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语文题型及答题技巧.ppt
小学生阅读短文答题方法技巧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让学生先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引导学生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认真的阅读第二遍,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引导学生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答案表述的原则1、忠实于问题。弄明白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2、忠实于原文。“阅读题的答案一般都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注意: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答案表述的技巧1、摘取法。是指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学生只要原原本本把它找出来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2、整合法。学生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太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抓关键字词进行重新组合即可。3、归纳法。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全篇或理解上下文才能悟出答案。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表达出来。(做这类题目,答案书写要严格遵守答案表述的三原则,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一、字词部分-拼音类选择正确读音看拼音写词语注拼音1、看拼音写词语:要引导学生看清楚拼音再写,不能马虎,字体要写公正、规范,占好田字格。2、给汉字注拼音:此题易出错的是拼音出错,声调标不准确,要求学生要在心里默读几遍,感觉正确了再写。3、选择正确的读音:做这类题时,全部选项要看完再选,拿不准时可以用排除法的方式来做题。二、字词部分-查字典类数笔画查字法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1、部首查字法:如果两部分都是部首,那就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方法来提取。2、音序查字法:强调查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3、数笔画查字法:凡是查读音不知道、部首又不明显的字,宜用这种方法。三、标点符号的用法常用的十六种标点符号7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9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着重号、出题类型:“加标点”和“特殊标点的作用”容易出错的标点1、分号多用于排比或一小句话的停顿;顿号多用于词语的列举。2、使用引号应注意:(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2)、人物对话的三种形式(让学生掌握说话人在前、在中间、在后强调的重点是什么,以及说在不同位置时标点的变化。)①说话人在前,强调说话的对象,“说”后加冒号、引号。例:妈妈说:“你要好好学习。”②说话人在中间,强调说话人的相关情况,“说”后加逗号。例:“坚强点儿。”老师鼓励我说,“你能考出好成绩的。”③说话人在后,强调说话的内容,“说”后加句号。例:“喂!”她轻轻对我说,“我们的乐队里又增加了一只口琴,你听见了吗?”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突出强调或特殊含义。③表示特定称谓或特指。④表示否定或讽刺。①表示解释说明。②表示意思的递进。③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④表示声音的延长。⑤表示分项的列举分承。1、列举的省略。例:花园里的花很多,有红的、白的……2、内容的省略。3、引文的省略例: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4、说话断断续续。例: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海子拉着同事的手,说:“我想回家,看我娘……我三个多月没回…..”5、迟疑不定。例:爹对海子说:“海子,你……以后不到过节或放假,就不要回来了。”6、语意未尽或话没说完;例:受伤的指导员微弱地说:“你们要好好….”,突然他晕了过去。出题类型: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或者运用关联词造句。注意事项:首先让学生弄明白关联词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常见的关联词。一、并列关系: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常用关联词语:1、不是……而是……2、既……又……3、既……也……4、一边……一边……5、一面……一面……6、一会儿……一会儿……7、那么……那么……8、是……也是二、因果关系:分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常用关联词:1、因为……所以……2、由于……因此……3、之所以……是因为……4、既然……就……三、条件关系: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1、只要……就……2、只有……才……3、无论……也……4、不管……也……5、无论……都……6、除非……才……7、不管……都……8、不论……都……四、转折关系: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常用关联词:1、虽然……但是……2、尽管……可是……3、……然而……4、……却……5、虽然……可是……6、尽管……还是……五、假设关系:前一个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后一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的结果。常用关联词:1、如果……就……2、假如……就……3、要是……那么……4、要是……就……六、选择关系: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常用关联词:1、不是……就是……2、或者……或者……3、是……还是……4、要么……要么……七、递进关系: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常用关联词:1、不但……而且……2、不但……还……3、不仅……而且……4、不仅……还……5、不光……还……八、承接关系:后面发生的,紧接着前边。常用关联词:1、一……就……2、起先……后来……关联词语使用五忌一忌辨析不明。二忌搭配不当。三忌关联词语不完整。四忌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五忌关联词语表示的逻辑关系与句间的意义不一致。