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目录一、概述(一)病原学(二)临床表现(三)流行病学(四)诊断标准(五)治疗原则二、发现与报告(一)发现(二)报告三、流行病学调查(一)个案调查(二)密切接触者调查(三)暴发疫情调查四、样品采集与检测(一)样品采集(二)样本保存及运输(三)样本检测五、防控措施(一)隔离治疗传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人群(四)其他监测工作(五)区域联防(六)监督检查六、调查报告撰写七、保障措施(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二)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与培训(三)加强疫情应急处理的组织领导(四)确保疫苗等应急物资的储备与供应八、附件与附表技术要点思考题培训目的了解流脑基本知识、严重危害和菌群变迁,掌握流脑预防控制措施和流脑疫苗的免疫策略,掌握流脑监测要点。培训方式□授课□讨论√授课+讨论□其他(请注明)培训课时2学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cerebrospinal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以往我国此病发病率及病死率高,近20年来发病率明显下降。一、概述(一)病原学1、流脑的病原菌为脑膜炎奈瑟菌,俗称脑膜炎双球菌,为肾形或豆形革兰氏染色阴性双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成分为内毒素,内毒素作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引起坏死、出血,出现皮肤瘀点或瘀斑和微循环障碍,严重败血症时大量内毒素释放可造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中毒性休克。荚膜多糖为脑膜炎奈瑟菌特异性抗原,分为A、B、C、D、X、Y、Z、29E、W135、H、I、K、L13个血清群。本菌含自溶酶,如不及时接种,在数小时内易溶解死亡。本菌对环境的抵抗力低,对寒冷、干燥、高温、日光及紫外线都很敏感。化学药剂如1%酚、0.1%升汞、0.1%新洁尔灭、0.01%杜灭芬、75%酒精等处理很快死亡。(二)临床表现潜伏期为数小时至10d,一般为2d~3d。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重症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或)感染中毒性休克。约70%患者皮肤、黏膜出现瘀点或瘀斑。(三)流行病学1、传染源传染源是带菌者和患者。带菌者对周围人群的危险性大于病人。2、传播途径病原菌主要借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密切接触对2岁以下婴幼儿的传播有重要意义。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年龄从2个月~3个月开始,6个月至2岁时发病率最高,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易感人群受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后,60%~70%成为无症状带菌者,25%表现为皮肤出现瘀点,7%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仅1%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4、流行特征(1)全球的流行情况世界大部分地区流行性脑膜炎疫情比较罕见,流脑主要表现为散发或小范围爆发。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除疫情外,脑膜炎球菌造成50万脑膜炎病例,其中5万例死亡。不同人群和国家中脑膜炎球菌感染风险不同。(2)中国的流脑流行特征①全国发病率中国是流脑高发的国家,历史上曾经有5次流脑大流行,分别为1938年,1949年,1959年,1967年和1977年,流行周期为8~11年,其中以1967年春季最为严重,发病率高达403/10万,发病超过304万,病死率为5.49%,流行范围波及全国城乡。流脑疫苗使用前,我国流脑的发病率较高,非流行年是3/10万~10/10万,小流行年是30/10万~50/10万,大流行年是100/10万~500/10万,但自1985年开展大规模流脑A群疫苗接种之后,流脑的发病率持续下降,1990年起<1/10万;从1996年起,全国的流脑发病率在0.5/10万以下,2000年以来发病率一直稳定在0.2/10万左右,未再出现全国性大流行。②流脑流行周期在流脑疫苗广泛应用以前曾大约3年~5年出现一次小流行,8年~10年出现一次较大流行。广泛使用疫苗后,流行周期不明显。但流行季节高峰依然存在,大约在2~4月份。③流脑发病年龄后移以中小学生发病为主。疫苗使用前6月~2岁婴儿发病率较高。疫苗使用后,<1岁儿童发病率最高,13岁~18岁人群发病率较高,<15岁病例占65%~75%,部分地区,民工等职业人群发病率较高。④流脑菌群变迁我国以往以A群为流行菌群,B、C、Y、W135群有散发病例报告。近20年来,有B群、C群等脑膜炎奈瑟氏菌检出增多的现象,并出现C群流脑的暴发流行。⑤耐药的Nm菌株增多由于滥用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不断增加,我国近年来,A群、C群抗生素耐药性极为严重。国家级实验室检测表明,对复方新诺明完全耐药;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具不同程度耐药;尚未发现耐氨苄西林、美洛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氯霉素、阿奇霉素、利福平的流脑菌株。(四)诊断标准1、疑似病例:流脑流行季节,出现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症状者,实验室检查末梢血象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加;或脑脊液外观呈浑浊米汤样或脓样,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并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糖及氯化物明显减少,蛋白含量升高;颅内压力增高。以上病例作为流脑疑似病例报告。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皮肤、粘膜出现瘀点或瘀斑者为临床诊断病例。3、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具有下述任一项者作为确诊病例:(1)病原学:瘀点(斑)组织液、脑脊液涂片,可见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或脑脊液或血液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性;或检测到脑膜炎奈瑟菌特异性核酸片断。(2)免疫学:急性期脑脊液、血液检测到Nm群特异性多糖抗原;或恢复期血清流脑特异性抗体效价较急性期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五)治疗原则本病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抗菌素抗菌治疗为主,辅以一般疗法、对症治疗。二、发现与报告(一)发现通过常规疫情(网络直报)监测、流脑监测系统、主动监测、应急监测和社会信息等渠道发现病例和疫情。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二)报告1、个案报告及要求(1)常规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规定进行报告。医疗机构还应负责流脑病例出院、转诊或死亡等转归情况的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流脑病例转归情况的核实。(2)流脑监测系统常规监测报告按照《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开展流脑常规监测,发现流脑病例、流脑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调查,并通过《流脑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录入上报。