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管理学基础教程第3章管理的核心--决策本章要点了解决策的基本过程掌握常见决策分类方法以及常见决策类型学会评价决策质量的方法影响决策过程的关键因素学会用常用的决策方法解决决策问题3.1决策过程决策的输入输出量不归点决策的基本步骤决策的输入输出量决策的输入量:知识与信息决策的输出量:决策方案不归点决策过程t1t2t0决策执行过程t开始执行点=不归点决策的基本步骤1、鉴别问题和提出问题决策始于问题;在一个组织中,同时存在多个问题;问题是否被提上日程取决于决策者对问题的认识;需要明确界定问题需被解决的程度2、分析问题问题=现实状态-预期状态;直观的问题表明了现象上的差距;同一种现象可能由不同的原因所导致,而不同原因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分析问题就是寻找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3、拟定备选方案决策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事实上存在无穷多个可能方案;由于人类的有限理性,只能找到有限的可能方案4、评价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就是对每一备选方案的后果进行分析;所有方案都具有这样的特性:除了对问题有作用外,还会有“副产品”;不同方案解决问题的程度不同。5、选择方案人类的任何选择活动都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方案的后果,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排序;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多重标准,此时,需要引进复杂的决策方法。3.2决策类型依据决策对象的特性分为日常决策、战术决策和战略决策;依据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所拥有的信息情况,分为稳定条件下决策、风险条件下决策和不稳定条件下决策;依据决策者所认同的方法论,分为理性决策、有限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日常决策、战术决策和战略决策战略决策指确定组织的使命与整体运动方向的决策,如企业中选择主营业务、市场定位、投资方向、企业的经营理念、宗旨、人事政策等决策战术决策:战略决策所确定的使命和目标的实现,一般必须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和阶段性任务和目标,而为完成这些具体的和阶段性目标而进行的决策,一般可以称为战术决策。例如:根据战略规划,某产品在未来5年内的年增长率为20%,本年度应实现销售额1200万元。根据这项规划,企业相关人员需在年初就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安排、各种资源的配置做出一系列决策,这些决策就是战术决策。日常决策:在组织的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所进行的决策就称为日常决策。例如:在生产过程中,某个工人因病请假,其领班需要选择合适的人员顶岗,这样的决策就属于日常决策。日常决策为战术决策的实现提供支持。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阅读教材P111案例,三分钟确定型决策:又称稳定条件下决策,指决策者确知环境条件,每一种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执行后果的决策。。例:李总第三年所面临的决策。风险型决策:指决策者不能预先确知环境条件,可能有几种状态,但可能状态的数目与概率可以预先估计,在不同的状态下,每个备择方案会有不同的执行结果,所以不管哪个备择方案都有风险。例:李总第2年所面临的决策:自然状态指市场行情,有好、一般和差三种,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概率均可以预先估计到。这种条件下的决策就称为风险型决策。特别提示:教材P112关于风险型决策的定义中,“在每种不同的状态下”,每种两字删除!不确定型决策:是指策者不能预先确知环境条件,可能有哪几种状态和各种状态的概率无从估计,决策者对各个备择方案的执行后果难以确切估计,这种备择方案的不肯定性来自于环境条件的不稳定性。总结:1、决策的风险程度来自于决策者对环境条件的判断,即决策者所拥有的信息;2、根据决策者所拥有的信息量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决策方法,以提高决策的质量;3、由于获取信息是需要成本的,因此,在现实管理工作中,不可能将所有决策都转化为确定型决策。理性决策、有限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理性”的含义:在决策过程中,理性的真实含义是指:1、决策者所能找到的备选方案集合与所有可能存在的方案集合的关系;2、就每一个具体的备选方案而言,决策者所了解的可能后果与其实际的所有可能后果之间的关系。这两者都与决策者所掌握的知识与信息有关。理性决策又称规范决策,以理性决策过程为基础建立的决策理论称为规范决策理论模型,又称为古典模型、经济模型或生态模型。所谓理性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是“完全理性”的。完全理性是指: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有明确的目标,同时,掌握为实现目标而可以采取的全部可能方案,也清楚每一种方案的结果。理性决策的前提:决策者掌握决策所需的所有知识与信息;理性决策方法:通过规范化模型,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求最优解;理性决策的结果:“最佳”方案,具有唯一性。有限理性决策:决策者认为,在决策过程中,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即:人既不能完全了解问题的性质,也不可能找到所有的备选方案,而对任一方案,决策者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其所有影响。因此,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只能尽可能地寻找较好的方案,而不能找到最佳方案,为此,对决策的评价应使用“满意”标准而非“最佳”标准。非理性决策:决策者凭借自己的直觉进行决策的过程称为非理性决策。3.3决策的评价标准和影响因素决策的评价标准决策的质量决策时间决策的执行程度决策的影响因素知识与信息决策方式判断准则3.4常用决策方法KT分析法鱼骨图决策树不确定型决策博弈论法KT法KT法的使用范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界定问题KT法确认问题问题=差距=期望状态-实际状态要点:1、必须明确表达差距2、发现问题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对能准确地描述出实际状态;3、描述现象必须有恰当的维度;4、明确期望状态界定问题What?(差距是什么?)Where?(何处出现差距?)When?(何时出现差距?)How?(差距的范围和程度?)原因分析鱼骨图发货耽误过多图3-1鱼刺图决策树P=0.5P=0.2P=0.3决策点方案枝状态节点状态枝自然状态的发生概率决策树应用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状态1P11P21P31状态2P12P22P32状态3P13P23P33表一:不同方案下自然状态的发生概率决策树的应用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状态1A1A2A3状态2B1B2B3状态3C1C2C3表2: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结果决策树的应用求解步骤:1、计算所有方案枝的数学期望:例:求方案一的数学期望。计算公式:数学期望E(A)=P1iAi2、比较所有方案枝的数学期望,取其中最大者。不确定型决策见教材。了解“大中求大”、“小中求大”和“最大最小”法的含义及使用条件。
本文标题:第3章_决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8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