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14 城市与城市化(教师版)
2013年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专题14城市与城市化(教师版)【自主梳理归纳】一、城市地域形态地域形态团块状组团式条带状或放射状影响因素地形、市中心吸引作用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以及规划控制等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各片互不连属城市沿主要或地形区延伸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便于城市,有利于城市保护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主要缺点易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城市举例、合肥市、美国华盛顿、浦东新区市、洛阳市、西宁市、市【答案】平原交通线交通干线基础设施投资扩大规模环境自然成都市重庆市兰州宜昌【注意提示】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科技、文化、旅游业的影响,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城市地域沿高速公路,向环境优美的方向不断扩张,因此影响城市地域形态的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2.城市功能区(1)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2)主要类型: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商业区:多位于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靠近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3)特点: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注意提示】1.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的空间结构几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而城市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可以用下面框图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2.中心商务区就是城市中心位置?中心商务区就是城市中心位置,这样理解是不对的,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一般位于交通便捷、人口密集的市中心,但在有些城市例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又如多核心模式的城市,其中心商务区就不位于市中心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商务区是商业核心地区。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含义:城市中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模式、扇形模式、模式。3.形成因素(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影响地租的因素,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2)社会因素收入导致的分化;知名度或宗教(3)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4)发展变化: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答案】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同心圆多核心住宅区种族四、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划分(1)依据:。(2)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50万-100万人口中等城市——20万-0万人口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答案】城市人口规模2.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城市等级规模提供服务级别提供服务种类服务范围高大多低小少【答案】高大低少3.城市等级体系的分布(1)等级高的城市数目,相距较远;等级低的城市数目较多,距离。(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的。【答案】较少较近层层嵌套五、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___________、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城市化水平衡量指标:。3.影响:带来了的变化及生产、生活方式和等的巨大变化。【答案】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聚落形态价值观念【注意提示】为什么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六、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特点:其变化曲线为一条。(2)表现:①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②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答案】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后期成熟阶段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注意提示】1.图表法记忆城市化标志2.两类国家的城市化的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区别,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城市化水平不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多在50%以下。(2)城市化速度不同:发达国家较缓慢,甚至停滞,发展中国家较快。(3)所处城市化进程的阶段不同:发达国家处在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多处在加速阶段。(4)产业结梅不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多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多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5)发展趋势不同: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3.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不同表现阶段。郊区城市化:二战之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据统计,几乎4000万(占全美人口1/5)的美国人因变换工作及其他原因,每年至少搬家一次,而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大城市人口外迁出现了新的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出现了人口负增长。这就是说,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国外学者将这一过程称之为逆城市化。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接近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的。再城市化: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1980~1984年间,就有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等7个城市在市区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的再城市化。七、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改变自然地理环境要素(1)减少。(2)水质、水量和发生变化。(3)废渣影响城市。(4)出现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包括、水污染、和噪声污染。3.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答案】生物多样性地下水运动土地质量城市“热岛”大气污染垃圾污染【注意提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剖析高考真题】(2012上海卷)(十一)2010年,上海市近郊区与远郊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千米4684人和1388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80.2%和61.4%。郊区人口密度增幅远高于城区。24.1978年到2009年,上海市郊区和城区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以及近十年人口空间集聚的变化可以显示①城区工业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②城区居住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③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工业用地④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居住用地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5.近十年来,上海市郊区和城区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A.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急剧下降B.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比郊区弱C.远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近郊强D.近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远郊强【答案】24.B25.D(2012江苏卷)图13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图1325.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A.公路与铁路的兴建B.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C.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D.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26.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B.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C.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D.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化、城市等级及服务功能等相关知识和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2012江苏卷)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图6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读图回答l1-12题。图611.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C.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12.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A.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C.住宅区D.文化教育区(2012浙江卷)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9-10题。9.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地抑制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10.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状况B.产业结构C.人口政策D.自然环境(2012山东卷)27.(12分)图6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图6(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4分)(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考点归纳总结1】1.城市土地利用和主要功能区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形成形态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集聚成片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最基本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形成特征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位置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2.城市各功能区的合理布局一个城市能否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是否得到妥善、合理的处理,特别是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的合理组织。城市规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城市各功能区之间要有便利的交通。工业区内部要有便利的交通,工业生产本身需要多种设备与原材料,这些物质的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布局,以降低成本。居住区内部要有便利的交通,以方便居民生活。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2)在城市建设中,要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从工业区与城市的位置考虑:①出于经济、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考虑,通常把一些不宜靠近居民区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的远郊;②对城市有一定污染、占地多、货运量大、需要采用铁路运输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城市边缘;③在城区及居住区内,可安排一些污染小、用地少、无需铁路运输或运输量不太大的工业。从工业区与河流、风向的位置关系考虑:严重污染大气的企业一般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季风的垂直风向和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严重污染水体的企业一般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3)给城市留有发展余地。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城市的建设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虽然城市规模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城市的建设发展总会有一些现实条件下预见不到的变化,这就要求今天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功能区的组织上要为未来的城市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这样从短时间来看好像是浪费了城市利用空间,但却避免了后续发展中因某些功能区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搬迁改造困难,因而符合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关键,关系到整个城市能否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因此,在合理协调城市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要有便利的交通;(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
本文标题: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14 城市与城市化(教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9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