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经营企业的主要动机是为盈利,经济社会的动力是建基于人类无穷的欲望。传统的儒家思想推崇道德标准的作用,而今天很多商业管理课程则强调效益和盈利是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这两种有着明显冲突和矛盾的取向都是不完整的,最重要是寻求两者圆满的融合。一个有使命感的企业家,在捍卫公司利益的同时,更应重视以努力正直的途径谋取良好的成就。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企业必须讲求效率及增值能力。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同时具备多项成功的要素,包括全景思维、务实创新、良好的管理、完善而灵活的组织和制度、出色可靠和富有经验的管理阶层、勤奋负责和忠诚服务的员工、科学化及完备的数据库。除此以外,今天的商业领袖,还要建立起管理层和员工之间彼此信任和尊重的企业文化,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建立起个人及企业的良好信誉,这些都是资产负债表中无法显示但却具有无限价值的资产。李嘉诚先生寄语源强者的有为要做全球新一代的商学院汇1·李嘉诚演讲管理的艺术奉献的艺术赚钱的艺术李嘉诚对话长江商学院EMBA学员汇2·长江之道长江:致力颠覆式的原创思想学以致用经世济民中国MBA教育国际化先行一步长江教授汇3·长江学子杰出校友领袖风采感悟长江收获长江长江两年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使命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流长江,在路上……——长江商学院大事记目录Contents主编余楠编辑朱晓超设计制作中国企业传媒网本刊地址北京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东三座三层长江商学院地址:北京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东三座三层邮政编码:100738电话:010-85188858转3666传真:010-85186800电子邮件:magazine@ckgsb.edu.cn网址:本刊文章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联系编辑部。对任何未经允许之全部或部分刊印行为,本刊保留依法追究之权利。0406081216182224262840424344454647长江商学院成立了三年,回想起来,这三年是一段很长的时光,今天我很高兴看见你们和家人一起庆祝生命中骄傲的这一刻,也谢谢你们和我分享。项院长说主讲嘉宾要说一些训勉的话,我想今天不太合适,你们诸位先生女士,都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在你们选择的行业内也曾付出努力、争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前途也一定是无可限量的,你们才是最懂得掌握和有能力主宰自己生命的人,因此我认为我不应该告诉你们应该做些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些什么。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所坚持和珍惜的信念:我相信自由,也相信自由和责任是并行不悖的。我相信世上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维护人类的尊严。我相信帮助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是每一个人必要的承担。我相信强者特别要学习聆听弱者无声的呐喊;没有怜悯心的强者,不外是个庸俗匹夫。我相信只有坚守原则和拥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才能共建一个正直、有秩序及和谐的社会。一个没有原则的世界是一个缺乏互信的世界。我相信只有通过对真理和公平不断的追求,才可建立一个正义的社会。我相信没有精神文明,只有物质充斥的繁荣表象,是一个枯燥、自私和危险的世界。我相信有理想的人富有傲骨和诚信,而愚昧的人往往被傲慢和假象所蒙蔽。各位朋友,强者的有为,关键在我们能否凭仗自己的意志坚持我们正确的理想和原则;凭仗我们的毅力实践信念、责任和义务,运用我们的知识创造丰盛精神和富足的家园;我们能否将自己生命的智慧和力量,融入我们的文化,使它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能历久常新;我们能否贡献于我们深爱的民族,为她缔造更大的快乐、福祉、繁荣和非凡的未来。我在这里和大家共勉。(本文为李嘉诚先生2005年9月25日在长江商学院首届EMBA/MBA毕业典礼上的致词)强者的有为■文:李嘉诚长江商学院是由李嘉诚投资的国内第一家民办MBA商学院,这也是非国有资本第一次获准进入国内MBA教育市场。她凝聚着捐资创办人李嘉诚先生的强国之梦和回馈社会的弘愿,胸怀“为中国打造世界级商学院、为中国培养世界级企业家”的伟大使命。长江的理念今天,我认为美国的发展模式有太多的东西已经跟不上发展了。这就是为什么包括哈佛和沃顿商学院的院长,下一个研究目标也是新兴市场。在长江商学院一直强调全球视野,我们没有中国和世界之分。