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寻找解释美中战略竞争的驱动力量安全困境
尋找解釋美中戰略競爭的驅動力量:安全困境,權力平衡,或是權力轉移?87尋找解釋美中戰略競爭的驅動力量:安全困境,權力平衡,或是權力轉移?陳亮智(美國加州大學河邊分校政治學博士候選人)摘要關於21世紀的東亞區域秩序,一般認為主要是受到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戰略競爭所影響,尤其是中國的崛起正威脅與挑戰美國在此區域的霸權地位。然而,美國與中國戰略競爭背後的驅動力量究竟為何?國際體系裡是否存在著「自然」的力量驅策著這兩個國家走向戰略競爭?有論者或從「安全困境」,或從「權力平衡」,或從「權力轉移」的理論角度來解釋美中戰略競爭。但是我們鮮少見到學者將此一議題置放在這三個理論裡一起討論。基本上,本文認為美中之間的戰略競爭正是源自於「安全困境」、「權力平衡」、與「權力轉移」這三股力量的驅使。然而,當我們細究這三者的時候,本文所欲說明的是:與安全困境和權力平衡相較,權力之間的轉移才是真正重塑美中兩國走向戰略競爭的主要力量。附帶地,就在延續這個觀點的同時,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如果這三個理論都是對的,何以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軍事衝突目前並未發生?作者認為阻止或延遲美國與中國之間的戰爭爆發主要是受兩股力量的影響:一是華盛頓對中國採行相當程度的「交往政策」;另一則是北京對美國與全世界宣稱其「和平崛起」。而此一理論與實際的「落差」適足以給「國際體系」與「國家行為」一個進行對話的機會;也讓國際關係研究在「分析層次」的問題上擁有一些再思考的空間。關鍵詞:戰略競爭、安全困境、權力平衡、權力轉移、交往政策、和平崛起、分析層次***88中國大陸研究第52卷第1期民國98年3月壹、導論:什麼是美中戰略競爭的驅動力量?泝當中國正在經歷經濟與軍事迅速成長的同時,「中國崛起」與「中國威脅論」也成為國際關係與外交政策領域裡(不論是學術研究或是政治實務)一個極為熱門的議題沴。在中國快速發展的脈絡裡,有些人對東亞區域秩序的現狀與未來依然感到樂觀;他們認為美國終究還是此一區域的霸權,同時也認為為了維持區域的安全與穩定,美國必須繼續保有它在此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優勢。相對地,有些人則對目前與將來的東亞區域秩序感到悲觀;他們認為中國迅速的經濟與軍事成長將會很快地趕上並且超越美國,中國的崛起勢必會挑戰美國在東亞的支配地位。他們也認為極其潛在地,一個由美國與中國所共組的「兩極體系」(bipolarity)未來將是不可避免的沊。在這兩個論點的相互對照之下,未來的東亞區域秩序會是什麼?是一個以美國霸權為首的「單極體系」(unipolarity)會繼續維持?或是一個由美中兩國所構成的兩極體系會迅速到來?亦或是會演變成一個由美國、中國、日本與俄羅斯所構成的「多極體系」(multipolarity)?這些關於華盛頓與北京之間力量變化的爭論,以及對於東亞區域秩序重構演變的歧見,促使本篇論文想提出一個核心問題:什麼是形塑美國與中國進行戰略競爭的驅動力量?有哪些國際關係理論是有助於我們瞭解這強權競爭與國際秩序重構背後的驅動力量?關於美中兩國之間的戰略競爭問題,論者或從「安全困境」的角度,或從「權力註泝在此,本文援引ChristopherLayne對美國巨型戰略的界定(tomaintainoverwhelmingU.S.geopoliticaldominanceandmuscularidealism)為概念,定義戰略競爭(strategiccompetition)係指強權之間相互角逐「地緣政治」與「意識形態」上的影響優勢。換言之,強權之間的戰略競爭即是強權國家們相互競逐一個共同目標,此目標乃是一國要比另一國在掌握地緣控制與思想意識形態上更具有影響力的優勢。參照:ChristopherLayne,ThePeaceofIllusions:AmericanGrandStrategyfrom1940tothePresent(Ithaca:CornellUniversityPress,2006),p.1.