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提升办学水平总体实施方案
第1页共16页提升办学水平总体实施方案中山市第二中学为继续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参照《广东省普通高中提升办学水平基本要求(试行)》的要求,特制定我校提升办学水平总体实施方案如下。指导思想:坚持素质教育,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内涵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健全教师专业成长制度及培养体系,逐步形成青年教师成长培养、学科名师和教育专家培育通道。积极构建多样化、特色化校本课程,形成特长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体实施方案:项目一:文化引领,建设文明校园项目负责人:钟和生一、项目实施目标1.通过精神文化建设,把全校师生紧紧凝聚在学校核心精神周围,形成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和激励每一位二中人志远情高、自强不息。2.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对学校全体师生形成一种规范、约束功能,让每位成员都知道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不该怎么做,让遵守制度成为每位成员的自觉行为。3.通过物质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气息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使师生置身其中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4.通过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成为目标高远,道德高尚,品行高雅的人。二、主要内容1.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和谐、进取的精神文化。第2页共16页2.完善规章制度,构建规范、科学的制度文化。3.加强环境建设,塑造整洁、优美的物质文化。4.完善三项文明(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课间)建设的制度、评价、反馈、表彰体系。三、项目实施过程安排1.总结积淀学校精神文化参加人员:钟和生、梁红妹、王学元。召集人:钟和生总结、确定、阐释学校“理念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内涵。在通过广泛讨论,征集教职工、学生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的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已经确定了学校办学理念、核心精神、校风、教风、学风等,充分体现了建校以来,蕴藏着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学校的“理念文化”的每一项内容的内涵进行阐释,让学校的理念文化内容深入到每一位二中人心中,成为师生“激发潜能,走向成功”的精神力量。2.完善制度文化建设参加人员:李雄杰、钟和生、吴祥明、何彩霞、王曙东、周正祥、刘朝晖。召集人:钟和生。实施过程:(1)修订、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并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一个凸显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学校特色的科学、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体系。编印《中山二中教师管理制度》和《中山二中学生管理制度》。3.以创“单元板块”文化为基点,多层次、立体化构建优美、高雅的学校环境文化参加人员:李雄杰、钟和生、吴祥明、高伟权、周正祥、刘朝晖、何彩霞、王曙东、王学元、邱士福、粟深知、彭红兵。召集人:李雄杰。实施过程:(1)校园整体环境绿化、美化、人文化。根据实际情况,对学校各功能区第3页共16页进行系统设计规划。确定主题,进行全面文化氛围的打造,意在不断激励全体师生执着追求、奋发向上。(2)对校徽、校服、校旗、校歌、学校雕塑、荷花池等的文化内涵进行阐释,使全校师生理解其内涵。(3)班级(教室)文化。以班训为主题,以自主创新为原则,以整洁优美为目标,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包括以国旗、班训为引领,以班级主题板报评比为阵地,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名人名言、警句、班级学习生活等各种园地板块为阵地,形成整洁、愉悦的班级文化氛围,给学生健康、活泼、向上的班级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文明、高雅的空间学习、生活、成长。(4)宿舍文化。加强学生宿舍管理,通过开展文明宿舍评比,自主管理等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努力营造团结、友善的宿舍人文生活环境,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高品位的生活习惯,为今后成才成功打下坚实的生活基础。(5)楼道文化。根据不同楼房特点,选取以图片、园地、名人伟人照片、各种现实教育活动照片、资料展示为主要内容,创建既富有教育意义又能美化环境的楼道文化,让师生步入楼房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并从中受到启迪和感悟。(6)节日文化。利用好具有教育意义的特殊日子,如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家感,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7)社团文化。发挥好学校广播站、文学社、合唱团、体育队、美术组、青年业余党校等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团组织建设,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8)办公室文化。创建整洁舒适、文明向上、快乐温馨的工作环境,开展文明办公室评比活动,要求办公室用品摆放合理、整齐有序,张贴教育名人字画、条幅、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责分工等,强化室内整洁,营造整洁舒第4页共16页适的工作氛围和书香高雅的教师(办公室)文化环境,提升教师工作、生活、学习品位,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感染和教育学生,从而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4.“三项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课间文明)”评价建设参加人员:李雄杰、钟和生、吴祥明、刘朝晖、何彩霞、王曙东、王学元、年级主任、班主任、宿舍管理人员、学校团委学生会召集人:王曙东实施过程:(1)学校以班级“三项文明”评比建设为中心,开展文明习惯的养成和责任教育。(2)开展“告别陋习,倡导文明”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行为规范,自觉养成珍惜自己、关爱他人、维护社会的良好习惯。通过黑板报、宣传专栏、摄影比赛,影像资料等,学习文明礼仪,实践文明礼仪,把“见面问声好”作为每个学生的必备素质,常抓不懈,形成习惯。(3)开展“尊师爱生”主题教育活动,强化感恩教育,构建和谐校园。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教育学生学会知恩,学会感恩,学会报恩,感激父母养育之恩,老师教育之恩,社会关怀之恩。(4)创建班级文化特色,利用班级文化引导学生文明守纪、和谐团结。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窗口,又是校园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阵地,班主任应发挥自身的智慧与才能,运用团队力量和学生主体,创设班级主导价值,形成自己班级文化特色,让学生身处其中,陶冶德性,完善人格。(5)加强文明宿舍建设。引进新黄埔青少年军校教官进行管理,共建德育基地,实行宿舍管理新形式。宿舍学生值日实行值周班制度。值周班级负责宿舍的值日工作,德育处、学生会、团委会、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共同负责对值日学生的管理。