五、造句的方法一、把词语放在句中的不同位置造句。比如“勤奋”,放在句首可以这样造:勤奋的人值得敬佩;放在句中可以这样造:小明是个勤奋的孩子;放在句末可以这样造:人们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勤奋。二、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俯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在站在山顶俯瞰城市风光。”因为“俯瞰”就是有从上往下看的意思。三、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人说笑嬉闹,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如用“好像”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好像刀割一样。”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六、联系生活实际造句。(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平时要善于观察,积累造句素材,写完造句后要反复朗读和检查几遍,看是否有错漏字,标点是否正确,养成自我检查和提高的好习惯。)六、理解词语的方法1、扩充解释法:将词语进行适当扩充而对词语进行解释的方法。其中组词法是常用方法。如:欢乐——欢喜、快乐宽阔——宽敞、辽阔2、近义词解释法:用词语的近义或同义的词或词组短语等进行词语解释。如:增添——增加关怀——关心3、反义解释法:用词语的反义词或相反意思的词组短语等前面加否定副词进行词语解释。如:紧张——不镇定懦弱——不勇敢4、归类解释法:根据词义有概括性和模糊性的性质,对一些比较简单但又不好解释的词语可以采用把需解释的词语进行归类的方法进行解释。如:苹果——一种水果机枪——一种现代兵器5、比喻解释法:将词语与一些常见的、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用比喻句式进行词语解释。如:红色——像鲜血一样的颜色绿色——像树叶一样的颜色。6、功能解释法:用需解释词的使用功能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其中“形容xxx”是一种常见形式,如:马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人山人海——形容人非常多。7、联系上下文解释法:用短文的内容进行解释。【答题思路】感情色彩修辞手法细节描写写作手法+表现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七、关键词语在句中的表达效果八、句子的修辞和作用:(这类题学生容易辨析出所用的修辞手法,但具体的作用表达不准确)1、比喻:用xx比喻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2、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3、排比:使句式更整齐,节奏更明快,强调了(事物)的…,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5、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6、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7、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8、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9、对比:强调了……突出了……10、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九、句子的说明方法:(这类题学生容易辨析出所用的说明方法,但具体的作用表达不准确)①列数字:运用具体的数字,准确的说明……特点。例:这速度和地球的公转速度——每秒钟29千米差不多。②作比较:把...和...进行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例:织女星的亮度是太阳的50多倍,牵牛星的亮度是太阳的9倍多。③举例子:列举..的例子,使..具体化,通俗易懂,便于理解。例:晕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晕就代表将要下雨。④打比方:把...比作...,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生动性。例: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连接起来,正像一条两臂相等的杠杆。⑤下定义:揭示…..的本质属性。例:所谓的电子图书,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字、图像和声音进行压缩处理。⑥分类别:分类说明,使事物更清楚、更具体。例:《仙人掌》从仙人掌的自身结构和广泛用途两方面分类来介绍仙人掌。十、修改病句01修改病句的原则02常见的病句类型03修改病句四法宝1.保留句子原意,少改为佳2.防止以造新句来代替修改病句。1、成分残缺。句子不完整。2、重复啰嗦。成分累赘。3、搭配不当。词语与词语间搭配不当。4、次序颠倒。词语排列的先后顺序不合适。5、前后矛盾。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自相矛盾。6、用词不当。关联词、近义词用错。7、分类不当。把不是一类的归为了一类。8、表意不明。意思表达的不清楚,使人误导。9、不合事理。不真实。修改病句四大法宝成分残缺用词不当词序颠倒重复啰嗦增调删换十一、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答题技巧这样的问题,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十二、句型转换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一“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二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去掉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去掉疑问助词“呢、吗”等。4、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在结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4、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互换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间接引语(第三人称的转述)1、标点的变化:把引号去掉,冒号变成逗号。2、人称的变化:把引号里边的“我”——“他”,引号里边的“你”——对谁说就变成谁。(祈使句要加一个“让”或者“请”,让
本文标题:语文题型及答题技巧.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706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