此外,本文認為華盛頓與北京「既是戰略伙伴也是戰略競爭者的關係」,而彼此關係的定位則是視雙方對「議題」的態度而定。例如:在反恐怖主義戰爭與台灣獨立議題上,華盛頓與北京是屬於戰略伙伴的關係;然而在武器擴散與軍備發展議題上,雙方則是處於戰略競爭者的關係。參照:DavidShambaugh,“FacingRealityinChinaPolicy,”ForeignAffairs,vol.80,no.1(January/February2001),pp.56~58.註沴關於「中國崛起」與「中國威脅論」,請參照:DennyRoy,“HegemonyontheHorizon,”InternationalSecurity,vol.19,no.1(Summer1994),pp.149~168;RichardBernsteinandRossH.Murnro,“TheComingConflictwithAmerica,”ForeignAffairs,vol.76,no.2(March/April1997),pp.18~32;ThomasJ.Christensen,“PosingProblemsWithoutCatchingUp:China'sRiseandChallengesforU.S.SecurityPolicy,”InternationalSecurity,vol.25,no.4(Spring2001),pp.5~40;RonaldL.TammenandJacekKugler,“PowerTransitionandChina–USConflicts,”ChineseJournalofInternationalPolitics,vol.1,no.1(Summer2006),pp.45~52.註沊關於「中國崛起對美國或西方之影響感到悲觀」的論點,可參考「中國崛起」與「中國威脅論」的文獻(同註沴)。尋找解釋美中戰略競爭的驅動力量:安全困境,權力平衡,或是權力轉移?89平衡」的角度,或從「權力轉移」的角度來解釋與說明。但是在既有的文獻裡,我們甚少見到學者將此一議題置放在這三個理論當中(也就是一個更大的架構裡)一起討論。基本上,本文認為美中之間的戰略競爭正是源自於國際政治中之「安全困境」、「權力平衡」與「權力轉移」這三股力量的驅使;而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安全困境」、「權力平衡」與「權力轉移」三者也恰好提供美中戰略競爭所需之理論解釋。本文的焦點是集中在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相對的「力量流動」(dynamicsofpower)變化上。當我們在中國崛起的脈絡裡進一步審視東亞區域秩序的轉變時,作者認為在後冷戰時期驅策美國與中國進行戰略競爭的主要力量是源自於雙方「不平均的國內發展」、「權力之間的轉移」與「權力的重新分佈」。隨著雙方權力轉移的出現,安全困境與權力平衡則是另外兩股驅動力量「加速」、「惡化」與「升高」兩國之間的競爭(圖1)。這樣一個「由內向外」(inside-out,先由國家內部發生,後導引國家外部關係之改變)的權力流動與變化觀點,其因果關係之邏輯如下:因為經濟發展,中國變得更為富有,並且在1980年代後期開始,每年在國防支出上維持兩位數的成長,所以北京的力量正迅速地趕上華盛頓。雙方在國內經濟與軍事發展的不同速度非但縮短了彼此之間國力的差距,同時也影響了雙邊關係的發展。而此一結果也重新形塑了雙方的政治菁英與外交決策者看待彼此的觀點(此一效應被界定為權力轉移的「外部性」)沝。在這權力轉移的過程裡,雙方心理上對權力變動所產生的不安全感則加速、惡化與升高了彼此之間的「安全困境」。當美中雙方努力加強各自的國防武力時,他們同時也創造相反的效果:增加自己防衛的難度與削弱自己安全的基礎。另一方面,權力轉移的結果也促使雙方重新評估,並且重新定義東亞的區域秩序「應該是什麼」或「應該要如何」。對中國而言,北京努力嘗試達到一個新的「權力平衡」(挑戰並且改變一個既存不平衡與不對稱的現狀);對美國來說,華盛頓則努力維持既有對其有利的「權力不平衡」(保持並且繼續一個既存不平衡與不對稱的現狀)。然而在這三個理論的大架構裡,本文認為「權力轉移」、「安全困境」與「權力平衡」三者是有「主要」與「次要」的區別。