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07药学二班中药学复习思考题O(∩_∩)O~认真备考争取佳绩1中药学总论(1-7章)1.何为中药及中药学?(1)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主要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2)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3)由于中药的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是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哪一部?《神农本草经》3.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的名称是什么?《新修本草》即《唐本草》4.何为道地药材?具有地区特色、历史悠久、质量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显著的药材,是优质纯正的专用名词。5.试述应当怎样对待道地药材?(论述)(1)对于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十分重要,应高度重视这类药材的生产和开发利用。(2)并非一层不变,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原有道地药材已不能满足需要,进行新的引种或驯养,则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3)在引种和驯养的过程中,必须确保该品种原有的质量和疗效。6.植物药按药用部位各在什么时节采收为宜?(1)全草类多数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2)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有些特定品种,如桑叶,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3)花类一般在花朵正开放时进行,若花朵次第开放,则要分次采摘。有些花要求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如金银花、槐花、辛夷;有的在刚开放时采摘最好,如月季花;而红花则宜于花冠由黄色变橙红色时采收;至于蒲黄之类以花粉入药的,则须于花朵盛开时采收。(4)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枸杞子、五味子等。少数品种有特殊要求,应当采用未成熟的幼嫩果实,如乌梅、青皮、枳实等。以种子入药的,如果同一果序的果实成熟期相近,可以割取整个果序,悬挂在干燥通风处,以待果实全部成熟,然后进行脱粒。若同一果序的果实次第成熟,则应分次摘取成熟果实。有些干果成熟后很快脱落,或果壳裂开、种子散失,如小茴香、白豆蔻、牵牛子等,最后在开始成熟时适时采取。容易变质的浆果,如枸杞子、女贞子,在略熟时于清晨或旁晚采收为好。(5)根和根茎类以阴历二、八月为佳,也有少数例外的,如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为宜。(6)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但肉桂多在十月采收,因此时油多容易剥离。根皮与根和根茎类似,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采集。7.何为炮制、水飞、炙、淬、制霜?(1)炮制: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2)水飞: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或碾槽内加水共研,大量生产则用球磨机研磨,再加多量的水,搅拌,较粗的粉粒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倾出,粗粒再飞再研,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粉末。(3)炙: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通常使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等。炙可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07药学二班中药学复习思考题O(∩_∩)O~认真备考争取佳绩2(4)淬: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淬后不仅易于粉碎,且辅料被其吸收,可发挥预期疗效。如醋淬自然铜、鳖甲、黄连,煮汁淬炉甘石等。(5)制霜:种子类药材压榨去油或矿物药材重结晶后的制品,称为霜,其相应的炮制方法称为制霜。前者如巴豆霜,后者如西瓜霜。8.炮制的目的有哪些?(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以适应病情需要。(4)改变药物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5)去除杂质,纯净药材。9.中药的性能包括哪几个方面?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等。10.何为四气、五味、归经、引经药?(1)四气亦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2)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的真实滋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实际上药物的滋味不止五种,还有淡味和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3)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亦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作用,而对其他经络或脏腑很少或不起作用。(4)引经药,指某些药物不但本身能作用于某经,且能引导其他药物进入该经,共同治疗该经病证的药物。11.简述苦味的作用及适应症。苦,能泻,能燥。泄,有指通泄的,如大黄泻下通便,用于热洁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降泄肺气,用于肺气上逆之咳喘;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黄芩清热泻火,用于火热上炎,神燥心烦,目赤口苦等症。燥即燥湿,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燥药如苍术、厚朴,用于寒湿证,称为苦温燥湿;寒性的苦燥药,如黄连、黄柏,用于湿热证,成为苦寒燥湿。12.辛味、甘味的作用及适应症各是什么?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一般治疗表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都有辛味。芳香药除有辛散作用外,还有芳香避秽、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等作用。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和中、调药的作用。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黄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补。13.何为中药的配伍?配伍是指有目的的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性地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14.