成了多样性、变化性和复杂性的历史特征。有的同志认为,民族形式和中西揉合是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近代文化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萌芽、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近代资产阶级为了振兴中华,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吸收了西方文化,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西文化揉合的新文化。(三)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1.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始终是围绕着救亡图存而过行的,充满着爱国精神。近代中外文化的接触和交融,不是以正常的文化交流形态出现的,而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相中国人民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先进的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探索研究,始终围绕救亡图存的总目标而进行。2.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始终是以向西方学习为主题。近代中外的交流,交织着侵略与反侵略,先进与落后的矛盾。面对民族危机,为实现救亡国存的总目标,4中国人民不得不向先进的西方寻找真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迫使中国人重新认识自己的对手。向西方学习,就成为近代文化交流的主流。3.从程度上看,中外文化交流是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即由器物到制度到伦理,从表层-步步走向核心。从鸦片战争时的坚船利炮,到洋务运动时期的工艺格致;从甲午战后的法政哲学到五四时期的伦理意识,西方文化不断由浅入深,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导致了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启蒙和建立,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以及改良和革命运动的交替出现。4.从鸦片战争到马克思主义输入近百年间,欧风美雨竞相涌入,但始终没能在中国形成成熟、系统的近代文化体系,其原因有二:一是由于中国封建文化根深蒂固,阻力很大;一是近代中国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传播西方文化的主体力量资产阶级十分薄弱。5第一编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历程第一章物质层面文化变革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发轫于1861年初。当时留守北京议和的钦差大臣恭亲王奕欣,领衔上奏《统筹全局折》,经过王公大臣会商同意和咸丰批准,正式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从此,洋务运动便正式开场。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洋务派苦心经营十余载的新式陆军和北洋舰队一败涂地,清政府被迫于次年4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洋务运动从此而宣告破产。第一节学术回顾洋务运动持续的时间长达35年,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受到史学界的普遍重视。洋务运动可谓中国近代化的第一炮,可是这第一炮并没有放响,基本上是失败了,没有把中国改变成为独立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因而引起了对洋务运动不同评价的持续论争。一、1997年前国内的研究概况《历史研究》1997年第2期载姜铎:《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一文,其主要观点可供参考。二、1997年以后的研究概况1.关于洋务新政兴起原因、性质、地位的研究有了新观点(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虽然失败了,但它揭开了近代中国工业革命的序幕。加快了中国迈向近代现代化的进程,引起了近代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变化。①(2)“化西为中”,启动于洋务运动。在传统“旧学”中孕育着向近代“新学”转折的内在动因,但促成旧学解体并导致其发展方向变革的因素却来源于西学。然而,“化西为中”的历史过程却启动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一方面将自己的支点建①李广成:《试论洋务运动与中国近现代化》,《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6立在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学的“致用”基础上,一方面将另一个支点奠基在西学的“实用”价值上,从而发挥了沟通中学西学的桥梁作用,并由此引发了传统中学的近代转型。①(3)洋务运动发挥了近代文化启蒙作用。洋务运动的本意只是“西学为用”,但在近代文明规律的牵引下,这些活动却发挥了近代文化启蒙作用。两次鸦片战争后,面对中西文明的巨大差距,为了国家或朝廷的生存,洋务派发起了以“制器”、“求富”、“采西学”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其本意只是“西学为用”,但在近代文明规律的牵引下,这些活动却发挥了近代文化启蒙作用②(4)太平天国运动为洋务新政兴起造就了政治力量。洋务新政兴起的原因很多,太平天国运动为其造就了政治力量。以曾、李为代表的汉族官僚势力崛起,并延早期改良派入幕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坚定政治力量,其在军事领域与太平军争相采用洋枪洋炮,开借法自强之先声。太平天国起义的强大力量也使西方殖民者感到增强清政府统治力量的必要,这就为洋务新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③(5)洋务运动缘何姗姗来迟20年的原因。1840年以后中国未能抓住时机进行改革,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才振作起来,进行洋务运动,就这样白白的浪费掉二十年的光阴。本文从六个方面来探讨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君主专制制度的内部阻抑;儒家文化的固有阻隔;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自守政策;民众对政治的淡漠;英国政治重心暂时转移。④(6)洋务运动动因: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人物积极从国外引进军事装备和机器生产,师其所长,夺其所恃,并极力把这一思想主张付诸于实践的具体体现。⑤(7)洋务运动是中国人民探索实现现代化的开始。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的重大课题,而对此问题的探索则开始于洋务运动。这主要在于鸦片战争后,登上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除了具有一定权力,为洋务新政开展提供了一定平台外,同时还在于其思想及行动都表现出追求现代化这一光辉前程的起点。⑥①王先明:《洋务运动与传统中学的近代转型》,《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②汪林茂:《洋务运动再探讨:近代文明规律下不自觉的文化启蒙运动》,《江海学刊》2004年第4期。③吴多智:《试论太平天国运动对洋务新政的影响》,《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④喻维春:《洋务运动缘何姗姗来迟——近代中国历史变革迟滞20年的原因探析》,《皖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⑤邓国琴:《对洋务运动动因的再思考》,《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⑥谢晓雯,雷忠:《试析洋务运动的思想与实践》,《社科纵横》2007年10期。72.研究的领域更宽泛了(1)洋务运动期间社会过剩劳动力转移思想。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势必要从传统生产方式中分离出大量的过剩人口,这些人如何安置,是影响洋务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洋务思想家们的思考主要是:从长远看,惟有加快改革,依靠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吸纳社会过剩人口;从眼前看,一是借助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向海外移民,一是接着边疆开发时机积极向边疆地区移民,三是大力开展社会赈济;对于社会转型期非生产部门出现的过剩人口,尤其是官员、八旗的再就业问题,洋务思想家更是做了深入的考察和思考。只是由于清政府坚持保守的意识形态,在改革和稳定之间更偏好后者,致使这些的睿智思考没有成为现实。①(2)由卑洋、拒洋,转而学洋、通洋。清政府建立外交机构;开办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兴办机器制造工业;设立译书局翻译西书;……当时的这些重大政策调整和举措,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由卑洋、拒洋,转而学洋、通洋。其时创办的众多报刊又对文学作品(包括雅俗共赏的小说)产生广泛需求。于是,此前仍保留着古代传统面貌的小说理论批评发生新变化,开始引进、借鉴西方小说理论。②(3)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研究。本书主要从中国现代化的角度来考察洋务运动,论述了时代变局与洋务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洋务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等。并对洋务运动的性质、失败原因以及历史地位等问题也有新的见解。③(4)洋务派的法律思想洋务派的法律思想。本书作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阐述了洋务派与洋务运动产生的必然性,并将洋务派的法律思想与近代新式企业管理、政治法律制度的建设、文化教育的发展等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说明了洋务派与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④(5)清代外债与洋务运动研究。本书以外债为切入点,从洋务运动着手分析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研究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特色,以及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依据。⑤3.关于人物研究的新成果。①周建波:《洋务运动期间社会过剩劳动力转移思想》,《经济科学》2001第3期。②刘良明:《洋务运动与近代小说理论批评的新变》,《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③周建波著:《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共301页。④李青著:《洋务派的法律思想》,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12页。⑤许毅主编:《从百年屈辱到民族复兴·清代外债与洋务运动》第1卷,经济科学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文化史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8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