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生产率和进出口决策:理论与证据
生产率和进出口决策理论与证据本文结构一、引言二、数据来源与分析三、进出口模型四、模型细节和结果五、总结摘要本文以不同的最终产品生产者,是否同时选择出口和进口中间品构建了开放的经济模型。在该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又重新构建一个实证结构模型,此模型采用不同的生产率,运输成本,以及其他成本,数据来源于智利各种制造业的企业。该估计模型包含了数据的许多关键要素,像生产率,出口和进口。通过各种反事实的实验,定量估计了贸易壁垒对进、出口贸易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这些实验表明,贸易可以提高总生产率和福利水平。此外,由于进出口贸易的互补性,抵制外国中间品进口的政策会对最终产品的出口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关键词:出口;进口;企业异质性;总生产率;资源配置一、引言本节主要介绍了前人研究成果,所构建的模型及实证结果。以往的实证表明:1.在行业内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厂商使资源得到重新配置,有助于生产率的提高。(2002)Pavcnik使用智利的数据,发现在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资源重新配置对生产率会产生影响。(2004)Trefler使用企业和行业层面的数据,估计了加拿大制造业,在美国与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下,进口商和出口商都能够提高生产率。2.相对产量高的企业更倾向于出口。Melitz(2003),对上述出口商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垄断竞争模型,检验了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本文在Melitz(2003)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结构稳定、均衡的模型。该模型中的面板数据来源于智利六个制造业的企业(服装、塑料制品、食品、纺织品、木制品和金属制品)。通过构建的模型,进行了反事实的实验,检测了贸易政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商品从自给自足到贸易使商品价格明显的大幅度下降,从而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从3%增加到32%。此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在贸易自由化条件下的增长率在5-21%。另一个发现是,由于进口和出口的互补性,政策上禁止进口外国的中间品,会对最终产品出口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出口明显下降。最近的实证文献构建国际模式的结构模型,使用企业级别的数据来检测贸易政策的影响程度。Das等人(2007)使用哥伦比亚企业级别的数据,测度制造业对贸易自由化和出口补贴对出口的影响。Halpern等人(2006)使用匈牙利企业的面板数据探讨进口对生产率之间的影响。Rodrigue(2010)用印尼的数据,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模型。本文研究的贡献是,完善了这些文献,并分析了进口和出口之间的相互影响,沉没成本,以及具体企业的波动状况。二、数据来源与分析(一)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是基于1990–1996年智利制造业的普查,所有的企业至少有10名员工。本文研究了两个第4级别和四个第3级别的制造业。(二)数据分析进口与出口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1说明一个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在该行业中的产量中占据绝大部分。•表2说明,在1990-1996年,平均毛利润率是相对稳定的,在模型中与商品价格上升保持一致。•表3显示在每个行业中都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改变他们出口或进口状况。•表4介绍出口与进口的分布情况。•表5第1-2列与每个行业的第3栏进行比较,可以看既出口也进口的企业往往规模较大,并且平均每个工人生产的产品增加值都高于只出口或只进口的企业。其中,Xit是企业属性的向量(就业,销售,劳动生产率,工资,非生产工人比例和每个工人的资本)。在这里,𝑑𝑖𝑡𝑋是虚拟的t年出口额,𝑑𝑖𝑡𝑚是虚拟的t年进口额,Z包括虚拟企业,虚拟年份和虚拟的就业,当因变量不是就业时,用来调整模型。出口额外费用𝛼1是在企业不进口国外中间产品时,出口商和非出口商平均百分比之差。