詳言之,與安全困境和權力平衡相較,權力之間的轉移才是真正塑造美中兩國走向戰略競爭的主要力量。之所以將「權力轉移」視為比「安全困境」與「權力平衡」更為「主要」的原因是:倘若兩國之間的權力變動不出現「縮短」或「接近」的話,一方面,美國將不會感受到中國崛起的壓力,也不易感受到中國可能的挑戰與威脅。另一方面,中國則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或有意願卻沒有能力挑戰美國的霸權。換言之,正因為是美中兩國的國力出現消長與接近,華盛頓不只是感受到中國的快速崛起,同時也感受到中國的挑戰與威脅;北京也因為國力的不斷提升而更顯得自信,變得更有意願與更有能力挑戰美國的領導地註沝權力轉移的外部性效應(anexternalityorexternaleffectofpowertransition)係指一個國家內部的經濟與軍事成長導致該國在對外關係上的轉變,例如:因為國內的發展而造成縮小或擴大與他國之間國力的差距。參見:JacekKuglerandA.F.K.Organski,“ThePowerTransition:ARetrospectiveandProspectiveEvaluation,”inManusI.Midlarskyed.,HandbooksofWarStudies(Boston:UnwinHyman,1989),p.178.90中國大陸研究第52卷第1期民國98年3月位。而之所以將「安全困境」與「權力平衡」視為美中競爭的「次要」驅動力量,其考量是:若不是中國內部出現快速的經濟與軍事成長,並且縮短與美國之間的國力差距,那麼美中兩國的安全困境或許不會發生,亦或許會發生,但不至於迅速惡化;美中兩國的權力平衡也不會是一個問題,因為中國到底還是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或有意願卻沒有能力去打破現存的權力不平衡,進而達到一個與美國平起平坐的權力平衡。綜合而論,「權力轉移」與美中兩國相對國力的消長與接近既是雙方走向戰略競爭的「主要」驅動力量,同時也是點燃彼此間「安全困境」與「權力平衡」問題的核心關鍵。圖1權力轉移、安全困境與權力平衡脈絡裡的美中戰略競爭資料來源:作者繪圖。就美國與中國之所以進行戰略競爭的理論解釋上,本文認為「安全困境」(securitydilemma)、「權力平衡」(balanceofpower)與「權力轉移」(powertransition)這三個國際關係理論是最適合被援引說明解釋的。首先,從安全困境的角度來說,由於一個國家提升國力以捍衛其安全的同時,也被其他國家視為是對該國家安全防衛上的削弱與威脅沀。因此在華盛頓的眼中,中國不斷地強化其國防力量將被美國視為是對其安全註沀關於「安全困境」的文獻,請參照:JohnH.Herz,“IdealistInternationalismandtheSecurityDilemma,”WorldPolitics,vol.2,no.2(January1950),pp.167~214;RobertJervis,PerceptionandMisperceptioninInternationalPolitics(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76);RobertJervis,“Cooperation權力轉移(內部面向)國內的不平均發展:中國的速度與幅度快於、大於美國權力轉移(外部面向)外部性(externality):強權之間國力的縮短與接近安全困境權力平衡美中戰略競爭競逐在區域或全球擁有影響力的優勢中國更顯自信,更有意願與更有能力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尋找解釋美中戰略競爭的驅動力量:安全困境,權力平衡,或是權力轉移?91與領導威信的一大挑戰,反之亦然。其次,從權力平衡的觀點來看,雖說目前東亞的安全與穩定是建立在權力結構的「不平衡」(unbalance)與「不對稱」(asymmetry)之下,也就是所謂的「美國霸權穩定」,然
本文标题:寻找解释美中战略竞争的驱动力量安全困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82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