我们更希望走出第三条路,超越中西之分。我们的差异化之一就是希望能够尽快做到中国和世界的无缝对接。怎么能做得到呢?第一,要真正请一批世界级的教授,因为他们必须要了解世界;第二,第一批教授必须是华人,因为只有华人才没有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第三,必须专注于对新兴市场的研究;第四,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第五,这些教授必须长期扎根中国。“空运”四个哈佛教授来中国研究中国企业,这个不太现实。因此,长江商学院拥有一批真正对全球企业的问题有相当深入了解的华人教授,经过近五年的沉淀,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对于新兴市场和全球市场的无缝对接,我们领先世界十大商学院三至五年。这就是今年5月会有来自韩国的40多个企业老总来长江商学院参加培训的原因之一;今年6月初,来自印度顶级的20家企业的老总,也来到长江商学院做培训,这在全球可谓史无前例。为什么这些来自世界一流企业的老总们能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项目?我们正是依靠新思想,新视野和新思维,掌握了通往未来的钥匙。这套思想既可以服务于我们顶级的企业,也可以服务全球500强企业。面向未来,我们不是一个拷贝西方教育体系的商学院,我们要做的是“全球新一代的商学院”。当然,我们对中国本土的企业也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因为源自中国的企业是颠覆性的力量之一。我把中国的企业家分成三代。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成功来自于极其强烈的发自内心的成功欲望,是第二代企业家的商业偶像,有很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第二代中国企业家的崛起,则是“好的商业模式/技术创新+风险投资+海外上市”的成功,创新力是他们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而要真正出现“以全球应对全球”的中国企业,要看第三代中国企业家,像印度的米塔尔那样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长江商学院的使命之一就是帮助第一、二代企业家能够更好地实现到第三代的转化,帮助中国培养第三代企业家,并能以全球的眼光应对全球。长江商学院一直努力希望能超越“中西之争,体用之分”,希望超越中西,达到更高的层面,最终一切为我所用。(本文为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博士2007年5月19日在第八届中国MBA发展论坛——MBA教育(院长)论坛上的演讲摘录)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我认为已经具备了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塑造新一代商学院的条件。其实在今年“五一”前,我和我的同事在业内已经就此做了大量的讨论,讨论的主题之一就是“全球新一代的商学院”。我认为目前全球经济发展主要有几个大的趋势:第一,《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告诉我们,今天世界已经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一体化。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企业和中国的商学院应该如何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新的定位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关注主宰世界经济以及具备整合全球资源能力的顶级跨国公司。即使中国市场已经处于全球竞争之中,我们仍要具有真正的全球视野。第二,无论是国家或是企业,都要学会“以全球应对全球”,而不是“以中国应对世界”。所以无论从国家和企业层面,都需要一步一步地打造这方面的工夫。中国人在所有方面都是最优秀的。在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新的组织形式已经形成的今天,中国的商学院炼就“全球应对全球”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从大企业的层面,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有很多。从企业管理到管理教育,我们多少还受到洋务思维的影响——派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然后回到中国,希望再把企业做得更好。它的弱点是以中国应对世界,整合中国资源应对世界,而不是整合世界资源以应对世界。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来反思一下中国许多商学院的发展模式,这和国家发展,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很类似。中学为主还是西学为主的局限性,各位嘉宾刚才已经谈到了。而全盘西化也有很多问题,比如说拷贝模式、教学工厂模式。