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我国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和国外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比较值得借鉴
【课程中进行了我国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和国外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比较,作为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你认为哪些值得借鉴?】信息技术教师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信息技术教材的解读者和教材的建设者,担负着传授教材知识、理念和目标。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概述》后,课程向我们介绍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和日本、英国等国家的信息技术课程和教育情况,这对于我们学习借鉴他们的理念和方法,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一)借鉴的必要性。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有效途径。日本和英国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较晚,很有必要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以促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更完善地开展。(二)国外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日本信息技术教育开展较早,日本政府充分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在整个教育信息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曾先后于1994、1998年、2000年、2001年分别制定发展信息教育的具体目标和实施计划,使得本国中小学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和连接互联网的发展十分迅速。于60年代开始,89年开始发布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基础”课程;91年文部省颁发了《信息技术教育指南》;98年-99年又公布了信息技术的“学习指导要领”;2002年正式在初中实施;2003年在高中正式实施;2013年新的课程纲领“社会与信息”、“信息与科学”又将实施。形成了一整套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的的课程纲要,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要融合到所有的课程中,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本身,以培养合格的公民。(三)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日本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呈现出小学、初中、高中三大学段的不同特点。小学阶段:由于日本现行学习指导要领中尚未明确信息教育的细化内容,而是停留在原则性的要求水平上,因此,各校发展水平和侧重点不尽相同,有的以活用能力为主,有的停留在单纯提供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层面上。初中阶段:开设“信息基础”作为选修课,平均25学时,主要用在计算机设备操作和初级软件的应用上,使学生初具网上学习能力。高中阶段:通过数理学科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目前正在向整体教育活动扩展,并设置高中“信息处理选修课”和“信息技术必修课”,促进网上学习。初中阶段的课程内容非常详尽,内容为:1.关于在生活和产业中信息手段的产生作用:①掌握信息手段及生活和计算机的密切关系②了解信息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思考关于信息伦理道德的必要性。2.关于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和技能以及操作①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和技能并能操作②掌握软件的功能3.关于计算机的使用①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和方法②能应用软件对基本信息进行处理4.关于信息和网络通信①掌握信息传递的方法的特征和利用方法②能对信息进行收集判断处理及发布5.关于多媒体计算机有效利用①掌握对媒体的特征和使用方法②选择软件能展示和表达6.关于程序设计及控制①了解程序的功能,能编制简单的程序②能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地进行计测和控制由此可以看出,前5个部分我我国初中的课程大纲基本相似,第6部分获取和最后的控制就显得较为完整。(四)学习思考和启示为促进教育信息化,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普及,日本从多方面采取了措施,这些经验和措施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以推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1.体系完整,合理,各个阶段有学习的侧重点。初中是信息与计算机模块,高中是独立的信息科目,学科应用等。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①基本的知识技能。②选择工具软件,信息的处理③展示交流。技术普及,课程较为稳妥,中小学衔接,体系化设计,小学是学科应用综合能力,相比我们国家的信息技术课程,小学和初中甚至高中,各阶段学习的内容相似,只增加难度,衔接不畅。可喜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正在逐步修改课程纲要,解决这些问题。2.培养增强初中阶段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考虑以实际案例为活动的组织主线,并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规划、设计、制作、评价作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需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小学阶段的自然延伸,又是初中学生认知能力和发展需求的恰当表达,更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前期准备。日本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都倾向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高中阶段开始涉及到的程序设计并能为他人所用。因此,信息技术教材应该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规划、设计、制作、评价作品,更加注重方法和理念的传授,以及对作品的全局把握。这样既很好地延伸了小学阶段的简单软件应用,也为高中阶段的综合能力培养做好了前期准备。3.加强师资队伍的信息技能的培训。日本政府相关部门为提高教师信息技能进行大规模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值得我们学习。当前我国新课程培训与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仍然是两张皮,有人尖锐地指出这是“有思想没有技术和有技术没有思想并存,相当一部分的应用培训仍停留在演示型的课件制作上,或者是机械地套用国外的某一个课程设计模式,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教与学全过程中的培训甚少,培训在质的方面没有创新,这就造成应用始终在初级层次徘徊。总的来说,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I主要是基础性的训练,今后的侧重点应放在培养应用能力上。4.在信息技术课堂教育中强化信息伦理教育。在借鉴日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同日寸,更应借鉴日本在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做法。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似乎更重视正规化的信息技术基础的培养,包括计算机基础、网络应用基础等。日本的信息技术教育则更重视学生的信息意识的培养,尤其是信息伦理道德教育以及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认为新世纪教育的最大特点就体现在这里,即信息社会中最基本的能力是有选择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具备同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与技巧。这是我们应该借鉴的方面,因为信息技术教育最终是为了服务育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学会应用技术。为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真正落实,我国必须根据实情,制定适合我们自己的信息技术教育学生标准,大力加强师资培养,进一步明确学生具体的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内容,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本文标题:我国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和国外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比较值得借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731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