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intelCPU结构与技术调查报告
intelCPU结构与技术调查报告要求包括:1.intel每款CPU发布时间2.每款CPU硬件组成3.与以前的系统或者其他系统的比较分析4.可以重点介绍最新的那款CPU的结构特点4位处理器英特尔4004第一个微处理器(单片机IC处理器)时钟速率740kHz0.07MIPS总线宽度4位(由于有限的针脚,多路复用地址/数据)PMOS2300个晶体管10μm工艺可寻址内存640字节程序存储器4KB最初设计用于Busicom计算器英特尔40401974年由英特尔推出。时钟速度是740kHz(与4004微处理器相同)。3000个晶体管。具有中断功能可编程存储器大小:8KB。640个字节的数据存储器。24针引脚8位处理器80081972年4月1日推出时钟频率500kHz(8008-1:800kHz)0.05MIPS总线宽度8位(由于有限的针脚多路复用地址/数据)增强负载PMOS逻辑3,500晶体管10μm工艺可寻址内存16KB典型的早期的8位单片机、哑终端、一般的计算器,装瓶机与4004一起开发最初用于Datapoint2200微型计算机80801974年4月1日推出时钟速率2MHz(非常罕见的8080B为3MHz)0.29MIPS数据总线宽度8位、16位地址总线增强负载PMOS逻辑4500晶体管6μm工艺汇编语言与8008向下兼容可寻址内存64KB最大可达10倍8008的性能在Altair8800,交通灯控制器,巡航导弹中使用需要6个支持芯片,而对于8008则需要20个80851976年3日推出时钟速率3MHz0.37MIPS数据总线宽度8位、16位地址总线耗尽负载NMOS逻辑在6500晶体管3μm工艺二进制兼容向下与8080使用在托莱多鳞片。也用作计算机外设控制器-调制解调器、硬磁盘、打印机等6位处理器MCS-86系列80861978年6月8日推出时钟频率:5MHz,0.33MIPS8MHz,0.66MIPS10MHz,0.75MIPS内存分为奇体和偶体。它同时访问奇体和偶体,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读取16位数据数据总线宽度16位、地址总线20位29000晶体管3μm工艺可寻址内存1兆字节最高可达十倍8080的性能在康柏DeskproIBMPC兼容机上首次使用。后来用在便携电脑和IBMPS/2模型25和模型30。也用于AT&TPC6300/OlivettiM24。使用的段寄存器一次访问超过64KB的数据,许多程序员抱怨使他们的工作过于困难第一个x86CPU。后来改名为iAPX8680881979年6月1日推出时钟频率:4.77MHz,0.33MIPS8MHz,0.66MIPS16位的内部体系结构外部数据总线宽度8位,地址总线20位29,000晶体管3μm工艺可寻址内存1兆字节与8086相同,除了其8位外部总线(因此为8而不是6端),还有相同的执行单元(EU),不同的总线接口单元(BIU)用于IBMPC、PCXT和兼容机后来改名为iAPX88801861982年推出时钟频率6MHz,超过1MIPS55000晶体管包括两个定时器,一个DMA控制器,和一个中断控制器对8086设计增加了几个操作码和异常,否则设置为8086和8088相同的指令地址计算和移位操作比8086更快主要用于嵌入式应用程序-控制器、销售点系统、终端等用于多个非PC兼容的DOS计算机,包括RMNimbus,Tandy2000和CP/M86TelevideoPM16服务器后来重新命名为iAPX1868018880186一个具有8位外部数据总线的版本后来改名为iAPX188802861982年2月2日推出时钟频率:6MHz,0.9MIPS8MHz,10MHz,1.5MIPS12.5MHz,2.66MIPS具有16MHz、20MHz和25MHz16位数据总线、24位地址总线包括内存保护硬件以支持多任务操作系统的每个进程的地址空间134,000晶体管1.5μm工艺可寻址内存16MB将基本相同的指令集添加到8086的保护模式功能3到6倍8086的性能广泛应用于IBM-PCAT。32位处理器:80386范围80386DX1985年10月17日推出时钟频率:16MHz,5MIPS20MHz,6到7MIPS,1987年2月16日推出25MHz,7.5MIPS,1988年4月4日推出33MHz、9.9MIPS,1989年4月10日推出32位数据总线,32位地址总线275,000晶体管1μm工艺可寻址内存4KB虚拟内存64KB第一个x86芯片来处理32位数据集修改和扩充内存保护支持包括分页虚拟内存和virtual-86模式,在由Xenix和UNIX所需的时间特征。这种记忆能力激励和OS/2的可用性的发展,是现代操作系统如Linux、Windows和MacOS的基本要求首先用于康柏Deskpro386中。与DX的命名约定的486芯片不同的是它没有数学协处理器。后来改名为英特尔386DX80386SX1988年6月16日推出时钟频率:16MHz,2.5MIPS20MHz,3.1MIPS,1989年1月25日推出25MHz,3.9MIPS,1989年1月25日推出33MHz,5.1MIPS,1992年10月26日推出32位的内部体系结构外部数据总线宽度16位外部地址总线宽度24位275,000晶体管1μm工艺可寻址内存16KB虚拟内存32KB较窄的总线可实现低成本的32位处理用于入门级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没有数学协处理器后来改名为英特尔386SX80376英特尔i376是i386SX嵌入式的版本。