很多中国的管理学教育,没有世界级的教授,没有新的思想,没有研究,没有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像是一个培训机构。我们再来看香港科技大学所走的研究型模式。这个模式也存在两大问题:首先是资金投入非常大。因为它要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到这么多的优秀人才,无论是教授待遇还是研究支出,都需要大量的资源;其次,这种教学方式最终还是很难超越斯坦福大学,很难超越麻省理工大学。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现在才更需要成为一所新一代的商学院。美国顶级商学院在全球化的今天,也有其自身的弱点。首先,他们过于关注自己;其次,他们比较关注现代企业的发展、竞争与合作;第三,美国的商学院过去对人文也重视不足。而在未来十到二十年,现有的跨国公司在主流市场和新兴市场经过整合之后,哪家商学院找到了这股交叉力量的结合点,谁就能够找到通往未来的钥匙。在全球化的长江的理念要做全球新一代的商学院■文:项兵长江商学院拥有一批真正对全球企业的问题有相当深入了解的华人教授,经过近五年的沉淀,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对于新兴市场和全球市场的无缝对接,我们领先世界十大商学院三至五年。面向未来,我们不是一个拷贝西方教育体系的商学院,我们要做的是“全球新一代的商学院”。10李嘉诚在长江的讲话想当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重大责任,我认为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变为能力的催化剂。管理的艺术TheArtofManagement李嘉诚演讲屈指一算我的公司已成立了55年,由1950年数个人的小型公司发展到今天全球52个国家超过20万员工的企业。我不敢和那些管理学大师相比,我没有上学的机会,一辈子都努力自修,苦苦追求新知识和学问,管理有没有艺术可言?我有自己的心得和经验。翻查字典,艺术的定义可简单归纳为人类发自内心的创作、行为、原则、方法或表达,一般带美感,能有超然性和能引起共鸣,是一门能从求学、模仿、实践和观察所得的学问。光看这些表面证供,管理学几乎和艺术可混为一谈,那么我今天就应该没有什么好讲了。你是老板还是领袖?我常常问我自己,你是想当团队的老板还是一个团队的领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你地位之便,这可来自上天的缘份或凭仗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领袖较为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要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领袖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想当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重大责任,在流动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什么模样是建立尊严的基础。儒家之修身、反求诸己、不欺暗室的原则,西方之宗教教律,围绕这题目落墨很多,到书店、在网上自我增值的书和秘诀多不胜数。我认为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变为能力的催化剂。这“化学反应”由一系列的问题开始,人生在不同的阶段中,要经常反思自问,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伟的梦想,我懂不懂得什么是节制的热情?我有拼战命运的决心,我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我有信息有机会,有没有实用智慧的心思?我自信能力天赋过人,有没有面对顺流逆流时懂得适如其分处理的心力?你的答案可能因时、因事、因处境,审时度势而有所不同,但思索是上天恩赐人类捍卫命运的盾牌,很多人总是把不当的自我管理与交恶运混为一谈,这是很消极无奈和在某一程度上是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14岁,穷小子一个的时候,我对自己有一管理方法,很简单,我知道我必须赚取足够一家勉强存活的费用。我知道没有知识我改变不了命运,我知道今天的我没有本钱好高骛远,我也想飞得很高,在脑袋中常常记起我祖母的感叹:阿诚,我们什么时候能像潮州城中某某人那么富有。我可不想象希腊神话中伊卡罗斯(Icarus)一样,凭仗蜡做的翅膀翱翔而堕下。我一方面紧守角色,虽然我当时只是小工,但我坚持每样交托给我的事做得妥当出色,一方面绝不浪费时间,把任何剩下来的一分一毫都购买实用的旧书籍。我知道要成功,怎能光靠运气?欠缺学问知识,程度与人相距甚远,运气来临的时候也不知道。还有一重要小点,我想和同学分享,讲究仪容整齐清洁是自律的表现,谁都能理解贫困的人包装选择不多,但能选择自律心灵态度的人更容易备受欣赏。22岁我成立公司以后,进取
本文标题:李嘉诚演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87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