进口额外费用𝛼2是在企业不出口的情况下,进口商和非进口商平均百分比之差。最后𝛼3是既不出口也不进口的企业与两者兼有的企业之间的百分比之差。估计结果见表5。三、进出口模型在上述实证的基础上扩展了Melitz(2003)的模型,加入了出口、进口以及不同企业产量的差异,出口和进口成本等方面。该模型进一步探索上述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和进口状况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提供了一个实证框架,用于估算最终商品和中间品贸易的积极效应和规范效应。具有进口状态𝑑𝑖𝑡𝑚的最终类型𝜂𝑖的最佳生产者的技术由(2)式给出:其中𝑙𝑖𝑡是劳动投入,𝑥𝑖𝑡𝑜是国内中介的输入,𝑥𝑖𝑡𝑚是进口中间品的输入,劳动份额是0<α<1,中间投入之间的替代弹性是γ1。右边的第一个术语就是上个阶段的幸存企业的度量标准(η,d),而第二个术语代表新进入者的统计量。四、模型细节与结果4.1实证方法论首先对决定企业i类型的参数𝜂𝑖进行分布假设。令(σ-1)㏑(𝜑𝑖)从N(0,(𝜎𝜑)2)中得到,𝜑𝑖,𝑧𝑖𝑥和𝑧𝑖𝑚彼此独立,并且对数正态分布由均值分别为𝜇𝑥和𝜇𝑚,标准偏差分别为𝜎𝑥和𝜎𝑚时进行绘制。制定的企业类型由下式决定:假设企业收入,出口强度和进口强度的测算是错误的。企业i在t时期从事这些活动时,出口和进口强度是稳定平衡的,由(19)式给出:(19)最后,通过以下最大化的对数似然函数来估计参数矢量θ,其中N是数据中企业的数量。(30)对于每个候选参数向量θ,求解等式(26)-(27)的离散程度,然后利用这些解来求解公式(16)-(17)得到选择概率,(𝜂,d)的静态分布,ω的条件分布以及进入时𝜂的分布。然后我们使用这些来评估由公式(30)给出的对数似然函数。重复这个过程,使ℒ(θ)最大化,再由θ的参数空间来确定我们对θ的估计。4.2模型设定假设σ−1ln𝜑𝑖,ln(𝑍𝑖𝑥),ln(𝑍𝑖𝑚)的分布在进入时是正态分布,并且通过利用新进入者的生产率和出口/进口强度的变化来确定其平均值和标准差(𝜇𝑥,𝜇𝑚,𝜎𝜑,𝜎𝑥,𝜎𝑚).4.3估计结果表6表明,差异性的最终产品的消费替代估计弹性σ从塑料制品的3.75到食品的5.25,意味着边际成本价格在24%至37%之间。我们得到差异化中间产品γ的替代弹性的估计值从5.26到11.32不等。4.3.1沉没成本和固定成本1990年出口企业的固定成本范围为3.6至8.3万美元,而进口企业的固定成本则从2.8万美元降至11.7万美元,表明出口商和进口商也要支付大量固定成本来维持继续进出口。参与贸易进出口活动,一个企业可以节省每期固定成本和相关的沉没成本的7%至26%。4.3.2进口和出口𝛼𝑚,𝜇𝑥,𝜇𝑚,𝜎𝑥和𝜎𝑚的估计表明,出口和进口对总收入的影响在不同企业各不相同,但平均而言,影响很大。此外,𝜎𝑥和𝜎𝑚的估计表明出口和进口收益有很大的异质性。图1比较了实际和预测出口和进口强度分布运输成本较低的企业比具有较高运输成本的企业更有可能出口。非进口国的进口强度预测趋于低于进口国。4.3.3生产率出口商和进口商的生产率往往高于不从事任何贸易活动的国内企业,因为更高的生产率企业更有可能进出口,并且进口增加了生产率。出口和进口的企业平均生产率更高。4动态学表9显示了企业在不退出市场的情况下,出口/进口状况的预测转型概率。该表还根据出口/进口状况展示了进入者的分布情况以及企业的稳态分布情况。实证模型在出口/进口状况中是可观察的、持久性的模型,有如下两个原因。首先,出口和进口成本的沉没成本导致出口/进口决策产生“真正的国家依赖”。第二,即使没有沉没成本,不可观察到的异质性也可能导致“虚假的国家依赖”,例如高产的企业可能会继续出口,而生产性较差的企业不出口。5企业差异的来源平均而言,出口收入变动的71.0%由永久异质性的三个来源所解释。出口强度的变化解释了出口收入差异的49.9%,而永久生产率变化解释了26.7%的出口收入差异。另一方面,进口决策和进口强度的变化对出口收入的变化解释程度很小。4.4反事实实验根据估计的模型,当经济从全面贸易转向到没有最终商品贸易时,中间品进口商的比例和进口中间品的水平,在所有的行业都有所下降。此外,当经济从全面贸易转为中间商贸易时,最终商品出口商的比例除食品业以外,所有行业的最终商品出口总额均下降,即进口保护可能导致出口抵制。由于贸易政策的变化影响了广泛和密集的利润,不同的贸易制度将导致不同的规模分配。图4显示不同贸易政策下的收入分配情况。更接近自由贸易的贸易制度倾向于减少贸易壁垒对贸易的影响,特别是塑料制品和食品制品行业。五、总结估计的模型与关于生产率,出口和进口的数据的许多关键特征保持一致。反事实实验的结果表明由于最终产品和中间品的贸易,总体生产率和福利收益大幅度增长。此外,由于进出口互补性,禁止进口外国中间品的政策对最终产品的出口可能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进口政策可能影响出口和出口政策可能影响进口。附录表13给出了余下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
本文标题:生产率和进出口决策:理论与证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7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