2、暴发疫情的报告及流程(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标准及报告流程流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标准:在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3天内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规定进行报告。(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标准及报告流程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规定进行报告。三、流行病学调查(一)个案调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接到报告后24小时内,对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情况、流脑疫苗接种史等,并详细填写流脑个案调查表(详见附表1),通过网络实施直报。在本辖区内出现首例流脑病例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病人所在地的医疗机构开展病例搜索,必要时开展社区病例主动搜索。学校、托幼机构发生首例流脑病例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建议并指导发生疫情的学校开展晨检工作;建筑工地等其他集体单位发生首例流脑病例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协助用工单位对务工人员健康状况开展监测。最后一例病例发病10天后,没有出现续发疑似流脑病例可停止晨检和务工人员健康状况监测。出现流脑死亡病例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派人对死亡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二)密切接触者调查密切接触者指同吃同住人员,包括家庭成员、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及处在同一小环境中的人群。辖区出现首例流脑病例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密切接触者在其预防性服药前采集咽拭子标本,以分离脑膜炎奈瑟菌。国家级监测点所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所有流脑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采集咽拭子标本检测,分离脑膜炎奈瑟菌。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发病迹象(发热),立即送诊,以免延误。同时对密切接触者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服药。(三)暴发疫情调查1、流脑暴发定义聚集性病例(暴发)的定义:当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为单位,7天内发现2例或2例以上流脑病例;或在1个乡镇14天内发现3例或3例以上的流脑病例;或在1个县1个月内发现5例或5例以上流脑病例疫情时,视为聚集性病例(暴发)。2、组织与准备发生聚集性病例(暴发)疫情后,省或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派人赴现场指导参与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单位应迅速成立现场调查组,调查组成员一般包括有关领导、流行病学工作者、临床医生、实验室工作人员、其它相关人员等。根据疫情的规模和实际需要,携带必要的调查、取证、采样设备、防护用品、预防性药品和相关书籍、调查表格等。3、核实诊断查看已发现病例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询问能够提供较详细的病人发病与发病前生活信息的人。查阅病历及化验记录、询问诊治医生,详细了解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进程和治疗情况。收集病人的基本情况、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及发病危险因素等资料。同时还需要分析临床采样的准确性,必要时重复采样进行检测。最后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流行病学资料相互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判断。4、主动监测与主动搜索: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规定开展流脑病例的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5、流行因素的调查发生暴发疫情后,除对每例流脑病例作个案调查外,还应对患者居住环境、疫苗接种以及人口流动等影响因素情况,掌握流行特征。6、资料描述分析描述流脑疫情发生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特征相关资料。时间分布:通过对发病时间的统计学描述,根据首发病例时间和潜伏期推算暴露时间。地区分布:通过描述发病的地区分布,看其是否有地区聚集性或波及多个地区,从而对疫点(疫区)的划分提供依据。人群分布:分析不同特征人群中该病的分布,寻找病例与健康者的差异,提出病因假设及其他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病例的特征,如年龄、性别、种族、职业或其他相关信息。四、样品采集与检测(一)样品采集医疗机构发现疑似流脑病例时,无论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都要尽快采集病人脑脊液、血液、瘀点(斑)组织液标本,标本要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采集标本后,立即报告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分别采集2份脑脊液和血液标本,其中1份供自行检测用,应开展涂片检测、病原培养分离、抗原检测、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另1份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不能进行上述检测的医疗机构只需采集1份标本。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医疗机构报告后,当天应到医疗机构收集标本,并尽快将标本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检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首例流脑病例密切接触者在其预防性服药前采集咽拭子标本,监测点所在县对所有流脑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采集咽拭子标本检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于病原和抗原检测阴性的病例要采集恢复期血清以进行血清抗体测定。1、脑脊液:采集1毫升脑脊液,进行涂片检测、培养分离、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2、血液:抽取病人全血4毫升,其中一部分用于分离血清,-20℃保存准备检测抗体,其余全血进行病原培养分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3、瘀点(斑)组织液标本:选病人皮肤上的新鲜瘀点(斑),消毒后用针头挑破,挤出组织液,涂片镜检革兰氏阴性肾形双球菌。4、咽拭子:用长柄棉拭子采咽后壁两侧分泌物,立即接种于卵黄双抗培养基(EPV)或巧克力羊血平板,也可将咽拭子放入液体双抗增菌管内,增菌8h~12h以后分离培养。(二)样本保存及运输医辽机构门诊及病房采集的标本应转送本院检验科或化验室妥善保存,并立即报告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系转运标本。脑膜炎双球菌比较脆弱,采集标本后,在运送样品或培养物时,应保持样品处于20℃~36℃
本文标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833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