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用马克思唯物史观看待当代中国的发展
1、从复杂系统理论,谈你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解系统与复杂系统:系统就是由若干部分构成的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重要存在方式。从分子到天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社会,都可看成是一个个由若干要素组成、有一定层次结构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系统的特征在于:关系具有独立的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赋予要素新的性质。复杂系统则是指包含大数量变量的系统,如社会、历史、人生、股票、球赛等,都是复杂系统。复杂系统由要素、层次、子系统等有机组织构成,这些构成部分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非常复杂的相互关联,这样系统每一层次都存在关联性、整体突现性,就导致了系统的无比复杂性。由于复杂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才可以在相同的外部环境条件下通过“初值敏感”的不稳定机制,实现不同的可能状态,从而使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呈现出由大量偶然事件所体现的统计的规律,特别是既确定又随机、既必然又偶然的非线性规律。原因是:历史结果是众多因素非线性交互作用的产物;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相互作用使历史发展呈现出中轴线上下波动运动;历史是客观条件制约和主体选择活动相互作用构成的分叉与河流的运动;历史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可能的“内在随机性”的混沌状态并不少见。从复杂系统的几个重要属性谈谈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复杂系统是不可逆、不可重复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是生产力发展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规律的有机统一。历史的车轮不断的前进着。邓小平同志依据人类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历史经验,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即使道路是曲折的。”过去不能完全决定未来邓小平同志谈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时曾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最终胜利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所遭到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苏联这个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个实践成果虽然失败,但这不能笼统片面的就否决了社会主义。复杂系统的各个部件和系统环境都随时在发生着变化,过去的失败不能完全决定未来的走向。同样,过去的胜利和经验也并不代表着未来一定会成功。正如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所指出的:“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以往的经验教训已充分说明,这样做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不确定的,具有多种可能性人们常常感到社会历史的变化是难以捉摸,好像蒙上了一层面纱,让人无法认清社会历史的真面目。马克思、恩格斯在纷繁复杂的一个个社会历史现象背后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及规律,探索出了人类历史的必然趋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我们客观、准确地把握历史进程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但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显示,马恩对人类社会形态的预测并非完全准确,这正说明了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的发展是非线性的,所以我们回顾历史画卷,才会看到那些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幅幅由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变幻莫测的动态图景。初值敏感性复杂系统在形成过程中,由于随机不确定性的影响,使其偏离最初的平衡状态,内部对称性严重破缺,有些局部变得极不稳定,这时如果给系统以微小的初始差异,就可能使整个系统发生突变,出现完全不同的并且不可预测的结果。远离平衡态的系统,达到临界点时,任何微小的涨落都会引起系统结构的巨大变化。对于进入混沌状态的复杂系统,“蝴蝶效应”极有可能发生。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当各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形成对峙时,也就形成了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临界点。这时候,一个小小的机缘,一种小小的力量都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或者可能决定哪一方获胜,乃至影响一个时期的历史进程。这种情况在古今中外历史上层出不穷。其效应也有两重性:一方面,促进历史发展,如“玄武门之变”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延迟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如项羽在“鸿门宴”上缺乏当机立断的能力,间接导致范增的计划失败,亦埋下了自己日后败死的伏线。自组织现象自组织指一种有序结构自发形成、维持、演化的过程,即在没有特定外部干预下由于系统内部组分相互作用而自行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从一种有序到另一种有序的演化过程。中国社会复杂系统以及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就是在动态演化过程中,通过不断吸收负熵流,提高有序度的过程,实现自组织进化。例如,中国在对外开放中,把国际直接投资(FDI)引入国内相关行业、领域的过程即是如此。中国的对外开放,既有效地利用了国际市场、国际资本、国际技术和管理制度,又在从前经济封闭的状态下,引入了竞争机制,从而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推动了国有企业的转制和在竞争性领域的逐步退出,推动了国内体制的改革。以跨国公司为标志的全球化力量对中国转轨的深度卷入,在中国塑造了一种新的经济格局。这都为建设社会主义奠定物质基础,为促进我国社会复杂系统向有序方向自组织进化提供了可靠保证。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作用从现代系统科学看来,事物发展的速度、方向以及前途都是由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决定的。即使我们能判断出事件的发展趋势,对于具体的变化细节却仍难把握。社会的变迁也常常不是人们预先计划好的,甚至于社会常常朝着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向变动。总之,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很多的偶然性。社会历史正是通过无数的偶然性体现出规律和必然性。偶然性是不断探索新的必然性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说过: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而英雄人物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危难之际,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广大人民的诉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成功地取代了国民党执政。有人把两党的成败等同于两党领袖之间的战争,这是不恰当的。假设毛是国民党的领袖而蒋是共产党的领袖,同样改变不了历史的必然,只是历史进程快慢而已。假设毛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他带着一帮军阀就能剿灭共产党?