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88重性精神病管理培训材料
基本公共卫生重性精神病管理培训材料窑店中心卫生院李莎第一部分重性精神病的基本概念、分类一、重性精神病的基本概念•重性精神病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病。二、重性精神病分类•重性精神病共分为六类:1、精神分裂症2、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3、偏执性精神障碍4、双相情感障碍5、癫痫所致精神障碍6、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平常我们所指精神病主要是精神分裂症,也是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疾病。第二部分重性精神疾病的现状重性精神病现况(一)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精神卫生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重视,关系到人类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繁荣,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据调查:我国重性精神病发病率为1%,按此计算(患病数=辖区内15岁以上人口总数×患病率1%),全市共有重性精神病人3万左右。平昌县应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7000余人,目前经精神病专科医院诊断并上网统计管理3000余病例,远未达到国家统计分析要求管理的比例,管理率仅达42.86%,全国仅重性精神病之一的精神分裂症就有780余万,患病率达6.5‰。多数为青壮年发病。重性精神病现况(二)•精神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基本个性的改变,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及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障碍,病程往往迁延不愈,呈缓慢进展,使患者的精神生活和社会功能受到严重损害,为社会以及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负担。•由于缺乏相应的精神卫生常识,如何预防精神病人的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如何应对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行为,如何促进精神病人的康复?如何营造和谐平昌、平安平昌、幸福平昌的形势不容乐观,今天,与大家一起讨论如何进行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与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为普及精神卫生防治知识、减少患病者的耻辱感和社会歧视,加大国家对相关精神卫生知识政策的宣传,引导病人及家属树立治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不断更新和提高病人及家属和基层精神病防治工作人员的精神卫生健康理念,积极创造一片有利于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而努力。第三部分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措施前言•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项全新的又有相当难度的工作,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上下一心、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定方案、大力宣传、明确职责、慎密筛查、强化管理、逗硬督查,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已收到明显的成效,一、组织领导成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具体由疾病预防控制股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县疾控中心具体负责全县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落实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乡镇卫生院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队,走村入户调查核实诊断并管理,从而保证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落实。二、精神疾病管理实施方案•编定了《临洮县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实施方案》,并根据《方案》制定当年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计划(见方案和计划)。三、宣传大力宣传精神卫生知识,营造关心、关爱精神病人的氛围。既往人们通常认为精神病的必然结局是精神活动的全面衰退,且不可逆转,因此对治疗和康复持较为悲观的态度,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抗精神病药物的不断推陈出新及各种康复措施的应用,改变了精神病患者的状况,尤其是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开展,使人们看到了精神病的更多转机,只要措施得当并持之以恒,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可以获得基本正常化的生活,因此认为“患了精神病一辈子就完了”的观点是不成立的。宣传•精神病患者是容易受歧视的群体,我们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和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精神病人的康复意识,让大家了解和掌握精神病康复知识,使全社会都来关心、理解和帮助精神病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使精神病人真正康复,必须是躯体、精神、贫困三者的康复。因此,为了达到使更多的精神病人好转和康复,加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2010和2011全县印发精神卫生知识宣传资料10余万份,乡镇卫生院设宣传台,进行面对面咨询和宣传,每年接受咨询5000余人次,召开乡村村民大会,与教育部门沟通协作,利用健康知识课,每学期讲精神卫生知识不少于1学时,通过以学生为载体将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到家庭。四、患者的发现、筛查和登记•管理的对象: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半年以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症状,且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事实上,现实中有相当部分精神病患者未到专业的精神病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而实际又具有重性精神病的症状,实际情况是我县无精神病专科医生和专业的医疗机构,不具有诊断证明的资格和资质。按省卫生厅《关于做好全省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必须做好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排查工作,但要如何做好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发现筛查工作呢?第四部分重性精神疾病诊断治疗(略)重性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略)•重性精神疾病有六类,精神分裂是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疾病•症状:幻觉(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妄想(被害、关系、夸大、罪恶、疑病、嫉妒、钟情)•被动体验•思维联想障碍•行为障碍•情感平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注意障碍•自知力障碍第五部分确诊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重性疾病管理目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作为重点管理人群应首先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并随访,患者检出率2013年要达到3‰,,患者管理率80%、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70%、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稳定率60%;个案管理•对已经明确诊断的病情基本稳定患者,根据患者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心理社会功能特点与需求,通过评估患者的功能损害或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阶段性治疗方案,以及生活职业能力康复措施(又称“个案管理计划”)并实施,以使患者的疾病得到持续治疗、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得到恢复,实现帮助患者重返社会生活的目的。