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全国热作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全国热作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农业部目录二〇一一年九月九日一、发展成就与面临的形势.1(一)“十一五”热作产业发展成就.1(二)“十二五”热作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3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5(一)指导思想.5(二)基本原则.6(三)发展目标.6三、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8(一)天然橡胶.8(二)木薯.9(三)油棕.10(四)热带水果.10(五)其他热带作物.12四、重点任务.12(一)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良种苗木覆盖率.13(二)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13(三)加强加工和物流体系建设,促进热作产业化发展.13(四)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热作产业信息化水平.14(五)加强标准和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确保热作产品质量安全.14(六)加强灾害监测防控体系建设,提高防灾抗灾减灾能力.15(七)加强环境资源保护体系建设,提高热作可持续发展能力.15(八)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体系建设,提高热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16五、保障措施.16(一)加强组织领导.16(二)推动完善热作产业支持保护政策.17(三)推动体制机制创新.17(四)加强热作产业人才队伍建设.18“十二五”是推进我国现代热作产业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0]45号),扎实推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确保热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结合热作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成就与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热作产业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热作行业面对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二五”热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热带作物产量和效益实现大幅增长。2010年,热作总产量达1.97亿吨、总产值1950亿元、出口总额88亿元,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41.63%、56%和46.67%。天然橡胶产量达66.50万吨、产值160.66亿元,分别增长28.89%和115.56%;木薯产量达848.97万吨、产值42.90亿元,分别增长86.69%和46.22%;热带水果产量达2582.40万吨、产值141.24亿元,分别增长34.19%和34.95%;剑麻、咖啡、澳洲坚果等其他热带作物产量、产值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产业结构布局更加优化。热作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热区资源优势得到更好发挥,主要热作继续向优势区域集中,天然橡胶、木薯、香蕉、荔枝、芒果等优势产区和其他特色热带作物产业带初步形成,区域布局更趋合理。主要热带水果品种结构更加优化,熟期搭配更加合理,较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热作加工业和服务业稳定发展。---支撑条件明显增强。热作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一些关键性技术攻关取得较大进展,病虫害防控和防灾减灾能力逐步增强。良种普及率大幅提高,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持续加大,遴选并示范推广了43个主导品种和19项主推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生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从事热作产业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6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0家。---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热作产品质量监测和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普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生产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应用。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8个热区省份已有21个单位开展了质量追溯信息系统建设。主要热作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保持稳定,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热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0年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75元,比2005年增加2366元,增长78.73%,年均增长12.32%。热作产业已成为热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还带动和促进了热区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热区农民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与经济收益。(二)“十二五”热作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1.“十二五”热作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1)产业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将进一步强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将得到进一步落实,热作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将更加优化,得到的支持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2)产品市场发展空间广阔。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热作资源类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天然橡胶、木薯和棕榈油最大的消费国和进口国,且供需缺口逐年加大。随着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不断增强,国内市场对于热作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随着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的大力推进,产后处理和加工水平进一步提升,热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国际市场前景广阔。(3)产业发展已具备较好的基础。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组织化经营水平持续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升,流通效率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批热作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产业自我发展能力有了较大增强。2.“十二五”热作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1)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日益凸显。热作生产设施、采后处理和冷链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产业发展基础仍待进一步夯实。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仍待进一步提高。热作生产组织化、产业化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仍待进一步健全。部分产品品种比例失调、季节性供需矛盾依然存在。(2)资源和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热区资源是世界性稀缺资源,我国可以用于热作栽培的园地面积不足1亿亩,热作土地资源供给十分有限。特别是随着热区城镇化、工业化及旅游业开发进程的加快,可用种植热作土地资源呈减少趋势。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也对热作产业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资源和环境约束已成为制约热作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3)灾害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受全球气候变化因素影响,危害热作生产的极端灾害性天气明显增多。