难道革命就此失败?蒋介石的领导和军事能力不见得比毛泽东差,但由于国民党内部腐败。如果蒋带领的是一支纯洁的、有坚定信仰的队伍,谁说他就不能打胜仗?假如没有毛泽东,自然也会有人取而代之。共产党的成功非毛一人之功,国民党的失败非蒋一人之过。合理性,毛泽东和蒋介石分别是这两党的领袖是偶然的,然而由于社会需要和共产党的先进性,这就决定了共产党必然会取代国民党执政。历史的必然性是由历史的偶然性反映出来的,历史的偶然性反映历史必然性时呈现出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多样性的历史过程,在历史的偶然性中蕴含着历史的必然性。历史必然性在发展中既是曲折的,又是不可阻逆的。从具体的历史分析中去认识历史的必然性、偶然性及其相互关系,对于我们把握历史发展方向,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自觉站到时代前列,对于我们提高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实际的能力,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2、学习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联系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实际,谈你的认识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独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社会的要素、结构和系统的有机性、整体性,揭示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以及逆向的反作用,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论述了社会系统的运行机制和社会发展规律,阐明了人类解放的道路,形成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我们反思建国后中国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具有理论的参照意义,同时对探索思考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建国初期“十七年”的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为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之后就发动了“大跃进”运动,提出要使中国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超英赶美”,并于1958年底提出“以钢为纲”,掀起全民大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致使浮夸之风泛滥,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的三年“左”倾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大跃进”的出现主要就因为没有认清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盲目地想大跨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片面夸大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人民公社的出现即为证。由于对生产力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以及建设经验的缺乏,导致了上述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事件出现。个人迷信、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错误、片面否定市场经济而把计划经济奉为唯一经济体制的错误,还有脱离生产力水平片面追求绝对平均从而导致平均主义和贫穷普遍化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系列错误和过失的产生都是因为偏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一系列理论则成功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摆脱了僵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他指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从经济发展的基本实际来指导社会主义的建设,从而克服了以往建设中急于求成的情况,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明确改革开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1992年,在改革开放正处于一个寻求新的突破和转折的关键时期,邓小平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南巡讲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对唯物史观生产力标准的丰富和发展。(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经历十年的文革动乱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最惨痛的教训。文革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最基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认清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片面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夸大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作用,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毛泽东就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以阶级斗争为纲,此后“修正主义”“防修”“反修”“斗私批修”等等都是将生产关系的因素加以片面夸大所致。文革中民主法制的不健全,个人崇拜现象等。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对香港澳门的回归等都是有重大意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说明了“一国两制“的必然性;和平共处原理,证明“一国两制”的可能性。“一国两制”不管是作为一种政权形式,还是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原则,都属于政治、法律制度范畴的内容,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社会主义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而其他的经济形式,如个体经济、合营经济等等,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并得到发展。这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多样性的。江泽民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明确定位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突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的地位,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我党鲜明地提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突出了上层建筑中先进文化对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的反作用。(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的发展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其发展是通过劳动者的活动来实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在阶级社会里主要是通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阶级斗争来实现的。人民群众
本文标题:用马克思唯物史观看待当代中国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961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