(6)抓好各项制度检查落实和班级“三项文明”评比(课堂文明、宿舍文明、课间文明)建设的情况的反馈工作。评价方式:通过资料核对,确认完成的各项内容;进行观察考评,确认学第5页共16页生的文明程度。通过“三项文明”评比,推动“三项文明”建设。项目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何彩霞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逐步转型,各种难点亟待突破。为了落实“强队伍,精管理,优课堂,兴科研,重人文,铸品牌”内涵发展的新要求,通过“关键问题”的解决而带动相关问题的突破。在中山市推行基础教育区域性“精品课程”建设背景下,启动中山二中精品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的研究。一、研究目标突破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核心问题,提高学校教学核心竞争力:1.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框架内,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找到“抓手”。2.充分发挥有效教学研究的引领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研究水平找到“支点”。3.着眼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壮大优秀骨干教师队伍、培育名教师、名学科提供有效“平台”。4.着眼于应用,着力于实效,形成研、训、用“三位一体”教改新机制,为教师培训探索新“途径”。5.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真正实现减负增效,为学校教学质量全面、可持续提高注入长效“动力”。二、主要内容“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研究作为集教学观念、师资、资源、方法、技术、制度和效益于一身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教学观念更新、教师素质提高、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优化、信息技术整合、管理制度改革六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观念更新,要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反思,逐步形成讲科学重实效,既符合时代潮流又不脱离教育实际,既与时俱进又相对稳定,既张扬个性又基本统一的课程教学观念,为精品课程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教师素质提高,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的任务驱动,培养和造就一支骨第6页共16页干教师队伍,同时在他们的带动和帮助下,实现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建设起结构合理、德能兼备、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的、确保教学质量的教师队伍。三是课程资源建设,在精心选择教材、精确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处理教材、改编教材,制作精彩的多媒体课件,编制精当的辅导、训练和检测材料。四是教学方法优化,要构建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群,通过要领阐释、课例演示、点评提示进行总结和交流,特别要注意探索教学形式和方法优化动态组合的策略,确立教学方法的优选程序。五是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要充分而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相关课程资源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建立互动交流的信息平台。六是管理制度改革,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学校各学科教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推进教学协作,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区域性学习共同体。上述六方面的内容并非平行、并列,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方法优化是两项主体——即课程资源库和教学方法群工程,教学观念更新与教师素质提高是渗透其中的观念与队伍两条暗线,信息技术整合与管理制度改革是支撑主体的技术和行政两座工作平台。三、项目实施进程(一)实施阶段1.启动阶段(2008年下半年)根据《中山市推行基础教育区域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方案》制订《中山二中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方案》,确立工作目标,明晰工作思路;2.试点研发阶段(2009.1-2009.12)根据启动阶段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经验,学校各学科根据中山市精品课程指导委员会设计精品课程总体框架和《中山市“精品课程”评选方案》,开展精品课程开发研究。3.试用阶段(2010.1-2010.12)市精品课程指导委员会根据各镇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试用单位,将已研发的精品课程应用于教学实践(每项精品课程试用单位不少于5个);收集第7页共16页反馈信息,了解精品课程的适应性及实际效果,发现需要改进的问题。各镇区、直属学校推出第一批精品课程样例,同时进行全市性精品课程评选工作。4.全面研发阶段(2011.1-2012.12)根据上一阶段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完善精品课程研发工作方式;在第一批精品课程投入试用后,市教研室指导镇区开发镇级精品课程,镇区指导学校开发校级精品课程,使更多的老师在研究中提高,同时为市一级精品课程建设提供资源。各科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全面铺开,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5.扩大应用及完善阶段(2013.1-2013.12)建设我校精品课程应用试点班;组织参与精品课程研发的老师深入基层,指导精品课程的试用,并收集意见,不断修改完善,使之切合学校和学生实际。(二)具体实施过程和方法1、理念导向一个项目能够务实地、深入地、持久地推行,必须建立教师对项目有正确的认识基础上。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正式启动之前,学校把该项目确立为2008-2012学年学校工作计划重点推广工作之一,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李雄杰校长向全体教师作了动员讲话,在教学工作会议上,学校精品课程负责人向全体科组长和备课组长阐述了学校推动此项目的重要思路和实施方案,布置了各科组的精品课程建设的工作安排。2、学习和培训精品课程建设对于学校老师来说是一项陌生且庞大的工程,老师们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学校为让老师们充分了解精品课程建设,特组织了一系列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活动一,印发精品课程学习资料给老师进行学习,包括《中山市基础教育区域性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方案》、《中山市基础教育区域性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研究问题解答》、《中山市基础教育精品课程评选办法》。让每位老师对精品课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活动二,组织在首批精品课程建设中获奖的科组课程主持人传授经验,促第8页共16页进科组之间的交流
本文标题:提升办学水平总体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86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