1989年1月16日推出2001年6月15日停止支持用于嵌入式系统的386SX衍生型号:没有实模式,直接从保护模式启动从1994年起被更成功的80386EX取而代之80386SL1990年10月15日推出时钟频率:20MHz,4.21MIPS25MHz,5.3MIPS,1991年9月30日推出32位的内部体系结构外部总线宽度16位855,000晶体管1μm工艺可寻址内存4KB虚拟内存10KB第一个专为便携式计算机设计的低功耗芯片高度集成,包括缓存、总线和内存控制器80386EX1994年8月推出用于嵌入式的系统的80386SX的衍生型号:时钟和电源管理定时器/计数器看门狗定时器串行I/O单元(同步和异步)和并行I/ODMARAM刷新JTAG测试逻辑用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FlightLinux项目中32位处理器:80486范围80486DX1989年4月10日推出时钟频率:25MHz,20MIPS33MHz,27MIPS,1990年5月7日推出50MHz,41MIPS,1991年6月24日推出总线宽度32位120万晶体管,1μm工艺50MHz版本使用0.8μm工艺可寻址内存4GB虚拟内存1TB在芯片上使用一级缓存8KB数学协处理器50倍性能于8088正式命名英特尔486DX用于桌面计算机和服务器80486SX1991年4月22日推出时钟频率:16MHz,13MIPS20MHz,16.5MIPS,1991年9月16日推出25MHz,20MIPS,1991年9月16日推出33MHz,27MIPS,1992年9月21日推出总线宽度32位1185000晶体管1μm工艺900,0000.8μm工艺可寻址内存4GB虚拟内存1TB和486DX相同但设计中没有数学协处理器。正式命名英特尔486SX用于低成本入门486CPU桌面计算,以及移动计算。与英特尔OverDrive处理器升级80486DX21992年3月3日推出外部总线(FSB)两倍的速度运行。配套Socket3接口时钟频率:40MHz50MHz66MHz正式命名英特尔486DX280486SL1992年11月9日推出时钟频率:20MHz,15.4MIPS25MHz,19MIPS33MHz,25MIPS总线宽度32位140万晶体管0.8μm工艺可寻址内存4GB虚拟内存1TB正式命名英特尔486SL80486DX41994年3月7日推出时钟频率:75MHz,53MIPS100MHz,70.7MIPS160万晶体管0.6μm工艺总线宽度32位可寻址内存4GB虚拟内存64TB针数为168,PGA封装,208平方米ftP包正式命名英特尔486DX4用于高性能入门级台式机和笔记本32位处理器:P5微体系结构原奔腾总线宽度64位系统总线时钟速率60或66MHz32位地址总线可寻址内存4GB虚拟内存1TB超标量体系结构运行在3.3伏(除了最早的第一代P5)在桌面中使用8KB的指令缓存8KB的数据缓存P5-0.8μm工艺技术1993年3月22日推出310万晶体管唯一在5V电压上运行的奔腾Socket4273针PGA处理器封装包装尺寸2.16″×2.16″衍生型号:60MHz,100MIPS66MHz,112MIPSP54-0.6μm工艺技术Socket5296/320针PGA封装320万晶体管衍生型号:75MHz,126.5MIPS1994年10月10日推出90,100MHz,分别为149.8和166.3MIPS1994年3月7日推出P54CQS-0.35μm工艺技术Socket5296/320针PGA封装3亿2000万晶体管衍生型号:120MHz,203MIPS1995年3月27日推出P54CS-0.35μm工艺技术330万晶体管90mm²裸片尺寸衍生型号:Socket5296/320针PGA封装133MHz,218.9MIPS1995年6月12日推出150,166MHz,分别为230和247MIPS1996年1月4日推出Socket7296/321针PGA封装200MHz,270MIPS1996年6月10日推出采用MMX技术的奔腾P55C–0.35μm工艺技术1997年1月8日推出支持英特尔MMX指令集Socket7296/321针PGA封装16KBL1指令缓存16KBL1数据缓存450万晶体管系统总线时钟速率66MHz衍生型号:166,200MHz,1997年1月8推出233MHz,1997年6月2日推出133MHz(移动型号)166,266MHz(移动型号)1998年1月12日推出200,233MHz(移动型号)1997年9月8日推出300MHz(移动型号)1999年1月7日推出32位处理器:P6/奔腾M微体系结构奔腾Pro1995年11月1日推出奔腾II和III的前身主要用于在服务器系统中Socket8处理器封装(387针脚)550万晶体管0.6μm工艺技术16KBL1缓存256KB集成L2高速缓存60MHz系统总线时钟速率衍生型号:150MHz:0.35μm工艺技术或0.35μm工艺CPU和0.6μm工艺L2高速缓存550万晶体管512KB或256KB集成L2高速缓存60或66MHz系统总线时钟速率衍生型号:166MHz(66MHz总线时钟速率,512KB0.35μm缓存)1995年11月1日180MHz(60MHz总线时钟速率,256KB0.6μm缓存)1995年11月1日推出200MHz(66MHz总线时钟速率,256KB0.6μm缓存)1995年11月1日推出200MHz(66MHz总线时钟速率,512KB0.35μm缓存)1995年11月1日推出200MHz(66MHz总线时钟速率、0.35μm1MB高速缓存)1997年8月18日推出奔腾II1997年5月7日推出具有MMX的奔腾Pro与和改进的16位性能242针Slot1(SEC)处理器封装电压标识针脚750万晶体管32KBL1缓存512KB1⁄2带宽外部L2高速缓存唯一没有1⁄2带宽的L2高速缓存的奔腾II核心是奔腾II450PE。Klamath-0.35μm工艺技术(233,266,300MHz)66MHz系统总线时钟速率衍生型号:233,266,300MHz1997年5月7日推出Deschutes-0.25μm工艺技术(333、350、400、450MHz)1998年1月26日推出66MHz系统总线时钟速率(333MHz变种),所有后续型号为100MHz系统总线时钟速率衍生型号:333MHz
本文标题:intelCPU结构与技术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809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