热区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导致病虫害易发高发,加上外来有害生物特别是检疫性生物的不断入侵,进一步加重了热作病虫害发生。灾害性天气和病虫害的多发重发,已成为影响热作产业发展和热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4)部分产品价格受国际影响加深。东盟、南美、印度等地区和国家是世界热作产品的主要产地,在自然条件、土地资源、产品种类和生产成本等方面与我国相比具有相对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主要热作产品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加大,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更加明显。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国内热作产业的竞争力,并保护其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一项重大课题。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我国经济建设长远需要和市场需求,立足热区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提高战略性产品国内基本需求安全供给保障能力和现代热作产业发展水平为目标,以加快热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战略地位突出的资源型产品和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产品为重点,优化区域布局,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现代热作产业生产水平和质量效益;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热作组织化、产业化、社会化服务和制度保障水平;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努力实现产业稳步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逐步增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确保我国热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基本原则1.坚持重点发展主导产业与促进产业多样性相结合。发展热作产业首先要重点保障天然橡胶等重要战略性产品国内基本需求的供给能力;同时,要充分利用热作资源丰富热作产品,以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和热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2.坚持推进产业发展与加强生态保护相结合。在推进热作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热区生态环境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热区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提高热作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3.坚持立足国内发展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相结合。我国热作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热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决定了保障我国重要战略性热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立足国内热区资源、全面提升国内热作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同时,加大支持力度,稳步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三)发展目标1.主要热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热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主要热作单产水平稳步提高,有效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热作总产量达到2.76亿吨,年均增长7%,重要热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热作产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热作产品生产继续向优势区域集中,热作产业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名特优新稀热作产业带建设不断巩固发展。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热带水果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生产、加工、贸易和服务业协调发展。3.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体系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热作育种、栽培、保鲜、贮运、加工等关键技术有新的突破,科技成果转化与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显著增强,科技支撑作用稳步提升。4.标准化生产与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热作生产标准体系更加完善,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全面增强。热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逐步完善,质量安全得到确保,产品品质全面改善,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5.热作产业支持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热作基础设施、市场流通、信息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稳步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扶持热作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产业风险保障机制逐步建立,热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基本形成。6.热区农民热作收入水平持续增长。热作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相关产业得到协调较快发展,产业利益分配更趋合理,热区农民来自热作产业的收入稳定增长,人均纯收入年增长8%以上。专栏热作产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单位2010年2015年年均增长(%)热作总产量万吨19700276307热作总产量亿元195028658天然橡胶产量万吨66.5803.77木薯产量万吨849200018.69香蕉产量万吨92411003.55荔枝产量万吨1751800.56芒果产量万吨87.51176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个10030024.6出口总额亿元8814110人均总收入元537578988三、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一)天然橡胶主要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域内种植面积稳定在1400万亩,平均亩产83公斤以上,国内年生产能力达到80万吨以上。区域布局:全面推进海南、云南、广东三大橡胶种植优势区建设。在东南亚、非洲等适宜植胶地区发展种植和加工基地。发展重点:加强胶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老胶园更新与低产胶园改造,建设高标准种苗基地,推进良种补贴工作,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集成与推广应用高效割胶、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植胶者技术培训,提高植胶者生产技术水平。加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建设力度,继续推进加工布局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推进其他产胶植物(如杜仲等)研究与开发,提供技术储备。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扩大境外合作开发规模。(二)木薯主要目标:到2015年,种植总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单产达到2000公斤/亩以上,鲜薯年总产量达到2000万吨以上,良种和丰产技术覆盖率达到80%,鲜薯平均淀粉含量达到30%以上。区域布局:重点建设琼西—粤西、桂南—桂东—粤中、桂西—滇南、粤东—闽西南4个优势区。在非洲、东南亚等优势地区发展木薯种植和加工基地。发展重点:充分利用非粮农地种植,稳步扩大种植面积;加快引进、选育与应用高产、高抗、高淀粉的新品种,大力推广丰产栽培技术和套种、轮作生产方式,切实提高单产水平;加强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积极开发深加工产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推进境外生产原料基地建设。(三)油棕主要目标:到2015年,完成多点试种阶段性工作,提出发展我国油棕产业的可行性建议。区域布局:重点在海南、云南、广东省建设7个试种基地。在非洲、东南亚等优势地区发展油棕种植和加工基地。发
本文标题:全国热作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707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