药物七情的含义及具体内容各是什么?(1)单行是指用单味药治病。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味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2)相须即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3)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07药学二班中药学复习思考题O(∩_∩)O~认真备考争取佳绩3(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15.用药禁忌包括哪几个方面?“十八反”的内容是什么?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2.妊娠用药禁忌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4.症候用药禁忌“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16.中药剂量的含义是什么?用药量,称为剂量,一般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也有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17.中药的特殊煎煮有哪些?应当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的药物特点如何?特殊煎煮:1.先煎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以及其毒烈性经久煎可以降低的药物。2.后下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煮的药物3.包煎药材质地过轻,或含淀粉、黏液质较多或有毛的药物。4.另煎贵重的药物宜另煎,以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5.烊化容易黏附于其他药渣及锅底的药物。6.冲服入水即化以及汁液性药物。各论第八章解表药18.何为发汗解表?发汗解表,即汗法,通过发汗,使邪从外出,以除表邪的药物作用。19.解表药使用时应注意什么?1.中病即止,不可过汗2.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症、失血患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3.解表药多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20.如何理解防风为“风药之润剂”?临床上常用于哪些病证?防风辛甘微温,性质缓和,微温而不燥,甘缓而不峻,发汗之力不如麻黄、桂枝,长于辛散风邪,故有“风药之润剂”之称。临床上可用于风寒表证、风热表证、皮肤瘙痒、风湿痹证、破伤风等。21.试述薄荷、牛蒡子功效与主治的异同点。(论述)@相同点:皆能疏散风热,透疹,利咽,均可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麻疹初起,透发不畅;风疹瘙痒;风热上攻,咽喉肿痛等证。@不同点:薄荷散风热力强,能上清头目,下疏肝气,发汗力强,上述诸证无汗者首选,又可治疗风热目赤,肝气郁滞之胸闷胁胀等。牛蒡子发汗之力弱于薄荷,但具清热解毒,宣肺润肠之功,上述诸证热毒重或兼便秘者尤宜,又可治疗热毒,咽喉肿痛,疮疡,痄腮等。第九章清热药22.何为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指以甘苦咸寒之性的药物清血分热邪,用治热入营血证的方法。23.简述石膏、知母配伍意义。石膏、知母药性寒凉,均可清热泻火,两药配伍,既可加强清热泻火除烦之功,又可照顾到已经损伤的阴液,故在治疗气分实热、高热、烦躁、汗出、口渴之证时,两药常相须为用。07药学二班中药学复习思考题O(∩_∩)O~认真备考争取佳绩424.试述黄芩、黄连、黄柏在性能、功效及主治病症方面的异同点。(论述)@相同点:均苦寒质燥,能清热泻火解毒燥湿,主治实火热毒湿热证。@不同点:黄连作用最强,尤善清胃及心、肝、大肠之火。黄柏能虚实两清,即善清下焦湿热治黄疸、带下、足痿,以及泻肾火而清虚热。黄岑长于清肺热而兼解表热,还可止血、利尿、安胎。@此外黄连及黄柏还可外用治疮毒、湿疹、烧伤等。25.比较金银花、连翘功效及主治的异同点。@相同点:都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能表里气血两清。均可治温病,疮痈,以及外感风热等。@不同点:金银花功善清透,其散风热、清暑热及治痢疾、肠痈作用较佳。治全身感染较好。连翘功善清泻,又能散结(治瘰疬、喉痹)及清心除烦,凉血化斑及清胸膈郁热作用也较佳,还可利尿通淋,治局部感染较佳。26.简述苦寒药的主要副作用,并列举代表药物。1.苦寒伤阳败胃,即多服久服苦寒之品,易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运化功能。出现脘腹痞满,食欲减退,甚则恶心呕吐等。2.苦燥损伤阴津,即苦味浓而性燥之品,易损伤人体阴液,导致口舌干燥等,对津伤阴亏者慎用。代表药物如黄连、龙胆草等。27.试述青蒿的功效及应用。功效: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应用:1.温病伤阴,夜热早凉2.阴虚发热,劳热骨蒸3.外感暑热,发热口渴4.疟疾寒热第十章泻下药28.什么是泻下药?泻下药分几类?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及峻下逐水药三类29.应用泻下药是应注意什么?攻下药,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或具有毒性,易伤正气及脾胃,故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经期应当忌用。应用作用较强的泻下药时,当奏效及止。慎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应用作用峻猛而有毒性的泻下药时,应严格遵循炮制法度,控制用量,避免中毒现象发生,以确保用药安全。30.比较火麻仁、郁李仁、决明子三药功用特点的异同。@相同点:皆为润肠通便之要药,治肠燥便便秘之证,没相须为用。@不同点:火麻仁药性平和,其力较缓,兼有养阴之功郁李仁有泻无补,药性较急,其力较显,具能利小便而消水肿决明子又善清肝明目31.大黄轻煎、久煎、生用、熟用、酒炙、炒炭后作用有何不同?(论述)大黄轻煎泻下作用强;久煎泻下作用减弱;生大黄泻下作用猛烈,欲攻下者宜生用;熟大黄泻下作用缓和;酒炙大黄入上焦,清上焦火,且善活血化瘀,宜于瘀血证:大黄炭长于止血,多用于出血证。07药学二班中药学复习思考题O(∩_∩)O~认真备考争取佳绩5第十一章祛风湿药32.何为强筋骨?强筋骨,指以入肝肾的药物强筋骨,用治肝肾亏虚或痹痛日久,腰膝酸痛,两足痿弱的方法。33.祛风湿药的用法如何?祛风湿药主要用于治疗痹症,而痹症多属慢性疾病,为服用方便,可做酒剂或丸剂服用,酒剂还能增强祛风湿功效,也可制成外敷剂型,直接用于患处。34.简述蕲蛇的功效与主治病症。功效: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应用:1.2.麻风、疥癣3.小儿惊风、破伤风35.试比较独活、羌活在性能、功效与应用方面的异同点。(论述)@相同点:均为辛散苦燥温通之品,善祛风散寒,胜湿止痛,发表,主治风寒湿痹、风寒表证、表证夹湿及少阴经头风头痛等。@不同点:独活药力较缓,主散在里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主治腰以下风寒湿痹及少阴经头风头痛。羌活作用强烈,主散肌表游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主治上半身风寒湿痹,太阳经头
本文标题:中药复习思考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716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