资料信息管理•所有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管理治疗工作的人员,在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将有关资料、信息交资料管理员集中管理,不得据为己有,不得丢失、自行销毁或拒绝归档。各乡镇(地名)卫生院、县疾控中心应当确定专人负责管理患者个案资料,不得泄漏相关信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出院信息反馈•各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在征得患者本人,或监护人或近亲属同意并签署《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应在患者出院时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出院信息单》每月定期送达通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疾控中心返回到各乡镇卫生院,上网并对患者进行网管理。确诊患者登记•各乡镇卫生院收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出院信息单、精神疾病线索调查表或专业精神病医疗机构出据的出院证明等后,填写《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等相关信息并将患者信息录入上网。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基础管理职责•(一)参与精神疾病的管理机构有:•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所、乡镇卫生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村卫生室职责1.协助乡镇卫生院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线索调查、登记、报告和患者家庭成员护理指导工作。2.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3.定期随访患者,指导监护人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督促患者按时复诊。4.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乡镇卫生院职责•1.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村医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培训,并对其工作进行绩效考核。2.承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收集与报告工作,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线索调查并登记、上报县级精防机构;登记已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并建立健康档案。3.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导下,定期随访患者,指导患者服药。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社区患者危险行为评估,实施个案管理计划。4.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诊疾病复发患者。县疾控中心职责•指导督促•县疾控中心负责指导的督促各乡镇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负责对国家重性精神病网络系统管理,每天对网上的情况进行督查,每季度对各乡镇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常规体检、访视情况进行检查,负责年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考核。第六部分重性精神疾病的处置重性精神疾病危险性评估分级•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重性精神病患者应急管理•突发重性精神疾病,或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急剧变化,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对自身的伤害(自杀、自伤行为)、或者危害社会行为、或者出现急性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需要通过应急医疗处置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避免伤害和损失的发生或者减轻伤害和损失程度。应急处置原则•(1)合理:应急医疗处置判断要准确,方法要恰当,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2)及时:工作人员应该及时赶到现场,采取干预措施,尽可能缩短造成伤害和损失的时间。•(3)安全:采取的一切处置措施,均旨在保护患者、家属、周围人群以及实施应急医疗处置的医疗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公共和私人财物;必要时应联系当地公安机关协助。准备•1、应急医疗处置组•2、其他参与人员•3、设备和设施应急处置指征•1、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危险性评估在3级及以上,已经或可能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对财物和公共安全造成损失的患者。•2、自伤或者自杀行为•3、急性的或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药物中毒(自杀或误服),或者长期服药过程中出现的需及时处理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应急事件报告已经接受社区/乡镇管理的患者发生应急事件的,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可以向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乡镇卫生院报告。后者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报告上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情况紧急的,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可以直接向就近医疗卫生医疗机构报告。处置方式•1、现场临时性处置•2、门诊留观•3、紧急住院治疗应急处置常用措施•(1)、心理危机干预。•(2)、保护性约束。•(3)、快速药物镇静。如氟哌啶醇等,或加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用药后,应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4)、持续性药物治疗。•(5)、其他治疗。处置后患者管理工作•已经接受社区/乡镇管理的患者,在应急医疗处置结束后仍然在家居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乡镇卫生院按照要求进行患者社区/乡镇管理。•尚未接受社区/乡镇管理的本地常住患者,在应急医疗处置结束后仍然在家居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乡镇卫生院在征得患者本人,或者监护人或近亲属同意并签署《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后,按照要求登记和开展患者社区/乡镇管理。几种常见重性精神疾病的处置危重情况处置询问和检查有无出现暴力、自杀自伤等危险行为,以及急性药物不良反应和严重躯体疾病。若有,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几种常见危险行为的处置方法和原则•一、暴力攻击行为•1)、评估患者危险性。•(2)、非药物性干预措施。注意安全,讲究技巧,必要时身体约束。•(3)、药物快速镇静。•(4)、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几种常见危险行为的处置方法和原则•二、自杀自伤行为•(1)、阻止自伤自杀行为,救治躯体损伤。•(2)、快速药物镇静。•(3)、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几种常见危险行为的处置方法和原则•若无上述危重情况,应进一步对患者原有的病情进行评估。病情不稳定者•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病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对于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专科医师、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病情基本稳定者•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或在精神专科医师指导下治疗,经初步处理后观察2周,若情况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
本文标题:88重性精神病管理培训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87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