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陶瓷的发展及元代青花瓷鉴赏中国社会到了商代,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阶段,手工业不仅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而且各种手工业之间又有了分工。大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中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实线中,在不断改进原料选择与处理,以及提高烧成温度和器表施釉的基础上,创制出了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原始瓷器。原始瓷器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重大创造,是陶瓷手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为我国瓷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西周时期的各种手工业生产较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开始设立职位对各种手工业进行管理。原始瓷器的烧制工艺,在商代后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而且出产的地区也较前更为扩大了。在这一阶段,对我国制陶手工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已开始把陶器的应用扩大到建筑方面,如板瓦、筒瓦、瓦当、瓦钉等等,砖瓦从此成为建筑中的重要材料,烧制砖瓦成了陶业中的重点业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瓷器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其烧制和使用的数量,约占同期陶瓷器总数的一半左右。同时,战国时期的建筑用陶也有了相应的发展。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的砖瓦的几种基本类型如筒瓦、板瓦、瓦当、大小方砖和长方砖等,这时己大都具备,空心砖的生产更是战国陶工的一项重要创造。战国时期的陶瓷业,随着工商业的发达,城邑规模的扩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生产更加集中,更加专业化,开始有私营作坊出现。秦汉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各地发现的秦汉时期的陶俑,如西安的兵马俑,以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地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我国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传统久远和雕塑艺术的高度发展。陶制建筑材料的生产,无论是制品质量和花色品种,还是生产规模和烧造技术,都比战国时期有了显着的进步和扩大,在当时的陶业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低温铅陶釉的发明,是汉代陶瓷工艺的又一重大成就,它的应用和推广,为后来各种不同色调低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突出发展的时期。陶瓷发展到隋唐,也进入一个繁荣成长的阶段。表现在:第一,瓷器在隋唐普遍用较高温度烧成,胎质更为致密;第二,部分漆器、金属器及铜器的使用逐渐为瓷器所代替,瓷器生产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注意;第三,到了唐代,正式出现“窑”的专称,象征着产量的增长。由于隋朝历年短促,隋代的陶瓷工艺不曾表现出超越前代的建树,表明隋代在陶瓷史上开始了一个新时期的是北方的瓷业有了新的发展。宋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瓷器的装饰技术除发展了传统的划花、刻花及印花技法之外,又创造了用毛笔加绘的新方法,纹饰奔放流畅,充分反映民间艺术的生活气息,有独创的风格。此外,钧瓷的窑变色釉、瓷器的黑釉装饰、影青与釉上加绘等等均表明宋代瓷器的卓越成就。元代在我国历史只存在了90多年。由于当时蒙古族落后的生产方式,给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度带来了逆转。但在南宋和金的己有基础上,经济领域的很多方面,特别是手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元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元代景德镇窑取得的成就,为明、清两代该地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奠定了基础,景德镇因此在日后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赢得了瓷都的桂冠。清代前期和中期,我国制瓷工艺达到了历史高峰,造瓷技术有更大进步,凡是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产品的品质之精,造型之多样,彩釉之丰富,无不登峰造极。现代陶艺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艺术运动的产物,它符合现代人地审美心理需求。现代陶艺再追求形式方面较之传统陶艺更为丰富多彩,在审美观念方面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也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异,现代陶艺已走进了纯艺术领域。相应的,现代陶艺要求陶艺家们药尽可能地去不拘一格、不求一致,尽其所能地发掘和发挥,表现其形式美。受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陶艺家们尝试把现代雕塑、印象画派的语言植入现代陶艺的装饰和造型中,形成了现代主义的新涵义、新风貌。这种陶艺的存在形式,不论造型或装饰都是较抽象的,尽可能表现人地感情、意念,追求作品的寓意性、哲理性有效拓宽了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在陶瓷发展的历史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元代的青花瓷,由于各种条件具备,原料的充足和统治民族对蓝色的崇尚等诸多因素,使得青花瓷蓬勃发展起来。元代之后的明清,也继承了元代青花瓷的发展。由此看来,在青花瓷的发展史上,元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元代青花瓷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多为小件器物,胎轻薄,多为青白、乳半白透明或影青釉。另一类为大瓶大罐,一般纹饰层次多,可达八九层或更多。从元代花瓷的表现形式来看,造型特点主要体现在:造型雄伟粗犷,很多作品规格比较大,这都是源于当时蒙古人、色目人和中亚地区信仰伊斯兰教人的需要。总的来说,大部分器物都是使用传统绘画手法,为白底绘彩。还有一种叫反青花,学名“青花拨白”,即以青料作为纯色,主题纹饰以白瓷部分呈现。装饰纹样多是图案化的,运用连续、散点、开光等方法,很多器物的中心还都采用团花式的装饰。元代青花瓷的辅助纹饰,主要在器物的口部和底足部。在器物主题部位往往间隔几组主题纹饰,如将瓶或罐的颈部、上腹、中腹、下腹及底足部分段隔开等等。元代青花瓷的纹样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有写意法、工笔法和工写法。而元代青花瓷的风格特征总的来说是厚重敦朴,这种装饰风格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一些罐和直径比较大的盘子体现得较为明显。另外,还有一些精小的器物,如高足杯以及一些尺寸不是很大的盘,其制作特点是用料均匀,色浓而薄,线条精细,不甚晕散,深浅不一,用以表现光线的强弱,所绘纹饰具立体效果。元青花纹饰繁密,层次较多,通常称为“满画”,七至九层纹饰较常见,有时多达十几层。至正型元青花大器的绘画工艺和艺术风格不仅前无古人,而且后人难及其项背。元代青花无论在生产规模、烧窑技术、瓷器品种,还是装饰花纹,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前代。总之,元代青花瓷,一改唐宋以来瓷器花纹布局疏简的传统,工细的描绘加上繁复的层次,形成了花团锦簇的艺术风格,对后来明清青画瓷器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应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
本文标题:陶瓷鉴赏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96487 .html